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贝父子
作者:狄更斯
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长篇小说。董贝是伦敦大商行董贝父子公司的老板,为人傲慢,心肠如铁石。妻子死去,为他留下女儿芙洛伦丝和儿子保尔。董贝认为女儿与公司无关,对她非常冷酷;而对儿子则关怀备至,把他当成公司的继承人。不料小保尔体质娇弱,经不起父亲的“关照”,没有多久就夭亡了。董贝把儿子之死看作是对自己事业的致命打击,后来他又娶了一个年轻的寡妇,让她给生养一个继承人。但后妻受不住他家那种阴森可怕的气氛,终于离开了他。第二次婚姻的失败,使董贝深受刺激。他从此对公司事业开始冷淡,公司日趋衰落,终于破产。董贝变得孤苦伶仃,越来越感到绝望。就在他决定自杀那天,已婚的女儿芙洛伦丝带着一周岁的儿子回到伦敦,主动与父亲和解。董贝便愉快地与女儿生活在一起。
章节列表
升序↑- 序 言
- 第01章 董贝父子
- 第02章 本章叙述:在突然事件发生之后及时采取的措施
- 第03章 在本章中,读者可以看到一家之主的董贝先生
- 第04章 在本章中,又有一些新人物在这个演出惊奇故事的舞台
- 第05章 保罗的成长与施洗礼
- 第06章 保罗第二次失去亲人
- 第07章 托克斯小姐的住所以及托克斯小姐爱情状况的鸟瞰
- 第08章 保罗的继续进步、成长与性格
- 第09章 在本章中,木制海军军官候补生陷入困境
- 第10章 本章继续叙述海军军官候补生的灾难
- 第11章 保罗被引到一个新的环境
- 第12章 保罗的教育
- 第13章 航运消息和办公室里的事情
- 第14章 保罗愈来愈老气,并在假日里回家
- 第15章 卡特尔船长惊人的机智;他为沃尔特·盖伊再次奔波
- 第16章 海浪老是在说些什么话
- 第17章 卡特尔船长为年轻人做了一点事情
- 第18章 父亲和女儿
- 第19章 沃尔特离别
- 第20章 董贝先生出发旅行
- 第21章 新面孔
- 第22章 经理卡克先生管理中的一件小事
- 第23章 弗洛伦斯孤单寂寞,海军军官候补生神秘莫测
- 第24章 一颗怀着爱的心在探索
- 第25章 所尔舅舅的奇怪消息
- 第26章 过去和将来的阴影
- 第27章 阴影更阴暗了
- 第28章 变化
- 第29章 奇克夫人的眼睛睁开了
- 第30章 结婚之前
- 第31章 婚礼
- 第32章 木制海军军官候补生心碎肠断
- 第33章 对照
- 第34章 另一位母亲和另一位女儿
- 第35章 幸福的伉俪
- 第36章 庆祝新屋落成的宴会
- 第37章 不止一次的警告
- 第38章 托克斯小姐增进了与一位老熟人的交情
- 第39章 海员爱德华·卡特尔船长的又一些奇遇
- 第40章 家庭关系
- 第41章 海浪里的新的声音
- 第42章 机密的谈话与不幸的事故
- 第43章 守夜
- 第44章 分离
- 第45章 受信任的代理人
- 第46章 认出与沉思
- 第47章 晴天霹雳
- 第48章 弗洛伦斯的出奔
- 第49章 海军军官候补生有一个发现
- 第50章 图茨先生的抱怨
- 第51章 董贝先生和社会
- 第52章 秘密情报
- 第53章 另一次情报
- 第54章 逃亡者
- 第55章 磨工罗布丢掉了差使
- 第56章 好几个人高兴,斗鸡却令人嫌恶
- 第57章 另一次婚礼
- 第58章 在一段时间消逝之后
- 第59章 报应
- 第60章 主要是婚姻方面的情况
- 第61章 她变宽厚了
- 第62章 尾声
猜你喜欢的书
哲学的主要问题
