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加莎·克里斯蒂
  • 姓名:阿加莎·克里斯蒂
  • 别名:
  • 性别: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90年9月15日
  • 逝世日期:1976年1月12日
  • 民族族群: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1890年9月15日—1976年1月12日),英国女小说家、剧作家。由母亲培养长大,未受过正式教育。早年想演唱歌剧,因音色不佳而放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护士时开始写侦探小说。她在半个世纪里,共写了70部小说,16个剧本(多由小说改编而成)和许多短篇故事。1920年他发表第一部侦探小说《斯泰尔斯的神密案件》,以比利时侦探赫尔克尔·波洛为主人公,写他依靠心理分析的方法破案。这个主人公曾在她的25部长篇小说以及许多短篇小说中出现,最后她让他在《幕》(1975)中死去。在后来的作品中,她塑造的另一个出色的侦探是老处女麦波尔斯小姐。这个人物最先见于她的《教区牧师住宅凶杀案》(1930)。克里斯蒂的成名作品是《罗杰·艾克里德谋杀案》(1926)。她先与克里斯蒂上校结婚,1928年离异。1930年她与考古学家马洛温爵士结婚。婚后,她每年随丈夫去伊拉克和叙利亚进行考察、旅行,结果写了一些以中东为背景的作品,如《麦斯波塔米亚的凶杀》(1936)、《尼罗河惨案》(1937)等。此外,她还用玛丽·韦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写了《春天里的缺席》(1944)、《玫瑰与紫杉》(1948)。除小说之外,她还写有剧本《捕鼠器》(1952),该剧在伦敦大使剧院上演达21年以上,创在一个剧院连续上演时间最长的世界记录。她的另一个剧本《为检察官作证》(1953)改编为电影(1958),深受群众欢迎。她的其他改编成电影的作品还有《东方快车谋杀案》(原作1934,影片1974)和《尼罗河惨案》(原作1937,影片1978)。她的《自传》(1977)于逝世后出版。

猜你喜欢的书

远大前程

远大前程

又译《伟大的期望》。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匹普是个孤儿, 由姐姐抚养长大。他在给贵族老小姐郝薇香当仆人时爱上了她的养女艾丝黛拉。他又意外地成为一个匿名者的财产的继承者,但艾丝黛拉对他却一直忽冷忽热,使他十分痛苦。后来他对前程的“伟大期望”都一一落空。原来他的恩人是他小时掩护过的一个逃亡囚犯。这个囚犯终于被捕获,匹普从他那得到大笔遗产的希望也随之破灭。而郝薇香一再挑逗匹普对艾丝黛拉的感情,并不是想让他们获得幸福,而是因为她本人在新婚那天就被丈夫遗弃,如今想要在这两个无辜的孩子身上报复。她逗引匹普和艾丝黛拉相爱,后来却让艾丝黛拉“嫁给一头畜生”,在精神上对匹普进行无情的折磨。幻想破灭以后,匹普终于悔悟过来,在他的姐姐和当铁匠的姐夫那里得到了同情和支持。

春卿遗稿

春卿遗稿

宋代诗文别集。蒋堂撰。宋代胡宿《文恭集》卷29所载蒋堂神道碑称“有文集二十卷”,《宋史·蒋堂传》亦称“有吴门集二十卷”。但原集久佚不传。明代天启年间,其20世孙蒋鐄辑其佚作,编为《春卿遗稿》1卷,凡赋1篇、诗39篇、记1篇,卷末附《宋史》本传。《遗稿》之文不及原集十分之一。胡宿撰蒋堂神道碑称:“公有高情,富清藻,多所缀述,尤邃于诗,其间所得,往往清绝。善作尺牍,思致简诣,时人得之藏为名笔。及退居林下,神机日旺,虽饮食寝处未尝忘诗,亦天性然。”《宋史》本传亦称其“好学工文辞,延誉晚进,至老不倦,尤嗜作诗”。《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虽兴象不深,而平正通达,无雕镂纤琐之习”。如《守会稽日修永和故事作》:“一派西园曲水声,水边终日会冠缨。几年诗笔无停缀,不似当年有罚觥。”

国故概论

国故概论

钱基博著,《国学必读》是钱基博1923年在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任教时为普及国学常识而编选的一部教科书。本书是钱氏《国学必读》的下卷,辑录有关国学的论文三十七篇,以通论、经学、小学、史学、子学为序排列,反映了钱先生的特识和国学分类思想。本书所收文章,除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一篇外,均为清代及民国学人所作,而民国文章占了大部分,宗旨在于重学理之阐发,故略学史之完整。所选文章亦可以窥见民国时学术风气之一斑。

道德真经注

道德真经注

道家著作。元·吴澄撰。澄字幼清,号草庐, 崇仁(今属江西)人。官至翰林学士。元大德十一年(1307) 辞疾归里, 南下时留清都观,与门人论及《老》、《庄》、《太元》等书, 为正厥伪而著其说。澄学以尊德性为本, 故与苏辙指意略同。《四库全书总目》评为: 虽不免援儒入墨, 而就彼法言之,则较诸方士之所注,精遂多矣。

快士传

快士传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十六卷。题“五色石主人新编”。或以为作者即徐述夔。按此书日本享保十三年(即清雍正六年,1728)《舶载书目》已加著录,书当作于此前,故可断定作者非徐述夔。本书写主人公书生董闻的遭遇,有文字狱之祸,竟与作者自己后来的灾祸暗合,可谓奇事。书中写出了科举落榜文人的种种心态,表现出作者的一定胆识。同时,本书情节复杂,结构严谨,语言也较流畅,堪称佳作。

法华义疏

法华义疏

凡四卷。日本圣德太子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六册。又作上官法华疏。本疏亦在解释法华经之文义。卷初先叙全经大意,次释经题,举三分科经,再次解释序品以下至普贤劝发品等二十七品。其释意及分科等,主要以梁代法云之法华义记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