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霍妮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古书医言
医史著作。日本吉益为则著。又名《医方古言》。全书共4卷,成书于1773年。此书按医言出处分卷辑录30余种诸子百家著作中数百条医论医话,是收集古人医事活动的较早记载。卷1辑自《周易》、《诗经》、《礼记》、《左氏传》;卷2辑自《荀子》、《列子新论》、《鬼谷子》、《战国策》、《吕氏春秋》等;卷3辑自《史记》、《淮南子》、《盐铁论》、《扬子法官》等;卷4辑自《刘向新序》、《说苑》、《论衡》、《前汉书》、《内经》等书。全书对秦汉以前古书中有关医事史料考古证今,加以诠解,使治病之道复明于时世。现存日本文化二年乙丑(1805年)爱鹅堂泰中主人抄本,日本文化三年(1806年)藤大信刻本,日本文化十一年(1814年)晚成堂刻本。
易经
虽然家族秘史谜云满布让琵琶很迷惘,但童年毕竟是悠长而美好的。十八岁那年,她因为惹怒了父亲与后母,惊险地逃出那个囚禁她的豪宅,去投奔母亲与姑姑。原本母亲打算让琵琶去英国留学,却遇上了战争爆发,只好安排她去香港大学念书。此时琵琶才发现上海在拉扯着她的心,她爱上海,就像从前的人思念着自己的未婚夫! 求学时期的琵琶初尝团体生活的热闹,并结识了风趣的印度女子比比,但烽火很快地威胁到香港,学生们也开始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琵琶备感流落异地的恐惧与无助,然而母亲非但没能给她半点依靠,反而更显疏离防备。 随着香港被日军占领,琵琶不得不中断学业,她和比比商量要一起回上海,她相信只有故乡能与自己的希望混融!为了拿到船票,琵琶必须发挥从小累积的世故与智慧,即使那要冒上生命的危险…… 接续《雷峰塔》的故事,《易经》描写女主角十八岁到二十二岁的遭遇,同样是以张爱玲自身的成长经历为背景。张爱玲曾在写给好友宋淇的信中提及:「《雷峰塔》因为是原书的前半部,里面的母亲和姑母是儿童的观点看来,太理想化,欠真实。」相形之下,《易经》则全以成人的角度来观察体会,也因此能将浩大的场面、繁杂的人物以及幽微的情绪,描写得更加挥洒自如,句句对白优雅中带着狠辣,把一个少女的沧桑与青春的生命力刻划得余韵无穷!
临春阁
杂剧剧本。清吴伟业著。清杨恩寿《词余丛话》说:“《临春阁》杂剧,哀悱顽艳,不类《通天台》之悲惋。要其用意,有在于全篇结尾,从冯夫人口中特为点出,盖讽明末诸帅也。”清尤侗《西堂杂俎》说:“及所著《通天台》、《临春阁》、《秣陵春》诸曲,亦于兴亡盛衰之感三致意焉。盖先生之遇为之也。”近人吴梅《顾曲麈谈》说:“吴梅村所作曲,如《秣陵春》、《临春阁》、《通天台》,纯为故国之思,其词幽怨悲慷,令人不堪卒读。”又吴梅《中国戏曲概论》说:“梅村《临春阁》谱冼夫人勤王事,大为张孔吐冤,盖为秦良玉发也。第四折〔收尾〕云:‘俺二十年岭外都知统,依旧把儿子征袍手自缝。毕竟是妇人家难决雌雄,则愿决雌雄的放出个男儿勇。’此又为左宁南讽也。”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说:“此亦为哭明亡之作,似以陈后主比明福王者,关目平板,乏生动之致,非佳构也。”此剧一反“女色亡国”的谬论,歌颂了张丽华、冼夫人的见识才具,而把陈后主亡国的罪责归于当权的君臣。作者实际上是借陈后主的亡国,来暗寓南明王朝的灭亡,讽刺了南明福王的荒淫腐败,谴责了无力抵抗清兵入侵的官兵。剧本艺术上较为一般,无特异足引人之处。最后冼夫人解甲归道,表现了消极思想。
春秋大事表
清顾栋高列表考证春秋史事的著作。五十卷,又《舆图》一卷,《附录》一卷。是书将春秋时代的天文历法、世系官制、疆域地理、列国史事等,分类列表说明,包括《时令》、《朔闰》、《长历拾遗》、《疆域》、《爵姓存灭》、《列国地理犬牙相错》、《都邑》、《山川》、《险要》、《官制》、《姓氏》、《世系》、《刑赏》、《田赋》、《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王迹拾遗》、《鲁政下逮》、《晋中军》、《楚令尹》、《宋执政》、《郑执政》、《争盟》、《交兵》、《城筑》、《四裔》、《天文》、《五行》、《三传异同》、《阙文》、《吞灭》、《乱贼》、《兵谋》、《引据》、《杜注正譌》、《人物》、《列女》。其《险要》表后附以地形口号,《五礼》表后附以五礼源流口号。《舆图》则用朱字、墨字以分别古今地名。《附录》则录诸表序,及表中所未及者。并有考证辨论,以订旧说之误。是书引据博洽,考证典核,条理详明,颇多新见,为研究春秋史的参考著作。有《四库全书》本,《皇清经解续编》本。
重编天台诸文类集
重编天台诸文类集,卷十,宋如吉编。
德风禅师般若语录
德风说,如惺等编。六卷。卷首收序;卷一收上堂;卷二收颂古;卷三收问答机缘;卷四收偈;卷五收题赞;卷六收佛事、行由。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八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