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花生的寻常一天

作者:雪莉·杰克逊
有花生的寻常一天

本书是美国短篇小说大师、哥特小说女王雪莉·杰克逊的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了她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最高的21篇短篇小说。其中多篇作品曾获文学大奖,如《抽彩》(1949年获欧·亨利奖)、《回家吧,路易莎》(1961年获爱伦·坡奖)和《邪恶的可能》(1966年获爱伦·坡奖)。此外,《来与我共舞在爱尔兰》(1944)、《度夏的人》(1951)、《有花生的寻常一天》(1956)、《睡衣派对》(1964)等多篇名作曾入选《美国最佳短篇年选》。 雪莉·杰克逊的小说往往关注普通人在温和、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突然遭遇的坠落,从中剖析人性的阴暗面,用讽刺的手法揭示浪漫幻想背后复杂的、有时甚至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现实。

雪莉·杰克逊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上帝之灯

上帝之灯

冷冽的一月天,埃勒里接到好友来电,前往处理一桩不寻常的遗产分配案。当晚晚宴结束,隔天一觉醒来,原本从窗外看出去的那栋神秘的黑屋,徒留一块雪白的大地,上头的建筑就这么消失了……《上帝之灯》一案成为埃勒里·奎因参与过的冒险中最不同凡响的一个,但也是足以显示他睿智的一个。

蝴蝶梦

蝴蝶梦

英国女作家达夫妮的长篇小说,发表于1938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一个孤女的爱情遭遇。她与曼陀丽庄园的主人德温特相识、相爱,闪电般结婚后,回到庄园,却时时刻刻生活在德温特亡妻吕蓓卡的阴影中。最大的打击是德温特涉嫌谋杀前妻。案情终于查清,当得知德温特无罪后,吕蓓卡的心腹、阴险的女管家点燃了大火,庄园和所有的过去都被烧毁。他俩的幸福生活才真正开始了。达夫妮·杜穆里埃在该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吕蓓卡的形象。主人公吕蓓卡于小说开始时即已死去,从未在书中出现,却时时处处音容宛在,并能通过其忠仆、情夫等继续控制曼陀丽庄园,直至最后将这个庄园烧毁。一方面是缠绵悱恻的怀乡忆旧,另一方面是阴森压抑的绝望恐怖,加之全书悬念不断,使该书成为多年畅销不衰的浪漫主义名著。

沉默的证人

沉默的证人

《沉默的证人》又名《哑证人》,作者是阿加莎·克里斯蒂。1937年于英国首次发行,以著名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洛和他的朋友阿瑟·黑斯廷斯上尉为主人公。在这部小说中,阿加莎·克里斯蒂没有用笔墨去描写凶杀的场面,也没有编造离奇的故事情节。故事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小绿房子的女主人阿伦德尔小姐去世了,她竟然立遗嘱把全部财产留给了她的随身侍女劳森小姐,惹得小镇上的人们议论纷纷。阿伦德尔小姐死前曾秘密给波洛写了一封奇怪的信,波洛和他的助手黑斯廷斯上尉来到了这个小镇,进行了一系列紧张而细致的调查工作,终于侦破了这起十分复杂的谋杀案。

道德真经次解

道德真经次解

二卷。无名氏撰。此书作者经遂州,见龙兴观石碑上刻有《道经》、《德经》二经,与今本有别,并且全无注释,错字颇多,意义相背,所以作此书。此书 《道经》注下称: “此本 (作者所据传本)与旧本虽不同,自有义理,细而义论,别有旨趣,将来君子,勿妄移论商校也”。所谓旧本,是指遂州石刻本。此书分为二卷,名为 《道德真经次解》,不是继他人之作,而自成一家之文。其书不分篇章,上、下卷只题《道经》、《德经》并有注释,略述二经要旨。以遂州石刻本与世传唐玄宗御注本对校,文字全同。如其碑中刻有 “我独异于人而贵求食于母”,妄加 “求于”二字,说明是唐玄宗御注本无疑。近人王重民也曾考证、认同。后世学者认为此书是参照遂州石刻本基础上释解而成,对《道德经》研究颇有见地,抒发己见,理义相通。然而有时妄加注释,多有误字,实乃本书之缺憾。现存明 《道藏》 本。

性空臻禅师语录

性空臻禅师语录

六卷,清行臻说,超晓、超自等编,毛鹃序,张发辰序,有塔铭。南岳下第三十五世,嗣费隐容。依驹本印。卷首收序;卷一收住苏州府昆山县选佛场语录;卷二收住苏州府昆山县选佛场语录、住苏州常熟县维摩寺语录;卷三收小参、示众、机缘;卷四收拈颂;卷五收拈颂、赞、偈;卷六收偈、佛事、塔铭、嗣法门人位次。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九册。

续指月录

续指月录

凡二十卷。清代聂先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三册。记述南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至清康熙十八年(1679),凡五百余年间,禅宗三十八世之法脉。卷首附江湘序、莆阳余怀序、如是居士之弁语、伦叙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