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犬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猜你喜欢的书
都德中短篇小说集
都德的短篇之不以故事情节而以韵味取胜,首先在于他是一个富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而不是一个以叙述见长的“讲故事的人”,在他身上最强有力的禀能并不是观察与现象,而是感受,他敏锐而细致,即使对普通的日常也有自己微妙的感受,十六岁初到巴黎时的印象可以引发出他写人生的灵感,第一次穿礼服参加社交的经历可以被他回顾得颇有情趣,在一片南国景色前他会产生欣喜如醉的情绪,由此写出一篇动人的故事,即使是自己回到故乡安顿下来的生活细节,他也从中体会出某种意味而铺陈为一个短篇。
脉象统类
诊法著作。清沈金鳌撰。一卷。金鳌有《沈氏尊生书》 已著录。作者认为人之有病,由七情所感,六淫所侵,轻重深浅,脉象必现。但人与人异,且病有阴阳之殊,寒热虚实之别,如不明晰脉理脉象,难以诊断无误,故对脉诊较为重视,本书即其研究脉学的结晶。书中载有二十七种脉象,并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其他各脉分类归属于六脉之下,区分主脉与类似脉异同点。内容主次分明,颇具特色,切于实用。有乾隆三十八年至三十九年(1773—1774)《沈氏尊生书》刻本,一九五七年上海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日讲易经解义 [四库本]
清牛钮等撰。十八卷。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内府刊本。此书系牛钮等奉敕而撰,为御前侍讲所用之本。书前有康熙所制《序》一篇,谓“以经学为治法”,已括此书宗旨。是书采宋以来奏进讲义体例。其书反对拘泥章句,株守一偶,“推奇偶者言天而不言人,阐义理者言心不言事”,提出“以经学为治法”之说(康熙)。康熙于《易》喜朱熹之学,于是以朱熹《周易本义》为主体,参择诸家之说足以阐发《本义》者撰为此书,以为经筵讲读之用。
幻想翼
《幻想翼》,[美]爱克乃斯格平撰。原载《绣像小说》第53-55期(1905),共十五章,刊载时无小说类目,末附“幻想翼原序”,署“爱克乃斯格平”。190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标“科学小说”,署美国爱克乃斯格平著,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译。另见未详出版年之上海商务印书馆版本标“袖珍小说”。此次以《绣像小说》初刊本为底本,进行点校、排印。美国星学家爱克乃斯格平将深奥的天文学理衍化成为辅助家庭教育的星际探险小说。凭空出现的荧儿带领主角霭珂,借助幻想翼的神效,畅行宇宙之间。他们抱着游历太阳系诸行星的愿望,首先造访月球,又遭遇流星与彗星,并贴近观察太阳……
保成公径赴渑池会
简名《渑池会》。杂剧剧本。元高文秀作。四折二楔子,末本。本事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剧写秦昭公欲夺赵国国宝和氏璧,许以十五城相交换。赵派蔺相如携璧使秦。相如至秦,知彼存诈而无诚意,遂乘深夜携璧返赵。赵成公以相如完璧归赵,升其为上大夫,廉颇妒而不平。秦又约成公在渑池相会,意在擒拿成公。成公命相如同往,廉留赵防秦来袭。渑池会上,相如以智勇使成公免受秦辱,又剑逼秦昭公护成公出关。成公因之封相如为上卿,廉妒而愈恼,遣人殴打相如。时秦军来犯,相如卧病在家,廉疑相如挟私记仇,故派副帅吕成入相府探视。相如向吕表示“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不愿与廉失和。廉闻知后大为感动,负荆请罪。最后将相协力,大破秦兵。今存《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外编》据以重印。今地方戏有《完璧归赵》、《将相和》等,亦演此故事。
观无量寿佛经融心解
观无量寿佛经融心解,一卷,宋知礼撰,出四明教行录。 佛典注疏。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知礼撰。是《观无量寿佛经》的注释书。以问答的形式解释十六观法。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日讲易经解义 [四库本]](/d/file/books/80694e4d268e536b31078391304650f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