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国的民主
作者:托克维尔
《论美国的民主》(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是法国思想家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创作的社会学著作,分上、下两卷,分别出版于1835、1840年。《论美国的民主》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第二卷分四个部分,以美国为背景发挥作者的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 该书的基本思想在于承认贵族制度衰落的必然性和平等与民主势不可当的发展趋势。它既是第一部对美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民情进行综合研究的著作,也是第一部记述美国民主制度的专著。作者把民主作为一个对象来观察。没有掺杂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证。
章节列表
升序↑上卷
- 第十二版序
- 绪论
-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北美的外貌
- 第二章 英裔美国人的来源及其对他们未来的重大影响
- 第三章 英裔美国人的社会情况
- 第四章 美国的人民主权原则
- 第五章 在叙述联邦政府之前必须先研究各州的过去
- 第六章 美国的司法权及其对政治社会的影响
- 第七章 美国的政治审判
- 第八章 联邦宪法
- 第二部分 第一章 为什么可以严格地说美国是由人民统治的
- 第二章 合众国的政党
- 第三章 美国的出版自由
- 第四章 美国的政治社团
- 第五章 美国的民主政府
- 第六章 美国社会从民主政府获得的真正好处
- 第七章 多数在美国的无限权威及其后果
- 第八章 美国怎样削弱多数的暴政
- 第九章 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主要原因
- 第十章 概述美国境内的三个种族的现况及其可能出现的未来
- 结 论
下卷
- 序言
- 第一部分 民主在美国对智力活动的影响 第一章 关于美国人的哲学方法
- 第二章 关于民主国家的信仰的主要源泉
- 第三章 为什么美国人比其祖先英国人更倾向和更喜好一般观念
- 第四章 为什么美国人从来没有象法国人那样热烈追求政治方面的一般观念
- 第五章 在美国宗教是怎样得以利用民主的本能的
- 第六章 关于天主教在美国的发展
- 第七章 民主国家人民的思想倾向于泛神论的原因
- 第八章 平等是怎样唤起美国人产生人可无限完善的观念的
- 第九章 美国人的例子为什么不能证明民主国家不会爱好和不会致力于科学、文学与艺术
- 第十章 为什么美国人在科学方面偏重实践而不关心理论
- 第十一章 美国人以什么精神对待艺术
- 第十二章 为什么美国人既建造一些那么平凡的建筑物又建造一些那么宏伟的建筑物
- 第十三章 民主时代文学的特征
- 第十四章 关于文学的商业性
- 第十五章 为什么在民主社会里研究希腊和拉丁文学特别有用
- 第十六章 美国的民主怎样改变了英语
- 第十七章 论民主国家的诗的某些源泉
- 第十八章 为什么美国的作家和演说家总爱夸张
- 第十九章 略论民主国家的戏剧
- 第二十章 论民主时代历史学家的某些特有倾向
- 第二十一章 关于美国的议会辩才
- 第二部分 民主对美国人情感的影响 第一章 为什么民主国家爱平等比爱自由更热烈和更持久
- 第二章 关于民主国家中的个人主义
- 第三章 个人主义为什么在民主革命完成后比在其他时期强烈
- 第四章 美国人是怎样以自由制度对抗个人主义的
- 第五章 关于美国人在市民生活中对结社的运用
- 第六章 关于结社与报刊的关系
