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的诗神

作者:巴尔扎克
外省的诗神

《外省的诗神》最初以《迪娜·皮耶德斐》为题,于一八四三年三月至四月在《信使报》上连载。同年五月,与《大名鼎鼎的戈迪萨尔》合为一组,总称《巴黎人在外省》,收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六卷“外省生活场景”,本篇篇名改为《外省的诗神》,比起原标题,这一标题显然更为生动和贴切。这是巴尔扎克自觉体力衰竭,精神状态和创造力处于危机状态时,为清偿债务而挣扎着写出的一部小说,令人惊异的是,居然还不失为一部杰作。作者以嘲讽然而满怀同情的态度,刻画了一个堂吉诃德式的外省女才子,这位出类拔萃的女子,尽管才智高人一头,却无处施展;尽管感情炽烈而细腻,却得不到呼应。她遇上的丈夫是个冷漠无情的理财家,她的情人是个用情不专的无行文人,她的优点长处在她所处的环境中只显得荒唐可笑。外省的“诗神”始终是一个与现实不协调的孤独的灵魂。

猜你喜欢的书

伦理学

伦理学

本书集中体现了他们以实验主义为根本方法论的实用主义伦理思想。在他们看来,在人类处理道德问题时,反思性思考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伦理学的目的就在于促成这样一种深入思考、正视个人行为和社会政策的全部意义及其后果的习惯,并把思考的工具和方法教给学生。所谓工具,指的是道德在其中表现自己的过程以及道德意识藉之而得到解释的某些重要的观念。所谓方法,指的是对新的价值观以及那些被经验检验过的价值观保持开放的心态,持续努力地分析和探究,直到背后的原则或假设被找到和被审查。本书分为三个部分,道德观念论、道德生活论和行动的世界,分别从道德的观念、道德的自我和道德的社会这三个方面展示了实验主义哲学视野下的实用主义伦理思考的基本内容。

物理学的进化

物理学的进化

《物理学的进化》是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与波兰物理学家英费尔德合著的科普读物,首次出版于1938年。本书分为力学观的兴起;力学观的衰落;场、相对论;量子四章,从伽利略、牛顿时代的经典理论开始,逐步介绍到相对论、量子论和场论等现代物理学理论,以巧妙的叙述方式展现了物理学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并引导读者思考这一历程背后的哲学思想与观念变化。全书没有使用一个数学公式,通过大量简单通俗的例子和浅显易懂的插图来阐述证明那些改变世界的物理规律,编写体裁别开生面,是一本生动有趣的科普书籍。本书一经出版后,便获得了人们的欢迎,《时代》杂志还特别为本书刊载一篇头条报道;此后数十年间,本书一版再版,并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传遍全世界。

昆虫记

昆虫记

法国法布尔(Jean Henri Fabre,1823~1915)著。法布尔出身贫寒,自学成才,早年曾在小学、中学任教,热心于科普写作,31岁时取得生物学教师资格,并决心把昆虫研究作为毕生事业。56岁时脱离教育界,买下一块田园隐居,以全力进行昆虫生活的观察、研究和有关写作。1879~1907年陆续出版的本书(10卷),即为他这一长期工作的主要成果。本书基于法布尔的观察和研究,用优美的语言详细生动地描述了昆虫(主要是膜翅目、鞘翅目和直翅目昆虫)的方方面面,其中对昆虫的本能和协调性、生物进化论、动物心理等都有比较深入的论述。虽然本书反对进化论,但它却受到了达尔文的尊重,达尔文在自己的书中还称法布尔为“伟大的观察家”。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

《灵宝炼度五仙安灵镇神黄缯章法》,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南北朝或隋唐道士所造。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言召请五岳仙人,安灵镇神拔度亡灵之法。内有炼度亡灵章文,书于黄缯之上,故名「黄缯章」。据称依法以此章文镇于死者宫宅(坟墓),即可使死者魂神安定,还为生人。或升天为神。篇末附记行此法灵验事例。

圭塘欸乃集

圭塘欸乃集

元代诗词总集。2卷。本集所收的是许有壬、许有孚兄弟及许有壬之子许桢的唱和之作。《四库全书》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总集类。至正八年(1348)许有壬在御史中丞任上,因一再受到权臣攻击,便称病辞归故里。他以赐金买了一座废园,重新扩建,因园中新挖的水池形如桓圭,便以圭塘作为园名。他终日与亲友觞咏其间,并将唱和之作汇集成帙,名为《圭塘欸乃集》,计收诗219首,词66首,除10首词为宾客马熙所作,全是许有壬、许有孚、许桢所作。后来许桢携本集到京师,马熙重阅唱和之作,又再次追和集中诸作,计有诗78首,词8首,别题为《圭塘补和》。附于本集之后。本集主要版本有《四库全书》本、《艺海珠尘》丛书本(收入《丛书集成初编》)等。《四库全书》本卷首有元人周伯琦序。卷末有段天祐等8人的跋语,还有赵桓等2人的题诗。以上序跋皆作于元末。此后还有许有孚写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的跋语1则(署为“洹滨”,《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就是许有孚)。对于本集,《四库全书总目》指出“其诗虽多 一时适兴之什,不必尽刻意求工。而一门之中,父子兄弟自相师友,其风流文雅之盛,犹有可以想见者焉”。

云蕉馆纪谈

云蕉馆纪谈

明鲁人孔迩撰。一卷。共十九条,述陈友谅事约据其半,又数条述明玉珍、明升事,多为它书未载;亦及明初史事。当著于明洪武以后。有《稗乘》本、《丛书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