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童话
作者:安徒生
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创作的童话合集而成。作品发表于1835~1873年。安徒生一生创作了168篇童话故事,最著名名的有《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小意达的花》、《打火匣》等等。童话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作者以大胆丰富的幻想、绚丽多姿的笔触讴歌人类灵魂的真、善、美,赞颂人类对美与爱的追求,同时以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描写现实社会的贫富不均,把真挚的同情倾注于贫弱无助的底层人民身上。此外,作者善于把讽刺的锋芒隐蔽在轻松诙谐的气氛中,以幽默所特具的力量或讽刺统治者,或嘲笑人性的痼疾。安徒生早期作品格调清新明朗,幻想浪漫离奇,中晚期流露出较多的悲观、感伤情绪。安徒生童话在世界儿童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童话作为一种自觉的个人创作进入文学殿堂,为文学童话的创作奠定了基石,扩展了童话的表现领域,把大量现实生活引入童话世界,为童话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安徒生童话包容了许多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使之不仅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而且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后世儿童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章节列表
升序↑- 打火匣
- 皇帝的新装
- 飞箱
- 丑小鸭
- 没有画的画册
- 跳高者
- 红鞋
- 衬衫领子
-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 一个贵族和他的女儿们
- 守塔人奥列
- 蝴蝶
- 拇指姑娘
- 跳蚤和教授
- 贝脱、比脱和比尔
- 烂布片
- 区别
- 一本不说话的书
- 织补针
- 夏日痴
- 笔和墨水壶
- 风车
- 瓦尔都窗前的一瞥
- 甲虫
- 幸福的家庭
- 最后的一天
- 完全是真的
- 蓟的遭遇
- 新世纪的女神
- 各得其所
- 星期的日子
- 钱猪
- 在辽远的海极
- 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
- 野天鹅
- 母亲的故事
- 犹太女子
- 牙痛姑妈
- 金黄的宝贝
- 民歌的鸟儿
- 接骨木树妈妈
- 沙丘的故事
- 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 迁居的日子
- 鬼火进城了
- 幸运的套鞋
- 鹳鸟
- 枞树
- 香肠栓熬的汤
- 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
- 亚麻
- 天上落下来的一片叶子
- 恶毒的王子
- 演木偶戏的人
- 舞吧,舞吧,我的玩偶
- 安妮·莉斯贝
- 素琪①
- 藏着并不等于遗忘
- 谁是最幸运的
- 钟声
- 顽皮的孩子
- 识字课本
- 老约翰妮讲的故事
- 老墓碑
- 姑妈
- 墓里的孩子
- 老路灯
- 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
- 老房子
- 天鹅的窠
- 创造
- 冰姑娘
- 小鬼和小商人
- 阳光的故事
- 依卜和小克丽斯玎
- 梦神①
- 老上帝还没有灭亡
- 园丁和他的贵族主人
- 书法家
- 茶壶
- 小小的绿东西
- 一点成绩
- 天国花园
- 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
- 一枚银毫
- 肉肠签子汤
- 光棍汉的睡帽
- 做出点样子来
- 老橡树的最后一梦(一篇圣诞童话)
- 字母读本
- 沼泽王的女儿
- 跑得飞快的东西
- 钟渊
- 狠毒的王子(一个传说)
- 风所讲的关于瓦尔德玛·多伊和他的女儿们的事
- 踩面包的姑娘
- 守塔人奥勒
- 安妮·莉丝贝特
- 孩子话
- 一串珍珠
- 墨水笔和墨水瓶
- 墓中的孩子
- 家养公鸡和风信公鸡
- “真可爱”
- 沙冈那边的一段故事
- 演木偶戏的人
- 两兄弟
- 教堂古钟
- 搭邮车来的十二位
- 屎壳郎
- 老爹做的事总是对的
- 雪人
- 在鸭场里
- 新世纪的缪斯
- 冰姑娘
- 蝴蝶
- 普赛克
- 蜗牛和玫瑰树