- 第七章 一般结社与政治结社的关系
- 第八章 美国人是怎样以“正确理解的利益”的原则同个人主义进行斗争的
- 第九章 美国人怎样在宗教上应用“正确理解的利益”的原则
- 第十章 关于美国人对物质福利的爱好
- 第十一章 物质生活享乐在民主时代产生的特殊效果
- 第十二章 为什么有些美国人那样醉心于唯灵主义
- 第十三章 为什么美国人身在幸福之中还心神不安
- 第十四章 美国人是怎样把对物质生活享乐的爱好与对自由的热爱和对公共事务的关心结合起来的
- 第十五章 宗教信仰是怎样时时使美国人的心灵转向非物质享乐的
- 第十六章 过分热爱福利为什么可能损害福利
- 第十七章 为什么在平等和怀疑盛行时期应当把人的行动目标放长远一些
- 第十八章 为什么美国人认为一切正当的职业都是高尚的
- 第十九章 什么东西在使几乎所有的美国人喜欢从事实业
- 第二十章 实业为什么可能产生贵族制度
- 第三部分 民主对我所说的民情的影响 第一章 民情怎样随着身分平等而日趋温和了
- 第二章 民主怎样使美国人之间的日常关系简易化了
- 第三章 美国人为什么在本国不太爱激动而在我们欧洲又表现得过于激动
- 第四章 前三章的总结
- 第五章 民主怎样改变着主仆关系
- 第六章 民主的制度和民情为什么倾向于提高租金和缩短租期
- 第七章 民主对工资的影响
- 第八章 民主对家庭的影响
- 第九章 美国年轻女性的教育
- 第十章 年轻女性怎样习得为妻之道
- 第十一章 身分平等在美国怎样有助于维护良好的民情
- 第十二章 美国人怎样理解男女平等
- 第十三章 平等怎样自然而然地将美国人分成许多私人小团体
- 第十四章 对美国人的仪表的若干考察
- 第十五章 论美国人的严谨精神和这种精神为什么未能防止美国人往往做出考虑欠周的事情
- 第十六章 美国人的民族自负心为什么比英国人的轻浮和喜欢沽名钓誉
- 第十七章 美国的社会面貌为什么既千变万化又单调一致
- 第十八章 关于美国和民主社会中的荣誉
- 第十九章 为什么美国人多怀奋进之心而少有大志
- 第二十章 关于某些民主国家里的求官谋禄问题
- 第二十一章 为什么大规模的革命越来越少
- 第二十二章 为什么民主国家的人民自然希望和平而民主国家的军队自然希望战争
- 第二十三章 民主国家的军队里哪些人是最好战和最革命的阶级
- 第二十四章 关于民主国家军队为什么在战争初期比其他国家军队软弱而在战争持续下去时则比其他国家军队强劲
- 第二十五章 关于民主国家军队的纪律
- 第二十六章 略述民主社会里的战争
- 第四部分 关于民主的思想和感情对政治社会的影响 第一章 平等自然使人爱好自由制度
- 第二章 民主国家关于政府的观点自然有利于中央集权
- 第三章 民主国家人民的感情和思想一致引导他们走向中央集权
- 第四章 导致民主国家走上中央集权或避免中央集权的若干特殊的和偶然的原因
- 第五章 当今的欧洲国家尽管统治者的地位不如以前稳定但最高权力却日益加强
- 第六章 民主国家害怕哪种专制
- 第七章 以上各章的延续
- 第八章 主题的总括
- 原著者注
猜你喜欢的书
手绢上的花田
日本儿童文学作家安房直子的中篇童话。1972年由茜草书房出版。在一个寒冷的黄昏,邮递员良夫去送一封寄到菊屋酒店的信。这家酒店在20年前便被烧光了,只剩下一座破旧的酒库。不可思议的是破旧的酒库里竟住着一位老奶奶。老奶奶读了信,说要出远门,把一只陶壶托付良夫代为保管。这是一只神奇的陶壶,只要在壶的旁边摊开一块手帕,再唱“出来吧,出来吧,造酒的小人”,便会从壶里走出五个小人——爸爸、妈妈和三个孩子。他们在手绢上种满菊花苗,菊花苗转眼便开出花朵,小人们把花朵摘下,倒进壶里,然后他们回到壶中,便造好了一壶上等美味的菊酒。老奶奶说,作为保管陶壶的报酬,良夫喝多少菊酒都没关系,但必须做到两件事:一是小人造酒的事对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太太都要保密;二是绝对不许卖菊酒赚钱。如果违反这两个约定,将会招致不幸。