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侘寂

作者:大西克礼
日本侘寂

“侘寂”(wabi sabi),一个理解日本文化与日常的关键词。“侘”源于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的侘茶之道:黯然枯寂,岁月洗练后的古雅、简朴、收敛与粗糙;“寂”见于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妙趣作品:吟咏 苍古,带着“余裕”的态度自由游走于日常生活间。侘寂,正是从俳句到茶道,从艺术理念到生命意识的独特日本美学。本书收录大西克礼研究“侘寂”的美学开山之作,运用西方哲学思辨方法,创新性地阐释日本文化内核,赋予它以现代性,是一部重新认识与感受美的艺术经典;同时特别收录松尾芭蕉及古典俳人的创作心得与审美理念,还原历史语境,便于对照阅读。

大西克礼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许真君受炼形神上清毕道法要节文

许真君受炼形神上清毕道法要节文

许真君受炼形神上清毕道法要节文,此篇节录南宋何守澄《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盖为宋元净明道道士所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方法类。内叙以神印及服炁之术炼形护神,伏魔治病之法。全篇文字甚简略。

太上说西斗记名护身妙经

太上说西斗记名护身妙经

作者不详。道教经书《五斗经》中之一篇。经文假托太上老君于汉永寿二年(156)正月七日降蜀都,为正一天师张道陵说东斗长生经后,又于正月十五日降蜀都,为张道陵演说西斗真经。据称,该经乃上天所宝,度人无量;众生善恶功过,增减生死,无不与此西斗有关。经中又称:西斗下记世人,有善必录,有恶必记;西斗记名,无寂无响;凡请告醮禳灾祸,必于本命之日或每月七日、九日、十五日置坛场,种种香花置于坛上,或在家中,或在道观,于中夜修设静醮迎拜,西望叩头,密诵真经,无不应验。此经与北斗、南斗、东斗诸经一样,劝信奉者依道教科仪朝拜西斗星君。收入《道藏》洞神部本文类。

救亡决论

救亡决论

近代严复所撰政治伦理论文。发表于1895年天津《直报》。指出八股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三大危害,是亡国之道;极言“华风之敝,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强调道德的社会作用,称创行君主专制制度的“赢政、李斯千秋祸首”,“赢,李以小人而陵轹苍生,六经五子以君子而束缚天下”,后世帝王“崇尚我法,劫持天下,使天下必从己”,“因其劫持,遂生作伪;以其作伪,而是非淆,谦耻丧,天下之敝乃至不可复振”。他认为救亡之法,在于“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只有“通知外国事”,“以西学为要图”,即向西方追求真理,进行变法,才能挽救中华民族。

平胡录

平胡录

呜呼元政不纲久矣其乱亡之成实自顺帝帝之至元二年丙子广东朱光卿河南捧胡首难光卿增城人与其党石昆山锺大明聚众作乱国号大金改元赤符时惠州民聂秀卿亦称兵与光卿合捧胡陈州人以烧香惑众作乱于信阳州破归德鹿邑焚陈州屯于杏冈时四川合州人韩法师亦拥众作乱称南朝赵王寻皆讨平之

书湖州庄氏史狱

书湖州庄氏史狱

查维佐年箫查慎行年措清初的“庄氏史狱”,因庄廷撬其人“私撰”明史而兴,牵连甚广,死难者甚众。其情节大致是,庄廷巍购已故朱国祯所撰明史,召集宾客加工成书。庄死,其父刊行。有吴之荣者,因贪赃罢官,将庄氏史作为把柄欲诈取钱财,并图复职,诈财未遂,即向官府告评,致兴大狱。该史列名“参阅”(亦作“参订”)的二十四人中,颇有当时的知名人士,无不牵连在案。

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

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

凡二卷。唐代海云记于太和八年(834)。又称两部付法次第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内容记录密教金刚界、胎藏界两部,自印度至中国之相承及大意,尤对不空三藏一门特予详述之。上卷略述金刚界大教王经师资相承付法次第,下卷略述胎藏界传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教相承付法次第。海云另集有金胎两界师资相承一卷,通称‘海云血脉’,世与唐代造玄增补之胎金两界血脉一卷(即造玄血脉)并称。内容为两部付法次第记之相承系谱,然略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