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维尔

托克维尔
  • 姓名:托克维尔
  • 全名: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
  • 性别:
  • 国籍:法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05年7月29日
  • 逝世日期:1859年4月16日
  • 民族族群:

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Charles-Henri Clérel de Tocqueville,1805年7月29日—1859年4月16日),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高贵的血缘为托克维尔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同他的祖先一样,通向官场的大门是为他敝开的。1827年,年青的托克维尔就任凡尔赛法官,开始踏上仕途。1831年,他奉派赴美国考察司法制度,回来写了《美国的惩戒制度》的报告,然而他更重要的收获是对美国的亲身了解,这成了他的名著《美国民主政治》(1925年)的源起。1837年他被选为国会议员,他在1849年还作过短期的外交部长。路易·波拿巴政变后,他拒绝合作,从此结束政治生涯。托克维尔在史学上很有成就,《美国民主政治》问世之时,他30岁不到。此书使他享誉法国,并于1841年进入法兰西科学院。他的第二部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1856)从问世起,就被认为是一部经典杰作。由于他的出身、他的政治生涯、他生前的成功等原因,一些历史家常常将托克维尔列为保守的敌视大革命的一派人之中。然而,这一评价对他似乎过于简单化了。托克维尔时代的人,没有亲身经历过大革命,但却从先辈们的口中获悉甚多,大革命是破坏还是建设,众口不一。年青的一代经常困惑不解。托克维尔是在此方面思考甚多的知识分子。他的两部杰作不仅仅是他学术研究的结果,而更重要的是他为理解现实、反思历史而作出的努力。他认为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自由派贵族的胜利,而法国革命则是民主派的胜利。在二者之间,他认为还存在着第三条道路,即美国式的道路。他考察美国民主政治,正是为了研究这第三条道路,而同时又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对他说来,美国民主即是一个无贵族、无等级的英国社会的重新开始,认为美国给世界文明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发展程式。而同美国模式正相反的便是具有长期的封建历史、沉重的专制传统的法国。在君权集中的过程中,法国君主政体实际上倡导了一种平等的意识形态。从这一论点出发,摧毁了贵族特权的法国革命无非是将早已孕育的平等逻辑付诸实现。托克维尔强调应把革命放到历史过程中考察,用以阐明革命的必然性。同时他又指出革命与旧时代的继承关系,指出革命不仅是旧制度的结束,而且也是旧制度的延续。托克维尔在法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这不仅由于他独树一帜的历史见解,而主要在于他在方法和理论上的贡献。作为历史家,他在运用史料上一丝不苟,档案、诉讼文书、吊唁记录等也都认真研究,他没有陷入他的时代流行一时的浪漫主义的治史风气,以想象代替历史。同时,他又不是一个史料崇拜狂。他是较早运用社会学手段来研究历史的,企图从史实中寻找出社会运行的独特规律。布罗代尔曾经说: “社会学与历史学,在托克维尔那里是唯一的也是同样的观察社会的方法。”这一评语应该说是公允的。

猜你喜欢的书

五木经

五木经

唐李翱撰。一卷。五木,博戏,由樗蒲演变而来。用五木投掷,以决胜负,故名。汉魏至唐盛行。李白《赠别从甥高五》诗:“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今有《丛书集成》本。

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

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

《玄都九真明科》称“三奇”之二为《雌一宝经》,该经盖是。故该经亦为六朝上清经之一。述存思三一、存念太素三元君、三素元君诸女神、诵读《大洞真经》、上十二愿、服符朝礼等

名山诗话

名山诗话

诗话著作。近人钱振锽撰。此书一卷,七十三则,上自《诗经》、《楚辞》,下迄钱谦益、袁枚,皆有所道及。然作学究之陋语多,谙诗道之行话少,如反复一“实”字,先谓:“君子之言,真实不妄,诗虽小道,亦言语之一种,多为不实之言,徒为人所轻耳。”此处之“真实”,乃“事实”之转语,故其即据以责老杜“老柏二千尺”、太白“白发三千丈”等句为“滑稽”,尤不解李贺之浪漫诗风为何物。千古诗人,遂只剩一白居易合其规则。然反观此书,恰正好作大言,过激语多而“老实话”少,如世讥明七子摹仿,彼反恨“其摹仿未至,若能摹仿得工,好诗必不至此”,其言过甚,一至于此。有《名山六集》本。

朱子抄释

朱子抄释

明吕柟编。该书是一部朱熹《语录》的选编。成书于吕柟出任国子监祭酒时。自称当时各版本的朱熹《语录》内容庞杂,而且选录者人数众多,学术界形成了门户争论的风气,大都借朱熹之名抬高自家,为此选编该书,力求将朱熹学术本旨发扬光大。该书仅从《朱子语类》中选取部分内容编成二卷,并对其加以发挥。卷一主要记录了朱熹为学之道、涵养功夫、格物穷理说、知行关系论以及对各家《易》说的评论等;卷二收录了朱熹对各家之道的观点,同时也提出了编者的见解,对一些命题做了深入探讨,比如天地、阴阳、太极、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等。有《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维摩经疏记钞

维摩经疏记钞

维摩经疏记钞,卷四、五,唐道暹私记,内题维摩经疏。

法华经论述记

法华经论述记

法华经论述记,上卷,唐佚名述,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