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与微笑
作者:太宰治
《正义与微笑》是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人物太宰治的少年青春小说。本书收入日记体小说《正义与微笑》和书信体小说《潘多拉之匣》两部作品。小说风格明快、平和,有趣。书名作品《正义与微笑》讲述了主人公芹川以“正义与微笑”的信条,追求当演员的人生梦想。《潘多拉之匣》则讲述了得了结核病的富家公子小柴利助在疗养院的有趣生活。《正义与微笑》是太宰治继《女生徒》中少女的生活与心境变化之后,首度以日记形式描写一名少年历经怀疑、苦恼,最终奋斗达成梦想的青春小说。面对理想与现实人生的巨大落差,以太宰治自身为原型的主人公少年进在日记中写下对自身的迷茫 对俗世的轻蔑,对黑暗的反抗和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猜你喜欢的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的回忆录。全书共分6卷,自1948年至1954年陆续出版,由卡塞尔和伦敦有限公司出版。该书记述了自20世纪30年代初至1945年9月这一历史时期中的重大国际事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具体进程,并着重回顾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政治军事活动。该书还回顾有大量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来往函电和其个人保存的纪录等档案材料。该书后多次再版,并被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该书1974年由中国商务印书馆翻译后在中国出版发行。
新爱洛伊丝
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书信体小说。写于1761年。平民知识分子圣普乐在贵族家担任教师,与他的学生、贵族小姐朱丽发生恋情,受到朱丽父亲的阻挠,最终酿成悲剧。封建等级制度是他们不幸的根源。作品细致的心理刻画和情景交融的格调,赢得了无数读者的赞赏。在欧洲感伤派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故事发生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城克拉郎,平民圣普乐当了贵族小姐朱丽和她的表妹克莱尔的家庭教师。不久,朱丽和圣普乐相爱了,但遭到她父亲的反对,因为他已经将她许给了俄国贵族沃尔玛。圣普乐被迫与朱丽分离。朱丽在父亲的恳求下结了婚,成为贤妻良母,她把自己与圣普乐得关系坦诚地告诉了丈夫,得到沃尔玛的理解,他邀请圣普乐回到克拉朗。圣普乐周游了世界,6年后重新见到朱丽,他虽然想同朱丽鸳梦重温,但朱丽没有越雷池一步,她因跳入湖中救落水的儿子,染病不起,临死时希望圣普乐照顾她的一家,并与克莱尔结婚。圣普乐答应照顾她的家人,却拒绝和克莱尔结婚。
词综
词选集。清人朱彝尊、汪森编。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浙派词人领袖。《词综》先由朱氏编选26卷,后又由其友人汪森增补10卷,共36卷,选辑唐、五代、宋、金、元词人659家,词2252首,蔚为大观。编者广采各种资料,搜罗宏富,有不少他本所未见收录的作品,给人以别开生面、耳目一新之感。朱彝尊《发凡》说:“词至南宋始极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姜尧章氏(即姜夔)最为杰出。”汪森《序》说:“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炼,归于醇雅。”两人都推崇姜夔为“正宗”。这种理论成为浙派词人的指导思想,在当时虽有纠正有明以来词坛流弊的作用,却又使词的创作走向重格律形式、轻思想内容的另一极端。所以近代词人文廷式批评说:“《词综》意旨枯寂;后人继之,尤为冗慢。”(《云起轩词抄序》)指出了《词综》对词的发展的不良作用。尽管如此,《词综》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词选本。此书在体例上能吸取前代词选之长,以时代先后为序,各家下有词人姓氏、籍贯及其著作,间附宋、元人评语。“其词名句读为他选所淆舛,及姓氏爵里之误,皆详考而订正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种认真求实的作风,为后人所推许。《词综》36卷本康熙三十年由裘抒楼刊行。另有《四部备要》本,1975年中华书局出版影印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校点本。
归田诗话
一名《存斋诗话》、 《吟堂诗话》。明代论诗著作。3卷。瞿佑著。作者于明成祖永乐中以诗祸入狱,谪戍保安,至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得免。返归故里后,即仿欧阳修《归田录》而作此书,主要辑其早年论诗之语。3卷之中,上卷主要论唐诗,中卷论宋、金、元诗,下卷论元末及明诗。全书以品诗、记事为主,阐发诗论见解。论诗比较重视思想内容,尤其重视宋代的爱国诗。如“陆秀夫殉国”、“家铉翁持节”、“汪水云赐还”、“东鲁遗黎”、“岳鄂王墓”数则,表现了比较高昂的民族意识。谈诗多能联系诗人的身世和时代,探究作品的立意、感情和社会作用,甚至提倡“直言时事不讳”。
楞严经说约
楞严经说约,一卷,明陆西星述并序及引语,李戴仁夫楞严述旨楞伽句义通说合序(通说不在藏内),附惟识劝持叙。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
十卷。清代释智旭(1599—1655)撰。智旭,俗姓钟,法号智旭,又名际明、际声,字振之、素华,别号八不道人,晚称濿益老人。少学儒学,誓灭释老,著《辟佛论》数十篇,因读莲池《自知录序》及《竹窗随笔》后,决意信佛,并将反佛教论文焚毁。二十四岁就憨山弟子雪岭剃度出家。学法相,禅、律、华严、天台、净土诸宗,尤重天台宗。主张诸宗相互融合,佛、道、儒三教一致。曾住安徽九华山,晚年住居浙江省孝丰(今安吉)灵峰寺。一生弘法,著述有《毗尼事义集要》、《楞严玄义》、《阅藏知津》、《华严会义》等四十余部。与憨山,紫柏、莲池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云峰益大师宗论》一书,是智旭弟子成实编辑其遗文而成。因弟子尊师,故有此题名。此宗论十卷,大体包括智旭由儒入佛,由佛遍学,由学而钻研义理,笔耕著述等内容。其中,有很多治学经验和醒世之见解,对于全面了解智旭禅师很有帮助,也是研究智旭这位明代高僧的有价值资料。现见载版本有清顺治己亥刻本,嘉庆辛酋重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