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之争
作者:C. S.路易斯章节列表
升序↑第一编 古今之变
- 1 论时代分期 (1954)
- 2 高雅与通俗 (1939)
- 3 “百合花一旦腐朽” (1955)
- 4 善工与善行 (1959)
- 5 论虚空
- 6 大迷思之葬礼
- 7 历史主义 (1950)
- 8 空荡荡的宇宙 (1952)
- 9 现代人及其思想范畴 (1946)
- 10 现代人的心灵习惯 (1945)
- 11 古今之变 (1948)
- 12 论古书阅读 (1943)
- 13 两场讲演 (1945)
- 14 工具房里的一则默想 (1945)
- 15 布佛氏论证:20世纪思想之根基 (1941)
- 16 “可怕的东东” (1944)
- 17 宗教与科学 (1945)
- 18 自然法则 (1945)
- 19 牛津苏格拉底学会之成立 (1942)
- 20 最后的访谈 (1963)
第二编 道德论集
- 1 伦理学小议
- 2 主观论之毒害 (1943)
- 3 善恶二元论之纰缪 (1941)
- 4 教条与宇宙 (1943)
- 5 人事与天命 (1945)
- 6 人兔之间 (1946)
- 7 “困苦的罪人” (1946)
- 8 随想 (1948)
- 9 闹心的X君 (1948)
- 10 动物的痛苦 (1950)
- 11 民族悔改之危险 (1940)
- 12 看待自我之两途 (1940)
- 13 第三诫命之默想 (1941)
- 14 断章 (1945)
- 15 生物解剖 (1947)
- 16 幕后 (1956)
- 17 复兴抑或衰微 (1958)
- 18 首要及次要之事 (1942)
- 19 记宴 (1945)
- 20 人道主义刑罚理论 (1949)
- 21 甚诞节与圣诞节:希罗多德佚书一卷 (1954)
- 22 圣诞节对我意味着什么 (1957)
- 23 雪中少年犯 (1957)
- 24 进步是否可能:论福利国家之情愿为奴 (1958)
- 25 我们并无“幸福权” (1963)
- 26 神话成真 (1944)
- 27 教育与承传 (1946)
猜你喜欢的书
存在的艺术
《存在的艺术》的第一部分阐明了占有和存在这两种生存模式的本质,这两种存在模式占主导地位的结果都是为了人类的福祉,人类的全面人性化需要突破由占有为中心到以活动为中心,由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到团结和利他主义为中心。本书的第二部分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实施这些步骤也许会对人性化有所帮助。开始讨论生活的艺术实践首先需要思考生活的目标是什么?人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香艳丛书
丛书。虫天子编。二十集。其《凡例》云:“所选以香艳为主,无论诗词乐府,足以醉心荡魄者,一例采入。”其中绝大部分是诗文杂著类的艳情作品,如明程羽文《鸳鸯牒》、清邹枢《十美词纪》等,也有一些文言小说,如隋王度《古镜记》、宋佚名《李师师外传》等。以言情为主,也有封建闺训如清陆圻《新妇谱》、清芙蓉外史《闺律》等。书中“搜辑随时,不拘朝代先后,今人亦间登一二,多系可惊可喜未经刊刻之作”(《凡例》),体例粗疏,编次杂乱,第十二集起连载王韬《淞滨琐话》十二卷,每集二卷,又颇类杂志。第十四集所收清沈锽《石头记评赞序》、佚名《石头记评花》、愿为明镜室主人《读红楼梦杂记》、卢先骆《红楼梦竹枝词》、周绮《红楼梦题词》、沈谦《红楼梦赋》等,对研究《红楼梦》颇有参考价值。国学扶轮社1909年至1911年排印出版。
诊家枢要
脉学著作。1卷。元·滑寿撰,约成书于1359年(至正19年)。本书首论脉象大旨及辨脉法,包括左右手配脏腑部位、五脏平脉、四时平脉、三部所主、诊脉之道等内容。其中“诊脉之道”一节,滑氏阐述持脉的要领及察脉法等,颇多独到的见解。而在切脉方面,滑氏所归纳总结的“举”(轻手切脉,相当于浮取法)、“按”(重手切脉,相当于沉取法)、“寻”(不轻不重,介于浮取、沉取之间的中取法)三法,尤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和效法。继之分析浮、沉、迟、数、虚、实、洪、微、弦、缓、滑、涩、长、短、大、小、紧、弱、动、伏、促、结、芤、革、濡、牢、散、细、代等二十九脉脉象及其主病。后述妇人及小儿脉法,论述简明扼要。此书有清·周学海评注本,周氏于卷后附录“诸脉条辨”(出程文囿《医述》)及“持脉总论”(出李中梓《士材三书》)。该书有周氏医学丛书等数种木刻或石印本,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钦定八旗通志
兵制史书。又名《八旗通志二集》。清铁保等奉敕续修。铁保,字治亭,号梅庵,姓栋鄂氏,满洲正黄旗人,累官吏部主事。是书约于嘉庆间精选补充《八旗通志》而成。较之《八旗通志》,资料来源有所扩大,体例亦有所变通,并增加了一些类目。计凡三百四十二卷,卷首十二卷。卷首载天章、敕谕。“志”有旗分、兵制、职官、氏族、土田、典礼、学校、选举、营建、人物等类。“表”分封爵、世职、宗人府、内阁、部院、直省等大臣以及内大臣年表,八旗都统年表。另有八旗大臣题名。全书已非原志之志、表、传三部分,原志诸传收入人物志内,人物志所补,多系李绂补撰。志下有目,如氏族志下分八旗满洲谱系、八旗蒙古谱系、八旗高丽谱系、八旗汉军谱系等子目。世职表按满洲、蒙古、汉军之黄、白、红、蓝,或前镶后正,或前正后镶,分述其世职。八旗大臣题名按各省总督、巡抚、提督、总兵分卷。所补内容以乾隆朝为主,卷首天章、敕谕所收资料尤为难得。系研究八旗之社会制度和军事制度沿革的重要参考书。有乾隆末年刻本、1984年中央民族学院影印本。
都门识小录摘录
《都门识小录摘录》一卷,清末民初蒋芷侪撰。记晚清及民初北京市并百态、风俗人情,多为作者耳闻目睹,颇足采观。 据民国印本标点整理。
阿鸠留经
佛说阿鸠留经,一卷,失译,小乘部,说阿鸠留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