三岛由纪夫

三岛由纪夫
  • 姓名:三岛由纪夫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东京人
  • 出生日期:1925年1月14日
  • 逝世日期:1970年11月25日
  • 民族族群:

三岛由纪夫(Yukio Mishima,1925年1月14日 - 1970年11月25日),日本小说家、剧作家。本名平冈公威,东京人。出身官僚家庭。中学期间从事文学习作。1944年入东京帝国大学法律系学习。二次大战结束前夕,他应征未被录取,但已写好为日本军国主义殉死的遗嘱。战后,经川端康成的推荐,发表短篇《烟草》(1946)。1947年大学毕业,进大藏省任职,不久辞职。1949年发表长篇《虚伪的自白》和《禁色》(1951~1953),用华丽典雅的词句描写了青年的变态性欲和道德败坏行为。成为石原慎太郎的“太阳族”的先驱。后来在《潮声》(1954)里,通过爱情故事,宣扬了资产阶级名利思想和阶级调和论;在《金阁寺》(1956)里,以一青年与内心的绝对美共存亡的悲剧故事,反映了他的军国主义思想情绪。60年代以后,他的思想益趋反动。他多次组织右翼学生去陆上自卫队进行军训,拼凑了反共的法西斯团体“盾会”,自任队长,并且颂扬“武士道精神”,鼓吹民族复仇主义。在《忧国》(1960)、《英灵之声》(1966)和话剧《明日黄花》(1961)等作品中,美化军国主义分子为“忧国之士”,为国捐躯的“英灵”,鼓吹死心塌地为军国主义殉葬的反动腐朽思想。他的反动政治思想和颓废落后的文艺思想在最后一部多卷本小说《丰饶之海》(1965~1970)里得到了集中的、露骨的体现。佛教的因果轮回思想,使他的反动作品蒙上一层迷信色彩而流毒深广。进入1970年,为了复活军国主义,于11月,同盾会3个队员闯入自卫队剖腹自杀,妄图煽动军事政变,未果。

猜你喜欢的书

未轩文集

未轩文集

十二卷。《补遗》 二卷。《附录》一卷。明黄仲昭撰。黄仲昭名潜,以字行,号退岩居士,莆田 (今属福建) 人。成化二年 (1466)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因直谏被杖谪官,弘治初(1488年)起江西提学佥事,旋乞归,以讲学为事,世称未轩先生。有《八闽通志》(已著录)、《未轩文集》、《延平府志》、《邵武府志》等,此集为其门人刘节所编,刻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由黄迈琮在嘉靖黄希白刻本基础上,加以增修,另加补遗二卷,重新刊刻行世,凡正文十二卷,补遗二卷,附录一卷。陈田在《明诗纪事》中说《未轩集》十四卷,即是将补遗二卷也计算在内。黄仲昭并不看重诗词创作,他与章懋、庄咏共同遭贬,有“翰林三君子”之称。后章懋、庄咏皆聚徒讲学,而他则刻意于地方史志的撰写,因此虽在诗文创作方面,不及章懋、庄咏著名,但仍别具一格。林瀚在黄仲昭墓志中称其“作为文章,浑厚典重,无艰深聱硗之语。”藏书家徐时栋在《未轩集》题记中也说:“未轩诗质实无华,明之中叶流尚如此,然亦时有佳句。而其题丰园十诗,竟无一二语可以入摘句图也。”由此可见,他的诗文的文学价值并不很高。另外,还有《未轩公文集》不分卷的清抄本行世。

上清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

上清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

一名《藏月隐日》,《真诰》著录,《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5《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上清黄气阳精三道顺行》1卷,为六朝古上清经,盖即本经。唯经中有错简,杂入元明时真武神。该经述服日月和七星光芒之法,多用存思,符咒。

霞外杂俎

霞外杂俎

养生类著作。铁脚道人纂,明洪楩校。纂者不可考。楩字方泉,钱塘 (今杭州) 人,编有《洪楩辑刊》。本书序中谓,东谷居士敖英于山中遇老翁,见其癯然山泽之姿,似有道气,因问摄生之要,告知日服“快活无忧散”,事不如意服“和气汤”,并读“九字经”等法。临别授书,言铁脚道人所纂。书中所述多注重精神修养,所录“警身纂要十五条”系劝人为善、清心寡欲之说;“摄生纂要二十八条”为养神炼气、饮食调理之道,皆是老年保健良方。有明嘉靖间 《洪楩辑刊》 本。

庚申夷氛纪略

庚申夷氛纪略

清赘漫野叟撰。稿本。成于咸丰十年(1860)。时作者居京城,根据目睹及传闻记述了英法联军入侵的某些情况,对清朝官员文恬武嬉及外国侵略者的抢掠有所揭露,然颇有虚饰夸张之处。作者站在主和派一边,诋毁林则徐等,吹捧伊里布、穆彰阿之流。收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义

湛山倓虚大师着,解经有解经之规矩者。正轨也。解经难于澈底。澈底矣而又能尽合正轨。此难之尤难者也。金刚经乃出世法中最彻了之经。从来解是经者。奚啻数百家。求其彻了毫无疑义。已甚难矣。今者湛山倓公晚年有最后讲义。其于金刚的旨不惟彻了无余。而又最合解是经之规矩何者。如来说经体例不一。金刚经有金刚经之体例。其规矩与他经不同也。夫出世大法。究其奥义。揭其真旨。备具于方等部中。从此真旨大明。奥义尽显。

再镌槐安国语

再镌槐安国语

凡七卷。日僧白隐慧鹤(1685~1768)着,一诺编。日本宽延三年( 1750)刊行。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一册。系慧鹤评唱大灯国师宗峰妙超语录之作,文中‘○’符号下之短语即其揭示宗乘旨要之心得。慧鹤以‘南柯记’中之‘槐安国’为书名,系自谦全书所述纯系梦语而已。内容包括开筵垂示、住大德语要(以上第一、二卷)、住崇福语要(第三卷)、退崇福归大德语要(第四卷)、颂古(第五、六卷,有净居叉手、迦叶荼毗等四十八项)、拈古(第七卷,有临济孤峰、天皇恁么等十项)。慧鹤以碧岩录、从容录之体例为准则,着力发挥卷七之拈古十项,而成为本书之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