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

作者:贝克特
等待戈多

法国贝克特的戏剧。贝克特生于爱尔兰犹太人家庭,后定居法国。《等待戈多》于1953年上演,引起轰动,为“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全剧共分两幕,仅有5个剧中人。第一幕:黄昏、荒野、秃树、小径、两个流浪汉戈戈和狄狄做着脱靴子、摘帽子等无聊动作。他们在等待戈多。戈多是谁,等他干什么,作者始终没有交待。后主人波卓和仆人幸运儿过场,波卓用皮鞭驱使仆人,大逞威风,被称作“思想”的幸运儿说的话无句读,不知所云,他们下场后,一男孩上场说:戈多今晚不来,明晚准来。第二幕:次日同一时间、地点,戈戈、狄狄扯着废话于等待之中,波卓和幸运儿上,一夜之间主人瞎了,仆人哑了,场上4人一派胡言,先后倒地,如蛆虫般爬来爬去。男孩又告:戈多今晚不来,明晚准来。两流浪汉沮丧,想不理会戈多或自杀都不能,最后还是相约明天再来。这部剧一反传统戏剧的常规,没有完整的情节、没有冲突和丰满的人物形象。全剧的中心是“等待”2字,作者用荒诞的手法,展示了“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

贝克特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混元老子史略

太上混元老子史略

太上混元老子史略。三卷。宋谢守潮撰。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节抄宋谢守灏《混元圣纪》而成。本书鲜见其他传本。

庄子集解

庄子集解

清王先谦撰。清人注解《庄子》者,有的博采众说以详解,有的不尽依旧注而附己见。集众者难免繁冗,附己意者有违原旨。王先谦作《庄子集解》,熟悉旧注,参合诸说,互推短长,择其善解而录,取文从简,避免繁杂冗长。上自司马彪注,下至俞樾、郭庆藩之言,都予以斟酌采择。对于陆德明音义,列句读异文录入较多。书中训诂义理并用,随文所适而标注。后世学者对此书较为推重,认为此书既收前人研究成果,又有各家考证之文,使后世学者研究《庄子》,读一书而知众家言。虽然他以一人之见而定取舍,未免有不当之处,但对于一般学者来说,可有启蒙作用。所以此书与郭庆藩《庄子集释》并行于世,是目前流行较广、内容较好的注本。现存湖南思贤书局本、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国学基本丛书》本,还有1954年中华书局重印本。

阅微草堂笔记白话文

阅微草堂笔记白话文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在时间上,《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搜辑各种狐鬼神仙、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当时代前后的流传的乡野怪谭,或亲身所听闻的奇情轶事;在空间地域上,其涵盖的范围则遍及全中国,远至乌鲁木齐、伊宁、滇黔等地。 同时《阅微草堂笔记》有意模仿宋代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曾在历史上一时享有同《红楼梦》、《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的盛誉。

明史杂咏

明史杂咏

四卷。清严遂成(1694—?)撰。严遂成,字崧瞻,一作松占,号海珊,乌程 (今浙江吴兴)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父去世归乡。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因母丧归。后历雄州知州、云南嵩明州知州。遂成负诗名,工于咏物,或雄奇瘦硬,或委婉工致,风格两异。其咏史诗尤负盛名,被称为“诗史”,与唐胡曾、明李东阳有异,能自成一家。古体近体相间,故名曰杂咏。是书赋明一代之事,其中有精辟之见,然亦有伪讹及门户之旧论。该书 《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大胜金刚佛顶念诵仪轨

大胜金刚佛顶念诵仪轨

大胜金刚佛顶念诵仪轨,一卷,唐金刚智译,日本亲尊题记,编号九八〇。

地持论义记

地持论义记

地持论义记,十卷,隋慧远述,存卷三下、四上、五下,有丽本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