哲学史叙述的是思维结果中的那些最终和最尖端的部分,它们在逻辑上封闭的结构与创作过程的思想潮流相距甚远。鉴于这种情况,应该尝试倡导另一种理解,更直接地面向精神活动,而不是塑造的构成物,更多地关注精神的创制过程,而不是最终的构成物。作者力求将哲学史的叙述复杂化,以更有纵深的视野呈现思想活动的长流,给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三命指迷赋
一卷。旧本题宋岳珂补注。岳珂所着有《九经三传沿革例》、《愧郯录》、《桯史》、《金陀粹编》、《宝真斋法书》及《赞玉楮集》等书,而不闻有此《三命指迷赋》。《宋史·艺文志》也不着录。惟《桯史》中有岳珂与瞽者杨长论韩侂胄禄命及论幕官袁韵禄命一条,其说颇详,或术家因而依托。自元明以来,诸家命书多引其文,以此本检勘皆相符合,可知仍是宋人所为。《文渊阁书目》载此书一部一册,叶盛《翚竹堂书目》也有此书一册,可见明初此书尚存。至清代则久无全帙行世,唯《永乐大典》所录首尾完备。《四库全书》据以编为一卷。书中所论大抵专主于徐子平,对“夹马”“夹禄”“拱库”“拱贵”辨论详尽,往往发他家所未发,其“拱库”尤为精论。其它亦文意通达多有可取。惟专以月建及胎元为推测之本,则不为定论。盖月建虽是行运所主,但必常以日、时参之,人生十月而产,固为常期,然气禀不齐亦有逾期不及期者,刻悉以十月为限则未免刻舟求剑。此书有《读书斋丛书》本、知不足斋藏宋本、《四库全书》本等。
不如雅致过生活
“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简单、安静、从容,这就是梁实秋的雅致生活。 《不如雅致过生活》收录了梁实秋先生以“雅致生活”为主题的代表作品。在梁实秋的笔下,饮酒、喝茶、照相、旅行、下棋、写字、衣裳、婚礼、音乐、画展、读书等生活中琐细平常的每一处,都透出一种闲适雅致有趣的情味,也有深刻睿智的洞见。雅致,是一种对待生活的心境,更是一种品格:即“不事声张的勇敢,稍许的刻板,以及在生活的泥淖里照常煮茶的性格”。 雅致生活并不难得,它在生活的细节里,它是限制中也有更好的生活可能,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一颗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内心姿态。内心湛然、平和、从容,让自己能够慢下来、闲下来,细微处,你也可以拥有雅致生活。
四宗要义讲记
《四宗要义》,摘译自土官呼图克图(八大呼图克图之一)的巨著《土官论》。土官,正名法日,乾隆时青海人。因他地位崇高,人尝有“掌印呼图克图”之称。《土官论》以三大段组成。前段述印度佛教宗派,中段述西藏佛教部别,末后一段也曾约略述及中国等处佛教的情形。这里摘译的《四宗要义》,即其关于印度佛教宗派之叙述者。
金刚经疏
佛典注疏。作者不详。原著卷数不详。首尾皆残,据内容拟题。所疏为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现存残卷所疏经文自“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至“当来之世,……受持读诵”。其形式一般是先引经文,然后以“无著云”,引用无著的《金刚般若论》,或以“论曰”,引用世亲的《金刚般若波罗经论》。疏内并引用世亲《经论》中的无著颂而说明之。疏文还引用了《遗教经》、《摄大乘论》、《往生论》等多种经典,其中以真谛言论引用最多,研究者或谓作者与真谛或有某种关系。历代大藏经未收,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楞严经述旨
楞严经述旨,十卷,明陆西星述。陆西星不仅援引了《庄子》思想,而且还援引了《阴符经》、《圆觉经》、《涅槃经》、《金刚经》、《华严经》、《楞伽经》、《法华经》等众多典籍思想来疏解《楞严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