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哀兰特
作者:巴尔扎克
《比哀兰特》最初于一八四〇年一月十一日至二十七日在《世纪报》上连载,共分九章,同年六月由苏弗兰书屋发行单行本,改分十章。一八四三年收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五卷,属“外省生活场景”中《独身者故事》的第一篇,从这一版开始,取消了分章和标题。这是一首情调凄凉的诗篇,描写一个健康活泼、天真可爱的少女,在两个自私、冷酷的独身亲戚的折磨下,身心受尽摧残而死。围绕这一惨剧,作者巧妙地展示了外省资产阶级社会争权夺利的斗争。一帮无耻之徒出于向上爬的野心而勾心斗角,小姑娘不过是他们明争暗斗中的牺牲品,而那些仿佛为她仗义执言的达官贵人,也仅仅是想利用这一事件打倒自己的政敌。最后,有权势者利用法律程序,居然使一场人命官司不了了之。作者在这里,又一次证明了人间法律的虚妄和不公。
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静庵文集
近代王国维诗文集。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自辑其光绪三十至三十一年所著哲学、教育等论文十二篇及光绪二十四至三十一年诗五十首而成。内容较多介绍康德、叔本华及尼采的哲学思想,并以此为据批判程朱理学,认为理只有理性和理由二义,皆主观上之物。《红楼梦评论》为以哲学观点评论文学作品的开端,对后来的《红楼梦》研究有很大的影响。《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论述科学与艺术的区别,持超功利主义艺术观。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使人求得暂时的解脱。此论集反映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和艺术观点。清末曾列为禁书。光绪三十一年出版于上海。收入商务印书馆《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宫教集
十二卷。宋崔敦礼(?—1181)撰。崔敦礼,字仲由,通州静海 (今天津市)人。绍兴末,与弟崔敦诗同登进士。仕至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其诗文篇帙甚丰。大体格律平正,词气畅达。虽不能标新立异,但亦周规折矩,尺寸不踰。著有 《刍言》三卷。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敦礼集二十卷,其本久佚。《宫教集》十二卷,是清四库撰官从《永乐大典》中采掇编次而成。作者诗文中所包涵的思想比较复杂。在《枕上》诗等作品中,体现了关心国事的儒家意识; 在 《石湖赋》中,又抒发了近于道家的悠然忘机之乐。此外,在第三卷中的 《太白远游》、《太白招魂》等歌词十四首,摹仿楚辞形式,借李白的不为世用,抒发自己的牢骚,手法十分别致。今有 《四库全书》和 《螺树山房丛书》本。
上清大洞三景玉清隐书诀箓
《上清大洞三景玉清隐书诀箓》,又名《大洞三景三元玉清金虎凤文》。早期上清派符箓之一,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假托为元始天王传授,内载符图及神将官吏之名号谱箓。据称依法受此符箓,可得神灵佑护,削除罪籍,上名九天,长生久视。
鲙残篇
医论。清沈懋发撰。一卷。懋发有《服食须知》 已著录。此书成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共载医论十七篇,约万五千言。提出秘授药方须审察,不可盲目使用,养生当以养阴为首务等观点。详论湿温如疟、男子热入血室、羊毛疹子等证。并对附子、吴茱萸、干姜、马齿苋、芜菁、石斛及资生丸、左金丸、参苏饮等药物和方剂详加辨论。所论涉及养生、药物、病理、方剂、医德等内容,多有个人心得。立论明确,文辞简练,切于实用。有乾隆间原刊本,《三三医书》 本。
梅花易数
古代占卜法之一。其方法为任取一字,画数以八减之,余数得卦。再取一字,以六减之,余数得爻,依易理占断吉凶,相传为宋邵雍所作。是一部以易学中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学中的“象学”进行占卜的书,相传邵雍运用时每卦必中,屡试不爽。梅花易数依先天八卦数理,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随时随地皆可起卦,取卦方式多种多样。从《梅花易数》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来看,《梅花易数》亦有一整套独立、完整的筮占系统和易占理论。这一系统有一整套独特的起卦方法,有独特的以体用为主结合阴阳、五行、八卦卦象参断吉凶的筮占方法,有独立的确定应期的方法。除此以外,还就观外应有独到详备的论述,并把筮占学说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因而《梅花易数》无疑属于《周易》数术学的一种。
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凡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仁王般若波罗蜜护国经、仁王般若经、仁王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八册。本经分序品、观空品、菩萨教化品、二谛品、护国品、散华品、受持品、嘱累品等八品。系佛陀为十六大国王说示守护佛果、十地之行,及守护国土之因缘,谓讲说受持此经,则可息灾得福。与法华经、金光明经并称护国三部经。修仁王会时,即用此经。据历代三宝纪载,本经共有竺法护、鸠摩罗什、真谛等三译,大唐内典录以下诸录均依其说。然出三藏记集卷四将此经编入失译杂经录,隋代众经目录(法经录)卷二则将此经编入疑惑录,谓此经非为罗什或竺法护所译。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不空奉诏重译,题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收于大正藏第八册),略称仁王护国经、新译仁王经。亦分二卷、八品,文词与旧经略同。罗什译本之注疏有仁王护国般若经疏五卷(智顗说,灌顶记)、仁王般若经疏六卷(吉藏)、仁王经疏六卷(圆测)等。不空译本则有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三卷(良贲)、仁王经疏四卷(净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