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
作者:狄更斯
英国作家狄更斯1859年写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梅尼特医生的经历为主要情节线索,展示了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中叶到九十年代上半叶法国、英国的复杂社会关系,描绘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和贵族的专横残暴以及人民群众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与压迫者的殊死斗争。农家之女狄尔斯的姐姐、哥哥惨遭贵族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的迫害,抱恨死去。医生梅尼特在侯爵府中目睹惨状,写信给朝廷陈述事情经过,但信却转到侯爵手中,侯爵兄弟俩派人将医生投入巴士底狱。医生的女儿路茜由医生的朋友送往英国。医生在狱中写下“文件”,记载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俩的罪行。梅尼特被囚禁十八年之久出狱,逃往英国伦敦。女儿路茜与化名的法国青年代尔那和英国青年卡尔登成为朋友,她爱上了代尔那。医生虽已觉察到代尔那就是侯爵的儿子,仍旧同意女儿和代尔那结婚。一七八九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侯爵之家已经受到惩罚。代尔那早已放弃财产与贵族头衔。1792年,代尔那在法国被捕,落入革命者得伐石夫妇手中,而得伐石太太就是与厄弗里蒙地侯爵有深仇的狄尔斯。代尔那被判处死刑。卡尔登与代尔那面貌相似,冒名顶替,救出代尔那。医生一家安全离开巴黎时,卡尔登从容地上了断头台。作品表现出作者博爱和宽恕一切的观点。与狄更斯过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部 死人复活 第01章 时代
- 第一部 死人复活 第02章 邮车
- 第一部 死人复活 第03章 夜间黑影
- 第一部 死人复活 第04章 准备
- 第一部 死人复活 第05章 酒店
- 第一部 死人复活 第06章 鞋匠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01章 五年后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02章 看热闹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03章 失望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04章 祝贺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05章 豺狗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06章 数以百计的来人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07章 大人在城里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08章 大人在乡下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09章 果刚的脑袋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10章 两个诺言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11章 搭挡小像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12章 体贴的人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13章 不体贴的人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14章 诚实的生意人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15章 编织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16章 编织不已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17章 某夜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18章 九天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19章 —个建议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20章 —个请求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21章 回音震荡的脚步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22章 海潮继续增高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23章 烈焰升腾
- 第二部 金丝网络 第24章 漂向磁礁
- 第三部 风暴的轨迹 第01章 密号
