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制度与大革命
作者:托克维尔
本书是法国历史学家、思想家托克维尔的代表作之一。托克维尔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大量史实的研究分析,揭示了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内在联系,探讨了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起源以及大革命较之其他资产阶级革命更彻底、更激烈的原因。本书研究的问题包括,为什么法国人民对封建权力的憎恶要远胜其他国家?为什么当时的法国人民比其他国家的人民更彼此相似,又更彼此分离、漠不关心?旧君主制鼎盛的时期就是路易十六统治时期,为何这种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脚步……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能给后来者以启迪,让后人在理解历史的同时有所警醒,它的内容和性质决定了此书具有深远的意义,必定会给读者带来心灵的启迪与震撼,让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做一个以史为鉴的人。
章节列表
升序↑- 导言 《旧制度与大革命》影响史资料
- 前言
- 第一编 第一章 大革命爆发之际,人们对它的评论歧异
- 第二章 大革命的根本与最终目的并非像人们过去认为的那样,是要摧毁宗教权力和削弱政治权力
- 第三章 大革命如何是一场以宗教革命形式展开的政治革命,其原因何在
- 第四章 何以几乎全欧洲都有完全相同的制度,它们如何到处陷于崩溃
- 第五章 法国革命特有的功绩是什么
- 第二编 第一章 为什么封建权利在法国比在其他任何国家更使人民憎恶
- 第二章 中央集权制是旧制度的一种体制而不是像人们所说是大革命和帝国的业绩
- 第三章 今天所谓的政府管理监督乃是旧制度的一种体制
- 第四章 行政法院与官员保证制是旧制度的体制
- 第五章 中央集权制怎样进入旧政治权力并取而代之,而不予以摧毁
- 第六章 旧制度下的行政风尚
- 第七章 在欧洲各国中,法国如何成为这样的国家,其首都已取得压倒外省的重要地位,并吸取全帝国的精华
- 第八章 在法国这个国家,人们变得彼此最为相似
- 第九章 这些如此相似的人如何比以往更加分割成一个个陌生的小团体,彼此漠不关心
- 第十章 政治自由的毁灭与各阶级的分离如何导致了几乎所有使旧制度灭亡的弊病
- 第十一章 旧制度下自由的种类及其对大革命的影响
- 第十二章 尽管文明取得各方面进步,何以18世纪法国农民的处境有时竟比13世纪还糟
- 第三篇 第一章 到18世纪中叶,文人何以变为国家的首要政治家,其后果如何
- 第二章 非宗教倾向在18世纪的法国人身上如何成为普遍占上风的激情,对大革命的特点有何影响
- 第三章 法国人何以先要改革,后要自由
- 第四章 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是旧君主制最繁荣的时期,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
- 第五章 何以减轻人民负担反而激怒了人民
- 第六章 政府完成人民的革命教育的几种做法
- 第七章 何以一次巨大的行政革命成为政治革命的先导,其结果如何
- 第八章 大革命如何从已往事物中自动产生
- 注释
- 附录一 论三级会议各省,尤其朗格多克
- 附录二 1789年前后法国社会政治状况
猜你喜欢的书
第三个警察
《第三个警察》写于1939至1940年间,直到1967年作者去世一年后才得以出版,是一部关于时间与空间、死亡与存在的暗黑喜剧小说,是一场融合卡夫卡式梦魇和爱丽丝式奇境的夺命之旅。叙述者“我”自十六岁时起便沉迷于对科学怪才德塞尔比的研究,及至而立之年完成鸿篇论著,却苦于无钱出版。“我”受了朋友怂恿,与他合谋杀害了一个有钱的老头儿,到手的钱匣却被他自个儿藏了起来。三年之后终于获知其藏匿之地,然而,寻匣之旅不期然地成了天方夜谭般的荒诞奇遇:虽死犹生地出现在“我”眼前的受害者的“鬼魂”,内心深处开始同“我”对话的“我”自己的灵魂,一个没有宽度、没有厚度的诡异警局,一个笃信“原子论”的警长和他关于“自行车人”的奇谈,以及在位于隔墙里的袖珍警局办公,与被杀害的老头儿有着一模一样面孔的第三个警察……孰真孰假,孰是孰非,作者把关子卖到了最后。
日本论