神奇的陶壶给良夫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快乐。后来他与花店的小姐惠美子结婚了。有一次良夫躲着惠美子造菊酒时,被惠美子发现。从此惠美子用菊酒送礼,别人作为回谢,也送她许多珍贵的礼物,为了买新房又将菊酒卖给别人。惠美子卖菊酒尝到了甜头,不断增加小人们的劳动量,每天都要小人儿出来造酒,把小手绢换大手绢,大手绢换成包袱皮,最后换上了桌布。有一天,良夫发现那座旧酒库被拆毁,建起了新的建筑,惠美子知道这件事很高兴,说老奶奶不会回来了,再不必为卖菊酒担心了。良夫先是为卖菊酒而吃惊,后来也对做菊酒非常热心起来。有一天他为小人们做了一只精巧的小提琴,谁知,父亲小人拉起了小提琴,小人们跳着舞,走出了桌布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在酒库的旧址建起了一座新的菊屋酒店。良夫和惠美子害怕老奶奶会来讨要陶壶,便急忙买下了郊外的一所房子,偷偷地搬走了。意想不到的是,新居的邻居竟是那造菊酒的五个小人儿,原来良夫和惠美子用卖菊酒的钱买了小人的房,并且自己也变成小人,来到了小人的世界。最后良夫和惠美子逃出了小人世界,正好置身于新开张的菊屋酒店,面对好象从来不认识良夫的那位老奶奶,良夫羞愧无言。
朗热公爵夫人
巴尔扎克名著。历尽磨难的蒙里沃将军在一次舞会上偶遇朗热公爵夫人,为其美貌所动,疯狂地爱上她,然而德朗热夫人一直以丈夫为挡箭牌,拒绝蒙里沃的爱情。当她自己发现也深爱将军,并终于决心为将军献身时,却因误会再次与幸福失之交臂。于是公爵夫人躲进一家修道院,过起隐居生活。蒙里沃找遍天涯海角,欲知结局如何,讲述了一段千古不绝的爱情故事。
咫闻录
笔记。清温汝适撰。十二卷。汝适又名慵讷居士,顺德(今河北邢台)人。是书仿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体例。十三万字。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包括神鬼怪异、人物轶闻、奇物趣事等。自序云:“怪异之事,凡可作人镜鉴自堪励策者,辄记之。”共二百四十五则,每则之下多附评论,讽世警时,喻意深湛。其中“葛青天”写苏州邑宰葛建楚之“审石”、“拷柳斗”断案二则,赞其智谋如神,至今仍有类似民间传说故事流传。是书是继《阅微草堂笔记》之后又一部较有价值的志怪笔记小说集。有嘉庆二十二年(1817)刊巾箱本、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刊巾箱本和《笔记小说大观》本。
英云梦传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又名《英云梦三生姻缘》、《三生姻缘》、《英云三生梦传》,八卷十六回。题“震泽九容楼主人松云氏撰”, “扫花头陀剩斋氏评”,题署说明作者为苏州人, 字松云,号九容楼主人,姓名与生平待考。卷首有剩斋氏《弁言》,《弁言》写于癸卯之秋,今存版本标明刊刻年月的最早的是嘉庆十年,此前癸卯年有康熙二年、雍正元年和乾隆四十八年,从书的内容和文笔看,不会是康熙年间的作品, 《小说字汇》又未载,可能性最大的是写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书叙唐德宗年间,苏州府秀才王云,游虎丘遇一美女,一见钟情。后去杭州进香,又见此女,拾得其所遗诗帕,知其为吴氏女梦云。寻访中误入福云庵,遇美尼慧空欲以终身相托,王云仅与之结为姐弟。乃托名云章入吴府为记室,欲与梦云通意,未遂。出赴乡试,途中遇盗。盗首曾受王云之惠,善待之。得识其义女英娘,二人私订终身。
康雍乾间文字之狱
《康雍乾间文字之狱》,系统记述了“庄廷钅龙之狱”、“戴名世之狱”、“查嗣庭之狱”、“陆生楠之狱”、“曾静、吕留良之狱”、“谢济世之狱”、“胡中藻之狱”等著名文字狱的始末。
胜鬘经述记
胜鬘经述记,二卷,唐窥基说,义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