- 第三部 风暴的轨迹 第02章 磨刀石
- 第三部 风暴的轨迹 第03章 阴影
- 第三部 风暴的轨迹 第04章 风暴中的平静
- 第三部 风暴的轨迹 第05章 锯木工
- 第三部 风暴的轨迹 第06章 胜利
- 第三部 风暴的轨迹 第07章 敲门
- 第三部 风暴的轨迹 第08章 —手好牌
- 第三部 风暴的轨迹 第09章 胜券在握
- 第三部 风暴的轨迹 第10章 阴影的实质
- 第三部 风暴的轨迹 第11章 黄昏
- 第三部 风暴的轨迹 第12章 夜深沉
- 第三部 风暴的轨迹 第13章 五十二个
- 第三部 风暴的轨迹 第14章 编织结束
- 第三部 风暴的轨迹 第15章 足音断绝
猜你喜欢的书
婚姻与道德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著。出版于1929年。分别论述了我们为什么必须要建立一种性道德、父权统治、男性崇拜、禁欲主义与罪恶、基督教的性道德、浪漫主义的爱情、妇女解放、性禁忌及在人类生活中爱情婚姻的位置等婚姻道德方面的重要问题。作者还对卖淫、试婚等问题作了分析和论证。作者认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类社会都由两个最基本的构成因素所组成,即经济因素和家庭因素,其中婚姻和家庭对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作者运用翔实的例证证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婚姻道德的演变过程及不同民族、国家的人的婚姻道德的差异性,以及婚姻道德的内容对社会和个人两方面的影响。书中认为现代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对婚姻道德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特别是妇女社会地位的改善对婚姻道德影响最大。在现代社会中,如何破除旧婚姻道德的迷信,以建立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婚姻道德观乃是本书的主旨。作者还用大量篇幅论述了试婚问题,认为试婚是利大于弊的(在没有生育后代的前提下)。此外作者还就离婚,优生等问题作了阐述。最后作者从历史和道德的角度分别得出结论:我们必须以一种新的婚姻道德观来取代传统的婚姻道德观。人们将不再压抑自己的自然情感,而以男女间正常的性爱来促使健康人格的发展。罗素认为对人们进行婚姻道德方面的教育十分必要,完满的婚姻应建立在男女双方人格的相互尊重基础之上,它既包括健康的生理状态,也包括健康的心理状态,这种婚姻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王僧虔论书
一篇。书学论著。南齐·王僧虔撰。通篇文有脱误,朱长文辑《墨池篇》因分为二篇,并谓《法书要录》合为一篇为非。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则曰:“是本为一篇无疑,当即《答竟陵王子良书》,朱氏强分为二,非是”。《宋史·艺文志》及《玉海》45引书目有僧虔《评书》一卷,当即是编。
李云英风送梧桐叶
明初杂剧剧本。简名《梧桐叶》。李唐宾撰。旦本。剧谓唐时蜀人任继图参赞哥舒翰军事。值“安史之乱”,妻子李云英被掳,转辗被尚书牛僧孺收为义女,与牛的女儿金哥姐妹相称。“安史之乱”平定后,任继图回京游览大慈寺,因思念妻子,题〔木兰花慢〕词一阕于壁,不留姓名而去。牛夫人携2女来此进香,云英见词颇类丈夫字迹,步韵和词于壁。秋日风起,梧桐叶落。云英拾叶一片题诗其上,复抛至空中。其叶竟由任继图捡起。朝廷开文武科,任继图同好友花仲清同中文武状元。牛僧孺令女金哥抛绣球择婿,击中武状元花仲清。牛宴请花,任到牛府作陪,夫妻相认,并出梧叶题诗以示牛尚书。至此,文武状元同为牛尚书之东床。此剧与红叶题诗的故事属于同一趣向。后明末阮大铖《燕子笺》传奇之“飞燕衔笺”,也显然受到本剧启发。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校《古名家杂剧》本,《元明杂剧》本,《元曲选》本,顾曲斋刊本。顾曲斋刊本误题为“元乔梦符(乔吉)著”。
兰丛诗话
诗话著作。清方世举撰。方世举(1675—1759),字扶南,号息翁,安徽桐城人。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科,不就。有《春及堂集》。方世举为方苞之弟,少从朱彝尊游,“泛览唐诗”,即作有诗话,未及成而弃去。中年在都下与翰苑诸同事“谈诗为事”,复录有《梁园诗话》,后亦亡佚。又在扬州与其侄方观承谈诗,观承录成诗话一册,未刊。《兰丛诗话》系其八十五岁时所作,凡一卷。桐城方氏,世习杜诗,方世举亦承此家法,篇中言及用韵、章句等法,大多取义于杜诗。其论诗先归于唐:“诗屡变而至唐,变止矣,格局备,音节谐,界画定,时俗准。今日学诗,惟有学唐。”再归于杜:“唐诗亦有变,今日学唐,惟当学杜,元微之断之于前,王半山言之于后,不易之论矣。”杜诗如一峰高峙,学者往往“登高自卑”,故“宜先求其次者”,“五古五律先求王、孟、韦、柳,七言歌行先求元、白、张、王”,七律则先求“白香山之疏以达,刘梦得之圜以闳,李义山之刻至,温飞卿之轻俊”等,杜甫举而众家皆各定其位。方世举虽崇杜,但其论杜诗亦偶有误,如谓杜诗七古无通韵者,即遭汪师韩《诗学纂闻》驳正。有《清诗话续编》本。
摩醯首羅天法要
摩酰首罗天法要,一卷,失译,佚名题记,一二七九。
华严道场起止大略
华严道场起止大略,一卷,明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