《日本论》一书初版于1928年,它不仅介绍了日本社会、文化的现象,更揭开了隐藏在现象下的深层原因,曾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重要参考著作。作者戴季陶在日本生活多年,并作为孙中山秘书亲历了中日关系的最错综复杂的阶段,他对日本的了解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戴季陶认为,日本自古就有侵略中国的企图,对中国的研究更是从未停止,而中国却鲜少关注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在两国近现代的交锋中,中国之所以长期处于下风正是因为对日本缺乏认识。在本书中,他纵论日本从皇权、国礼、信仰、宗教到武士、财阀、政党、国民的方方面面,用理性的态度对中日两国国民性进行了深刻剖析,用扎实的证据披露了近代中日关系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虽已成书近一个世纪,《日本论》仍是中国人了解日本的经典之作。本书另附爱尔兰裔日本作家小泉八云所著《日本与日本人》,以帮助读者从心理、哲学角度了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和国民特性。
太上洞玄灵宝导引三光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导引三光妙经》,简称《导引三光经》。道教「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南北朝。唐王悬河《三洞珠囊》、《上清道类事相》已引此经。蒋叔舆《斋坛安镇经目》亦着录,原书一卷,收入《道藏》洞真部本文类。但《正统道藏》本分作两篇,上篇题名《太上导引三光宝真妙经》,下篇题名《太上导引三光九变妙经》。经文乃元始天尊授善德妙行真人,述说导引三光(日月星)之道法。上篇先述日月星之生成。谓大道微妙玄深,分化清浊二炁,清气上浮为天,浊炁下凝为地。二炁分判,一阴一阳,阴阳之至精结为日月,日月之分精散为星辰。又称日月星中各有宫朗,有自然玉字八会之文藏于三宫。修道者若得受经文,依法修持「导引三光服御真气」之术,十八年则功成得道,罴与道合,寿命无穷。经文下篇言修持导引三光之法。亦称。定光真常之道」。其法于六阳之月(一、三、五、七、九、十一月),先诵章吞符,然后依次导引流精、泽要、法气、阳玉、云华、道仙、九变、定光等八天真名,据称长修此道,可归真于常,随气升沦,与道玄会,不生不灭,亿劫常存。
玉箓资度宿启仪
玉箓资度宿启仪,不署撰人。据考应成书于北宋末至明初。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按玉箓斋乃道教「三箓七品」斋法之一,用于荐度亡灵。南北朝末至唐初成书之《玄门大义》已提及此斋法。然而今《正统道藏》所收玉箓斋仪八种,则是后人模仿金箓斋仪改编而成。其改编时代应在北宋末杨杰编修金箓斋仪之后,明洪武十六年(1383)张宇初奉敕建玉箓大醮之前。本篇所载宿启仪为玉箓斋仪之一,用于建斋之先。行此仪旨在为皇帝、太子、诸藩王公侯以及天下人民忏悔罪愆,启告三清、玉皇等神灵,申明修建玉箓大斋,荐度亡灵之意。其行仪节次主要有宣五方神咒、礼方忏悔、三启三礼、告符简等项。
海游记
章回小说。清无名氏著。六卷三十回。全书前七回为故事楔子,记海外归来的 管城子流离失所,目睹人间“善人”逞凶作恶, 祸害无辜,因世不容身,下海去无雷国。后二十 三回叙无雷国“海下奇闻事”。在其所辖紫岩岛 上,乐善好施的大户徐家迭遭官司,倾家荡产, 公子被迫背井离乡。而人间“善人”在此改名换 姓为神仙活佛,假行善信,勾结官府,谋财害 命,无恶不作。书中托名海外异邦,实为中土现 实社会的真实写照,是清代后期民风、民俗的 艺术再现。作者以“最荒唐处不荒唐”的笔法, 彰善瘅恶,情节荒诞不经。孙楷第《中国通俗小 说书目》称其“似仿《希夷梦》,而文拙”。为中国 小说史上荒诞小说的先声。有清刊巾箱本,约 刊于嘉庆间,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 集成》本。
月江正印禅师语录
凡三卷。又作月江和尚语录、月江印禅师语录。元代临济宗僧月江正印撰,居简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三册。收录正印禅师于碧云寺、淀山寺、南禅兴国寺、宣化寺、道场寺等处之上堂与小参语,以及拈古、颂古、普说、法语、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