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伦·霍妮

- 姓名:卡伦·霍妮
- 别名:
- 性别:女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85
- 逝世日期:1952
- 民族族群:
卡伦·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 1885-1952),原籍挪威的美国精神病科医生和心理分析学家(女),1885年出生于德国汉堡,1952年在纽约去世。她提出了患神经症的社会原因。
1913年霍妮在柏林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即专攻精神病学,并在卡尔·亚伯拉罕(1877—1925)的指导下研习心理分析。霍妮是一位出色的临床医生,在工作中她特别地专心致力于妇女心理学研究,比如她指出人们经常谈论妇女能力差、她们的所谓受虐狂、她们时常担心失掉对方的爱情等等。这些都是大量的、严酷的文化给予妇女的地位造成的,这种地位决定她们的命运就是给予或接受爱情。1920至1932年间,霍妮在柏林心理分析学院教课。后来在美国定居并任美国芝加哥心理分析学院副院长。后来她组织了纽约心理分析学院直到1941年,此时他还创办了美国心理分析学院。
霍妮曾接受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学说和完形心理学学说,特别是埃里希·弗罗姆(1900年出生)学说的影响。她十分重视文化决定论,比较地不那么重视对往事的细致追索,因而明显地与弗洛伊德学说不一致。弗罗姆学说认为社会环境比遗传更能影响个性的形成。霍妮重视出现神经官能症倾向的当前的、构成原因的那些因素,她努力发现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她不以儿时的调节来解释目前个性的混乱,而是从考察主体的特征结构来了解造成神经症的因素。由社会塑造的主体特征结构也是社会矛盾的反映。比方说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劝诫人与人之间要互爱、平等和友好,但同时人们又到处(包括从学校、运动场直至各项事业中)在制造争夺和竞争的局面,并且普遍地钦佩最强有力的、最有学问的和最精明的人等等。社会刺激和扩大我们的需要,而并不给予我们满足需要的可能;社会承认我们有全部自由,但也给我们许多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怀疑、踌躇不定、内心冲突与苦恼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了。于是,最强烈地感受到这些的人,也是最可能患神经病的人。霍妮的这些思想在她的许多著作中都有阐述,这里列举她的一些著作如下:《当代精神病患者的个性》(1937年版,Jean paris译成法文,paris,L′Arche,1953),《心理分析的新途径》(1939年版,J·paris译成法文,L′Arche,1951),《自我分析》(1942年版,D·Maroget译成法文,paris,Stock,1953),《我们的内心冲突》(1945年版,J·paris译成法文,L′Arche,1955),《神经病和人的成长》(1950年版)。
卡伦·霍妮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李氏学乐录
二卷。清李塨(1657—1733)撰。李塨字恕谷、刚主,直隶蠡县(今属河北)人。李塨曾向毛奇龄学习五音七声十二律以器色相配之说。作有《宫调图》、《七调全图》、《十二律旋相为宫隔八相生合图》、《五音七声十二律器色七字为七调还相为宫隔八相生全图》、《六律正五音图》,且每图都有说明。其说主于四、上、尺、工、六五个字,除一领调字。余字自领调一声依次升高,又自领调一声依次降低。该书虽对黄钟之宫之所以为律之根本无所发明,但尚可作为一家之说。是书本为李氏所编,因为他师承于毛奇龄,毛奇龄又手定此稿,所以后人将该书编入《西河合集》之中,并题毛奇龄之名于书首。是书有《四库全书》本,《西河合集》康熙本、乾隆修补本,《龙威秘书八集》本《丛书集成初编·艺术类》本。
新编五代史平话
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新编五代史平话》取材正史,其中编年,叙述的体例也着意模仿正史。由于其刻意描述,加之揉进不少民间故事。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后汉书
文集。南朝宋范晔(398—445)撰。一百二十卷。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曾任尚书吏部郎,累官太子詹事。后因谋立刘义康为帝一案牵涉被杀。全书分帝纪九卷,后纪一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共一百二十卷。范晔所撰纪传,梁刘昭取晋司马彪《续汉书》的八志三十卷合成全书。上起新莽灭亡(23),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记东汉一代一百九十多年的历史。范晔撰此书前已有十八家后汉史书,范氏博采众书,斟酌去取,纪传写得颇具特色,叙述人物,多以类相从,增创有《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和《烈女》列传。叙事抑势力,薄公卿,褒党锢,尊独行。如表彰班超事功,为有才行的妇女蔡文姬立传。直写曹操“自领冀州牧”,“自为丞相”,为史家所赞肯。其《东夷传》、《西南夷》、《西羌》、《西域》、《南匈奴》各传,记载和保存了大量重要的民族历史、文化习俗资料,如在《南匈奴传》里,记载了王昭君为良家女,入宫多年,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远嫁匈奴的史实。被后世戏剧创作所取材。唐史学家刘知几评范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然书中也反映出范氏反对农民起义,对黄巾军多所诋毁。又缺表,无食货、艺文、河渠等志,缺少对后汉社会经济、交通、文化情况等专章叙述。唐章怀太子李贤为纪传作注。清惠栋有《后汉书补注》,王先谦有《后汉书集解》。版本以宋谆化五年(994)初刻最早,南宋绍兴本为善,一九六五年中华书局出版标点本。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1985年农历九月十九·重庆慈云寺,对观世音菩萨的功德应该有正信,坚定信仰。信仰观世音菩萨有大智、大悲、大行,即慈悲普度的功德,此功德威力不可思议,要坚信。特别是要坚信,观世音菩萨与法界众生都有缘,以其无量无边的大悲心,寻声救度法界一切众生。处在忧悲苦恼逼迫中的众生,只要能够称诵观世音菩萨圣号,一心称名,就一定会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被护佑,真实不虚!
般若心经注解
般若心经注解,一卷,清敬止撰。
华严经疏
全一卷。作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本书为新译八十华严之注释书,然非八十华严全本之注释,以其间有跳漏者,故推测本书或系由残缺之片断整理而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