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史
作者:哈罗德·坦珀利
塞尔维亚史:困扰欧罗巴一千五百年的火药桶,讲述了困扰巴尔干半岛一千五百年错综复杂的塞尔维亚史。6世纪,南部斯拉夫人南攻拜占庭帝国,是如何第一次点燃巴尔干火药桶的?是如何陆续建立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等独立公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北征巴尔干半岛与塞尔维亚帝国的灭亡存在怎样的关系?科索沃战役为什么决定了整个巴尔干半岛的命运?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如何统治塞尔维亚的?塞尔维亚是如何通过民族大起义实现独立的?俄土战争、《柏林条约》的签订是如何平衡列强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格局的?马其顿人大起义、巴尔干联盟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大决战是如何影响巴尔干半岛历史走向的?为什么作者深信塞尔维亚战略位置决定了巴尔干半岛火药桶会再次被点燃?本书将详细解答。
章节列表
升序↑- 前言
- 引言
- 第1章 南斯拉夫人的到来
- 第2章 中世纪塞尔维亚王国的崛起
- 第3章 尼曼雅王朝与中世纪塞尔维亚王国的辉煌崛起(1190—1321)
- 第4章 斯特凡·乌罗什三世和斯蒂芬·杜尚
- 第5章 中世纪塞尔维亚的社会概况
- 第6章 塞尔维亚帝国的衰落和奥斯曼帝国的征服
- 第7章 土耳其人占领塞尔维亚(1459—1789)
- 第8章 黑山及其在塞尔维亚发展中的地位
- 第9章 独立前的准备(1739—1804)
- 第10章 塞尔维亚的两次起义
- 第11章 父权制君主政体时期
- 第12章 米哈伊洛·奥布雷诺维奇及其统治(1860—1888)
- 第13章 《柏林条约》及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影响
- 第14章 亲俄时期的外交政策(1903—1910)
- 第15章 马其顿问题(1903—1910)
哈罗德·坦珀利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鸽群中的猫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侦探小说。芳草地,一所平静的英国学校,没有人会想到一场看似毫不相干的中东革命会将其推入谋杀与绑架的恐怖之中……中东小国拉马特发生政变,亲王优素福在逃亡中不幸丧生,可是据说其所有的大批珠宝却已被人悄悄带回英国。与此同时,英国最具盛名的女子学校芳草地的夏季学期如期开始,学校的创始人兼校长布尔斯特罗德小姐满意的看着自己的学生,她们之中包括今年刚刚入校的新学员:谢思塔公主,已故的优素福亲王的表妹;詹尼弗·萨克利夫,优素福亲王私人飞机驾驶员的侄女,革命发生时在拉马特;朱利娅·厄普约翰,聪明的姑娘,其母在战争时期曾从事情报工作……布尔斯特罗的小姐信心十足,有了一帮优秀的学生,再加上资深教师查德威克、里奇、范西塔特、约翰逊以及能干的秘书安·沙普兰,她有信心将学校的辉煌继续下去。只是好像有什么事情不对劲儿……
高宗御制文集
文别集。清高宗弘历(1711—1799)撰。四集,九十二卷。于敏中、梁国治、沈初、彭元瑞等奉敕编。弘历有《唐宋文醇》已著录。此集成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约四十七万字。初集三十卷。经筵御论二卷,论、说、记五卷,序、后序六卷,跋、书后、问、碑文、赋、颂、赞十七卷,凡五百七十篇。按年编次。二集四十四卷,经筵御论二卷,论、说、解、谕、记十三卷,序、题、跋五卷,考、辨、碑文、书事十七卷,赋、铭七卷,凡四百余篇。三集十六卷,经筵御论一卷,论、说、谕、诏、训、记七卷,序、题辞、跋、辨八卷,凡一百九十四篇。余集二卷,含诏、谕、记、序等文三十六篇,共计一千三百九十一篇。所论广涉政治、军事、经济、历史、水利、农桑诸多方面,倡导德、宽、信、仁、敬、孝、义、礼等儒家思想,强调“圣人”要养贤以及万民,“君子”以自强不息,治国要“思其艰以图其易,民乃宁。”主张文章“各以己意和之,不必拘体赓韵。”有《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
新唐书纠谬[标点本]
北宋吴缜撰。二十卷。初名《新唐书正谬》,因仅限于纠擿谬误,未为刊正,因改今名。元祐四年(1089)成书。以欧阳修《新唐书》有编著八失,因为指陈条列,计分以无为有、似实而虚、书事失实、自相违舛、年月时世差互、官爵姓名谬误等二十目。皆用本证方法,以欧史纪、表、志、传自身材料前后勘比质正,凡举出记载矛盾疏误共四百六十条。多言之有据,深中其失。自立误说,纠责失当处,不及全书的十分之一。南宋绍兴八年(1138)吴元美于湖州首刊此书。现有《四部丛刊三编》本等。此为《新唐书纠谬》标点本。
汉奸丑史
《汉奸丑史》,民国时期笔记小说
孟子解
注释书。宋苏辙撰。成书年代不详,旧本首题颖滨遗老字,为其晚年退居之号。陈振孙《书录解题》考证此书实为少年时所作。全书1卷。以《孟子》原文文句为条目,阐发其义,名物训诂较少而文意阐释为多,释义与章指相关联,立义醇正不支,自有所见,但部分篇章未免驳杂,是瑕瑜互见之作。收入《指海》,有道光本、影道光本。辙少年时作《论语略解》、《孟子解》,前者今已不存,后者史志中有著录。该书共二十四章,对《孟子》多有发挥,同时也有辨难,如第二十章以《周官》驳《桃应篇》窃负而逃;以孔子之论性驳孟子之论性等。辙受释、道、墨诸家影响,援以入儒,难免被后人讥为驳杂不纯。该书不囿于一家之言,大胆设论,自有所见。
太子瑞应本起经
凡二卷。又作太子本起瑞应经、瑞应本起经、瑞应经。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经为佛传中早期成立者,其内容之编排或记述之体裁,大抵皆与‘修行本起经’类似,两经均采十七岁纳妃、十九岁出家之说。记述释尊之过去因地至成道后济度三迦叶等事。有关四门出游、出城时内殿之描写,与车匿诀别,尤其降魔成道之记载,气势磅礴雄浑,为重要佛传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