- 害人鬼进城了
- 风磨
- 银毫子
- 伯尔厄隆的主教和他的亲眷
- 在幼儿室里
- 金宝贝
- 狂风吹跑了招牌
- 茶壶
- 民歌的鸟
- 绿色的小东西
- 小精灵和太太
- 贝得、彼得和皮尔
- 隐存着并不就是被忘却
- 看门人的儿子
- 搬迁日
- 谎报夏
- 姨妈
- 癞蛤蟆
- 教父的画册
- 碎布块
- 汶岛和格棱岛
- 谁最幸福
- 树精
- 看鸡人格瑞得的一家
- 蓟的经历
- 你能琢磨出什么
- 好运气可能在一根签子里
- 彗星
- 一个星期的每一天
- 阳光的故事
- 曾祖父
- 烛
- 最难令人相信的事
- 一家人都怎样说
- 跳吧,舞吧,我的小宝宝
- 大海蟒
- 园丁和主人
- 跳蚤和教授
- 老约翰妮讲了些什么
- 大门钥匙
- 跛脚的孩子
- 牙痛姨妈
- 卖火柴的小女孩
安徒生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泰泉集
十卷。明黄佐 (1490—1566)撰。黄佐,字才伯,号泰泉,香山(今广东省中山市)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佐学以程、朱为宗,惟理气之说,独持一论。学者称“泰泉先生”。及其他著述凡二百六十余卷。生平著作宏富,有《泰泉集》、《乐典》。佐文章衔华佩实,足以雄视一时,其诗谈吐冲和,颇见研练,古体微伤堆砌,律体与七言断句极得唐人格意。《泰泉集》初由黄佐门人李时行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刊刻,其稿乃黄佐官南京国子监祭酒时自定。凡十卷,前有屠应峻、林云同、薛应旂序。此外,万历年间,其嗣子在中、在素、在宏又重新编辑刊刻行世,署名《黄文裕公泰泉先生集》,凡六十卷。此集前载隆庆五年(1571年)制诰文,以及张璧、陈绍儒二序,后有其门人欧大任跋。现有明万历年间刻本及 《四库全书》本存世。
群经音辨
音义书。宋贾昌朝撰。7卷。贾氏因群经字多假借,形成同字音义有异,前人音训繁多,彼此不同,于是著此书加以辨析。搜集经传中形同而音训各异的字,按《说文》部首排列。分为“辨字同音异”、“辨字音清浊”、“辨彼此异音”、“辨字音疑混”、“辨字训得失”五类。其中“辨字同音异”多达五卷。根据《经典释文》,会集其音义,加以辨析。书分5门。卷1至卷5为“辨字同音异”,讨论一般的又音及借音。卷6包括3门:“辨字音清浊”、“辨彼此异音”、“辨字音疑混”,对典籍中依靠声调或声母、韵母的形态变化区别意义的字加以辨析。其中“彼此异音”,指意义相对相反靠声调变化区别;“字音疑混”指一为浊上, 一为浊去而意义不同。 卷七为“辨字训得失” ,讨论前人音注的正误得失。其中卷六的三门第一 次汇总了四声别义的材料,是研究汉语形态变化的重要资料。
范子计然
又称《范子问计然》,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农书。《旧唐书·经籍志》五行类著录“《范子问计然》15卷”,作者注:“范蠡问,计然答。”《新唐书·艺文志》农家类著录“《范子计然》15卷”,作者注:“范蠡问,计然答。”可见这是同一部书。此书到宋代已佚失。《齐民要术》卷三曾引过《范子计然》,但《汉书》、《隋书》均无著录。清代有马国翰辑本《范子计然》三卷,收在《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清史稿·艺文志》农家类作了著录。另外《清史稿·艺文志》还著录黄奭辑本《范子计然》1卷。
因明大疏删注
中国现代熊十力著。1926年出版。《因明大疏》即《因明入正理论疏》,唐窥基撰。熊十力认为“唐贤疏述,虽累十家。独有基文,世称大疏”,它“提控纲纪,妙得论旨”。但它也有“虚浮破碎”、“舛词碎义,时复错见”,因而需要进行删注,故作该书。熊十力的“删”,实际是对《大疏》的一种改写,包括了“删、改、调、补”几方面内容,删去了原疏中非基本理论的内容,按自己的理解来改动原文,调整疏文的顺序,使其更为通顺,同时还对疏文进行了增补。他的“注”也是“博征广引”“综练显了”,凝结了他的许多研究心得,不乏有新知卓见,内容也很丰富。熊的《删注》在写作体例上别具一格,是《大疏》的一种普及性注解,为初学者提供了入门的方便。
六字大陀罗尼咒经
一卷,失译,梁录与六字咒王经同为救阿难而说。咒文较彼为简略。
摩诃摩耶经
凡二卷。北齐昙景译。又称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佛临般涅槃母子相见经。略称摩耶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前半部记述佛陀升忉利天,为其生母摩耶夫人说法,令得初果。后半部记述佛陀游化诸国,后于拘尸那揭罗之娑罗双树间入涅槃,摩诃摩耶由天上降下,悲号恸绝,时佛陀开金棺与之诀别;经末记述佛悬记关于法住法灭之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