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
作者: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写的纲领,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重要文献。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写成,1848年2月第一次以单行本形式在伦敦出版。《宣言》正文共四章,前面有一个简短的序言。序言明确指出了《宣言》是共产党的纲领,它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宣言》正文的主要内容是:①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相互斗争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②说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规定了党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诬蔑、诽谤共产主义的谬论,阐明了共产主义革命必须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思想;③揭露和批判了各种假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深刻地分析了这些思潮的社会阶级根源和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④说明了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反对派的态度,阐明了党的基本策略思想。《宣言》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结束。《共产党宣言》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宣言》的发表,开创了用科学共产主
马克思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历史:终结之前的最终事
本书是克拉考尔晚年关于历史研究的著作,主要思考过去与现在的联系,比如“自己的未来是有关过去的未来”,另一方面也在思索历史本身(或者说历史现实)与历史学(历史叙事/阐释)之间的关系。为此,他分析了由古至今的历史理论,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探讨历史相比于自然科学的地位,第三章是对历史“当前趣味理论”进行批判。第四章重点强调历史事件的具体性,并讨论历史学家在何种程度克服其主观方法。第五章讨论一般历史与特殊历史之间的疑难。第六章探讨时序时间与赋形(shaped)时间的疑难。第七章处理历史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最后一章讨论历史与哲学的关联,强调历史学的居间特性,哲学关心终极事物,历史学家忙碌于终极事物之前的那些事。作者更多地将历史视为“现实领域”,关注历史学家作品的艺术与科学特征,给读者提供了对于“历史”的不同见解。
清静经图注
混然子王道渊 纂图,水精子增注。清同治十一年余明善重刻本。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袁世凯复辟,9月3日,梁启超在上海《大中华》月刊发表了明确反对称帝的雄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申报》、《时报》等大报迅速转载,风行一时,在全国激起强烈反响。梁启超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阐述了反对变更共和政体的观点,对袁氏意欲复辟帝制的行径进行猛烈抨击。是标志着梁启超与袁世凯政治决裂,并揭开护国战争序幕的惊世之作。该文对杨度等鼓吹的君宪救国论提出了批驳。认为“国体一更,政制即可随之幡然而改,非英雄欺人之言,即书生迂阔之论耳”。文中引证大量史实说明共和制代替君主制之不可逆,指责帝制复辟派“无风鼓浪,兴妖作怪,徒淆民视听而贻国家以无穷之戚也”。该文坚持共和制,坚决反对帝制,给帝制复辟派以有力打击。
容忍与自由
本书是胡适先生各个时期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演讲精选集,完美呈现了胡适从青年到晚年的思想历程,以及读书治学、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内容涉及文化、教育、社会、民生、个人修养等诸多方面。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认为胡适是“二十世纪非常有影响力的学者和思想家”,梁实秋曾称誉胡适的演讲具有“丘吉尔风度”,胡适的演讲不管什么题材、是何领域,都能抓住听着的内心,通俗而生动,使人久久难忘,本书亦是如此,其文字一如演讲现场所聆听到的那般铿锵有力,虽时隔百年,却依然可以听到那些震撼人心的声音,感受到演讲者对自由的向往。
贞元华严经音义
贞元华严经音义,1卷,日本喜海撰。编号二二零六。
入众须知
全一卷。撰者不详。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一册。分坐禅、入室、请益因缘、沙弥戒文、训童行、劝坛信等五十余项,为初入禅林者阐明日分、月分、年分之诸般规矩作法。书中并无编述者及出刊记,仅由‘念诵’项内所云(卍续一一一·四七九下):‘白大众,如来大师入般涅槃,至今皇宋景定四年(1263),已得二千二百一十三载’之语推测,此卷约成于南宋理宗在位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