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秘密
作者:蒙台梭利章节列表
升序↑- 前言
- 第1章 童年的社会问题
- 第2章 儿童的世纪
- 第3章 成年人应受到控告
- 第4章 新生命的本能
- 第5章 新生儿的降生
- 第6章 母性的天赋本能
- 第7章 心灵的胚胎
- 第8章 儿童心理的发展
- 第9章 儿童的秩序感
- 第10章 儿童智力的发展
- 第11章 儿童成长的障碍
- 第12章 行走
- 第13章 手的活动
- 第14章 节奏
- 第15章 人物角色的替换
- 第16章 运动
- 第17章 成人对儿童缺乏理解
- 第18章 爱的智慧
- 第19章 儿童的教育
- 第20章 观察与发现
- 第21章 教育儿童的方法
- 第22章 娇生惯养的儿童
- 第23章 教师的精神准备
- 第24章 偏离正轨
- 第25章 心理与身体健康
- 第26章 成人与儿童的冲突
- 第27章 工作的本能
- 第28章 两种不同的工作
- 第29章 主导本能
- 第30章 作为一个教师的儿童
- 第31章 儿童应该享有的权利
蒙台梭利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小团圆
张爱玲创作于1975年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女主人公九莉与有妇之夫邵之雍的一段爱情故事,九莉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与惊人的记忆,从幼年传统家族在新旧时代冲击中的争斗、观念对立的父母笼罩的阴影,到读书时女中千面百样的同学、战时人与人剑拔弩张的紧绷感,点点滴滴的细碎片段,无一不在她生命刻下印记,并开出繁盛的文字。而就是这种特殊的文采,吸引了邵之雍天天来拜访九莉。他说就算这文章是男人写的,也要去找他,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22岁还没谈过恋爱的九莉,觉得这一段时间与生命里无论什么事都不一样,让她不顾一切,即使他是有妇之夫。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
短篇小说。丁玲著。发表于1937年《解放》周刊创刊号。写一个年仅七八岁的小红军萧森,在急行军时掉了队,被小村中的老婆婆收容下来,并把他认作孙子。不久,国民党军队进村,萧森被抓,从他身上搜出苏区纸币和红军帽。白军要枪毙他,但他镇静地对着连长说:“还是留着一颗枪弹吧!留着去打日本!你可以用刀杀掉我!”于是感动了国民党东北军。他们不仅不让连长杀他,还把他高高举起。作品通过一个小红军的凛然正气如何感染东北军中的爱国之士这一小故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军民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重大主题。情节单纯而前后富有变化:小红军在孤独中遇到热心的老婆婆;在对红军的思念中突然陷于敌人之手;正当身份暴露千钧一发之际,却出现了大义凛然的发言,终于化险为夷,写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小红军写得富有孩子气,个性鲜明,具有亲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尉缭子白话译文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有影响的一部兵书。传说是战国时的尉缭所作。《汉书·艺文志》记载,《尉缭》31篇。今本共五卷,分24篇,前12篇主要是对战争观和政治观的论述,后12篇主要论述军令和军制,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互为补充。它支持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强调战争与政治、战争与经济的联系,主张“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认为注重耕织、发展农业是治国之本;主张治军必须先建立法制,以法制军,执法严明。《尉缭子》在北宋时被收入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清代朱墉在《武经七书汇解》中说:“七子谈兵,人人挟有识见,而引古谈今,学问博洽,首推尉缭”。此为尉缭子白话译文。
三教平心论
凡二卷。元代刘谧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作者以儒释道三教之论争,千百年来,是非纷然,故特着此论以明辨之。初言三教皆为止恶行善之法,而佛以治心,道以治身,儒以治世,不可偏废;次言三教之极功(结果)有浅深之不同,故教有广狭、久近之别,以儒道二教为世间法,佛教则始于世间法终于出世间法;后则力驳唐之傅奕、韩愈之说,又举出宋之程明道、朱熹、张横渠、程伊川等之主张而论破之。
金刚顶瑜伽经十八会指归
一卷,唐不空译。说梵本十万偈十八会之大要。常称曰十八会指归。
大云请雨经
本名大云经请雨品第四十六,一卷,宇文周阇那耶舍译。请雨经四译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