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

作者:爱伦·坡
我发现了

《我发现了》是美国天才作家爱伦·坡最后一部重要作品,被他视为自己一生创作的最高成就与最后的总结。《我发现了》集天文学、逻辑学、神学、美学为一体,探讨了宇宙的本质、起源、创造、现状及其命运,既是“一篇关于物质和精神之宇宙的随笔”,又是“一首散文诗”。《我发现了》以优美灵动的诗一般的语言,全景式地展现了爱伦·坡浩瀚而深邃的宇宙观(其中提出的诸多观点,更与“大爆炸”“热寂说”“黑洞”“反物质”“多重宇宙”“熵”等现代天文物理学理论不谋而合),读者可借此更进一步地了解他的艺术观,从而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他的其他诗歌和小说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心医集

心医集

据民国十四年(1925年)《龙游县志》所载;祝登元,字茹穹。明·清间浙江龙游县人。幼嗜学,弱冠为诸生,崇祯甲申(1644年)选贡。平生淡于仕进,又值世乱,乃闭户著书,思以泽今传后,刊行者有《镜古编》、《心医集》、《入道始终》、《功医合刻》、《日用必需》、《静功秘旨》、《字学考》等。其中《心医集》今尚存,余皆佚。顺治丙戍(1646年),台府交荐,授福建漳州知府,兼署监军漳泉道。未几,解组归田。

活幼口议

活幼口议

元代演山省翁所撰述。曾世荣(1252~1332年),字德显,号育溪,又号演山翁,衡州(今衡阳市)人,为元代著名儿科医家。生于南宋理宗淳佑十二年(1253年)以前,卒于元文宗至顺三年(1332年)。幼习举业,及长,从世医刘思道学医,以幼科知名于时。书凡20卷,卷1至卷3记述儿科医论二十五篇;卷4、卷5议初生儿证候二十六篇;卷6、卷7论指纹脉和气色;卷8述病证疑难—十八篇;卷9议胎中受病诸证十五篇;卷10至卷20议各种儿科病证的辨治,计有惊风、发热、吐泻、疳积、肿胀、杂病、伤寒、疮疹等内容。该书对小儿生理病理、色脉证治、胎中受病、惊风痰热等论述颇详,用药独到,尤其在产前调摄、产后鞠育及用药等方面,发挥前人之不足。

金丹真传

金丹真传

道家气功著作。明·孙汝忠撰,张崇烈注,李堪疏。汝忠字以贞,长治(今属山西)人。孙氏原著刊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其父号烟霞散人,信奉道教,汝忠尽得其传,撰成此书。撰年未详。首载筑基、得药、结丹、炼已、还丹、温养、脱胎、元珠、瑶池等9篇,每篇经文之后为注疏。尤以疏为详细,可谓丹学之阶梯。

泪珠缘

泪珠缘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6集96回,另“楔子”1回。天虚我生(陈蝶仙)著。初集、2集32回本有两种本子:光绪二十六年(1900)大观报馆(杭州)铅印本;同年四月萃利公司(杭州)铅印本(光绪二十九年(1903)九月再版)。光绪三十三年(1907)七月萃利公司出版初集至4集64回铅印本。卷首有何春旭《弁言》2篇以及何春楙(懒鹤)、赵组章(冕英)、陈蝶仙、朱素仙(澹香)诸人题诗若干首。卷末附作者《自跋》及金振铎(懒盒)、华亭一鹤(梦石)、汪大可评论各1篇。小说主要叙述杭州宦门之后秦宝珠及其亲友的情缘故事。以“缘”字牵引出秦府第四代儿女的情怀,反映出清末大家庭的盛衰。书中描写人物众多,以秦氏宗族为主,旁及姻亲故旧宾朋闲客童仆奴婢等,人物·性格突出,生动刻画出清末社会的众生相。

桃花扇

桃花扇

戏曲。清孔尚任(1648—1718)撰。四卷,四十出。尚任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 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康熙间授国子监博士,累官户部员外郎,后因文字祸罢官。博学通音律,与洪昇齐名。著有《岸塘稿》、《湖海集》、《长留集》等。此剧乃作者贯注毕生精力,十年惨淡经营,三次易稿,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成书。冠《桃花扇小引》、《本末》、《考据》等。全剧以侯方域与李香君爱情故事为主线。复社文人侯方域经人撮合,与南京名妓李香君共订婚约,阉党余孽阮大铖暗送妆奁,以拉拢侯方域,被香君识破,阮怀恨在心,诬告侯暗中勾引左良玉进兵南京,迫使他仓皇逃离。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自缢。马士英、阮大铖拥立福王,独揽朝政,逼迫香君改嫁党羽田仰,香君坚决不屈,血染定情诗扇;后杨龙友将扇上血迹点染成折枝桃花。南明灭亡。几经波折,侯、李又得重逢。

建文皇帝遗迹

建文皇帝遗迹

建文皇帝遗迹,一卷,无撰者名氏。台湾学生书局出版的明代史籍汇刊中收有建文皇帝事迹备遗录一卷,与此书内容同,题为大岳山人撰,亦未详为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