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节孝集
宋代诗文别集。30卷;附有语录1卷,事实1卷。徐积著。《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此书为20卷,而《宋史·艺文志》载有《徐积集》30卷。《四库全书总目》谓此书“旧本首载《事实》一卷,后附《语录》一卷,景定甲子淮安州学教授翁蒙正合编刊行。明嘉靖间淮安兵备副使刘祐又依据翁蒙正本重刊。”本集第1至14卷为古诗,第15至26卷为律诗,第27卷为古律诗(均系挽词),第28至30卷为各体杂文。其文奇谲恣肆、不主故常,正如《直斋书录解题》所引,“东坡谓其诗文怪而放,如玉川子。”《四库全书总目》谓:“今观其集往往纵逸自如,不可绳之以格律,轼所论者诚然。然其文虽雅俗兼陈、利钝互见,颇有似于卢仝,而大致醇正,依经立训,不失为儒者之言,则非仝之所及也。”本集传世版本有元刻明补本,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刘祐刻本,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山阳丘迈刻本,清康熙六十年锡山王邦采刻本。各本都是文集30卷,附语录1卷、事实1卷;元刻明补本另附有《本朝名臣言行录》1卷,《皇朝东都事略卓行传序》1卷,《诸君子帖》1卷。
浮生若梦
本书是著名学者、文学大师、一代幽默大师林语堂的经典小品文选集。作者以他天赋的幽默才能,极其雍容的文笔,娓娓讲说他的人生哲学。他力求将中国古代的生活智慧同现代工业文明完美的融合起来,成为一种宜于享用的中产阶级的哲学:旷达、温厚、适度、快乐。幽默是他的哲学精髓。在书中,从人类观念,人生态度,直到种种的具体问题,如婚恋、家庭、日常生活、大自然,以及文化方面的享受,无论巨细,都有着酣畅的议论,切当的批评,哲趣的感悟。古今杂糅、说东道西、引经据典、亦庄亦谐,具有酣畅的围炉闲话的风致,充分显示了性灵小品的魔力。
明诗平论二集
朱隗辑,二十卷,诗固可以法。为断乎。文章之道。何往而无法也而况诗于法。为尤切者乎。虽然法何所昉也。
焚香记
传奇剧本。明王玉峰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下上品”,说:“王魁负桂英,做来甚恳楚。”清梁廷楠《曲话》说:“《焚香记·寄书》折,关目与《荆钗记》大段雷同:金员外潜随来东,孙汝权亦下第留京,一同也;卖登科录人寄书,承局亦寄书,二同也;同归寓所写书,同调开肆中饮酒,同私开书包,同改写休书。无之不同,当是有意剿袭而为之。”近人姚华《菉猗室曲话》说:“此本为王魁翻案而作。”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说:此剧“打消背约事实,使之重圆,是虽出于传奇常套,反减杀悲剧之兴味焉。”“此记关目布置、用笔疏密不得其宜,宜疏处反冗漫令人倦,宜密处反草草一过,淡然无味。”《王魁负桂英》原为一部著名悲剧,作者为替王魁翻案而改为喜剧,实是点金成铁。关目布置处处捉襟见肘,情节发展落入传奇俗套。
天翼翔禅师语录
2卷,清 巨翔说,寂乾录、际锋等编。卷首收序;卷上收住潭州大沩山密印禅寺语录;卷下收住潭州芙蓉山广化寺语录。机缘、举古、颂古、行实。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四十册。
因明入正理论疏
凡三卷。又作因明大疏。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唐代疏解因明入正理论者颇多,所知凡十一家:(一)净眼,(二)神泰,(三)文备,(四)靖迈,(五)灵雟,(六)胜庄,(七)壁公,(八)文轨,(九)顺景,(十)玄范,(十一)窥基。以上十一家之疏,同称‘因明入正理论疏’。窥基亲承玄奘之学,故本书除注解因明入正理论一书外,并叙述有关因明之一般事项。内容共分叙所因、释题目、彰妨难、释本文四门。自唐以来本书盛行于中国、日本,为研究因明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