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故事
作者:福楼拜
作者是[法国] 居斯塔夫·福楼拜,译李健吾。《三故事》是居斯塔夫·福楼拜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完整的虚构作品,创作时间跨越30年,被公认为作者的成熟之作。是福楼拜小说艺术的集中体现。屠格涅夫不等法文原作成书,就陆续译成了俄文。福尔考说:“认识福楼拜的,在这里寻见他;不认识的,在这里认识他。” 包括三个短篇:淳朴的心,圣朱利安传奇,希罗迪娅, 其中《慈悲·圣·朱莲的传说》取材于一则中世纪故事,作者去芜存精,把飘渺的传说带回到现实上来;《一颗简单的心》化腐朽为神奇,把不是传奇的材料写成一篇动人的短篇小说;《希罗底》让历史重新鲜活起来,将矛盾冲突集中到一天时间里,从早到晚,让人想起戏剧的严谨结构。这三篇短篇小说分别呼应了作者的《圣安东的诱惑》、《包法利夫人》和《萨郎宝》。
猜你喜欢的书
地球杀场
《地球杀场》是一部英雄史诗般的科幻小说。故事发生在公元三千年的时候,地球已被外星入侵者——塞库洛统治了若干个世纪。塞库洛用毒气毁灭地球人类,对捕获到的幸存者施以暴虐;他们依靠庞大的星系矿业公司,主宰着银河系。在洛基山脉的一个贫瘠荒凉的小山村,幸存的人类过着野蛮人的生活。乔尼·泰勒决定出走山庄,去寻找乐土,不幸落入塞库洛的魔爪。在其他幸存者:苏格兰人、中国人、俄国人的帮助之下,乔尼巧妙地与宇宙间邪恶势力周旋,并运用人类的智慧,战胜了塞库洛和别的企图瓜分地球的外星入侵者。
祠部集
诗文别集。北宋强至(1023—1076)撰。三十五卷。至,字几圣,余杭(今浙江杭州)人。庆历进士,历官三司户部判官、尚书,祠部员外郎中。原有集四十卷,久佚,清乾隆间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抄诗文,析分三十五卷。诗十二卷,古诗五言六十一首,七言四十二首,附存二首;律诗五言百八十二首,七言四百○五首;排律五言二十六首,七言十六首;绝句一卷,有五言、六言、七言之分。文二十三卷,得札子七篇,表九十二篇,状二百八十五篇,启百篇,书四百五十八篇,策问十篇,颂、铭、序、跋、记、祝文、祭文、墓志铭等七十二篇,凡一千○十四篇。其诗沉郁顿挫,气格颇高,于北宋诸家中自树一帜。奏牍诸文,曲折疏达,切中事情,尤裨益于世用。有《丛书集成初编》本,前有曾巩元丰三年序。《武英殿聚珍版书》(活字、福建、广雅书局)本。另《四库全书》本作三十六卷。今人栾贵明据残存《永乐大典》又辑得十二条,见《四库辑本别集》。
内科摘要
内科著作。明薛己 撰。二卷。己字新甫,号立斋,江苏吴县人。父薛铠,精医理,尤以儿科见长。立斋医学造诣较深,初以疡医知名,后又以内科著称,并兼通妇、儿、五官各科。正德间选为御医,嘉靖间晋升院使。撰有 《外科发挥》、《疠疡机要》、《女科撮要》、《口齿类要》、《痘疹撮要》、《本草约言》等。本书成于嘉靖八年(1529),记述薛氏内科验案二百零九例,分上、下卷。其中除记有元气亏损内伤外感,饮食劳倦亏损,元气、命门火衰不能生土等病案外,主要还记载脾胃亏损、脾肾亏损、肝肾亏损、脾肺亏损、肝脾肾亏损等病案。可见薛氏对脾、胃、肾和命门虚损证的辨治颇为重视。他尊崇李杲脾胃学说,对肾命之认识遥承王冰、钱乙之学,临床上多用补中益气汤等方剂温补脾胃,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用八味丸温补命火。书中有不少病案是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合用,或朝服补中益气汤,夕服六味地黄丸,或补中益气汤加益肾之药,或金匮肾气丸加益气补脾之药等。薛氏在学术上以温补见长,对后世医家颇有影响。有《薛氏医案》本。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官修。记述清开国初期史事的官修编年体史料长编。四卷。清太宗时期编纂。1932年北平故宫博物院铅印本。该书详述太祖一生中的重大活动,对清朝入关前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民族多有涉及,材料比较真切,是研究清太祖及其时东北地区历史的重要材料。该书记及满洲起源神话﹑太祖世系及自明万历十一年(1583)起兵後事迹﹐文字质朴﹐叙事翔实﹐较康熙重修及乾隆改定诸本讳饰为少﹐是探研清开国初期史事的珍贵资料。
本语
六卷。明高拱撰 。此书成于万历四年 (1576年),距高拱罢归之日已是十三年了,所以其开卷即以否泰两卦君子小人消长为言。其中论裴度、论刘晏,皆阴以自比。论李林甫、论哈玛尔,皆以阴比徐阶。论卢怀慎,则阴比殷士儋辈,因不满于世道而发愤作此书。书首高拱在自序中说:“予尝有言曰:天理不外于人情,然圣人以人情为天理,而后儒远人情以为天理。是故圣学湮,圣化窒。夫事有本情,而人有本心。出吾本心,以发事之本情,则议道而道不暌,作之于事,可推四海而准,通千古而不谬。何者?天理人情固如是也,故曰君子中庸。又曰和,夫中也者,言乎其当也。庸也者,言乎其平也。和也者,言乎其顺也。皆本人情。不远人以为道,作本语。”其中有些内容甚为舛误,如其言隆庆六年宿良乡梦见孔子之类,颇为夸诞。又如谓无意之妙非意之所能为,故圣人贵忘之类,也颇涉虚无。至驳伊川说春秋灾异一条,欲破董仲舒、刘向、刘歆之说,遂谓天道不关于人事,尤为纰缪。其它辨诘先儒之失,抉摘传注之误,词气纵横,亦其刚狠之余习。但其中也颇有剖析精当之处,不可磨灭。卷五以下,皆论时事,颇切中明季之弊。如其谓:今人只用形迹,更不察实,故有务为夙夜奔走之状以为勤者,然有益于事则鲜,务为慷慨忧时之说以为忠者,然有济于事则鲜,夫无益于事,勤于何有,无济于事,忠于何在?若在上者惟要诸有益于事者为勤,有济于事者为忠,而形迹不得以为溷,则务实者既可以奏功,无实者亦不敢增扰。等等。《明史·高拱传》称其练习政体,有经济才,在此书之中也时有体现,对后世亦不乏有参考价值。此书有明刻本、《指海》本、《四库全书》本以及 《丛书集成初编》 单行本等。
虚空藏菩萨问七佛陀罗尼咒经
一卷,梁录失译。佛在鸡罗莎山顶,一比丘为恶病所持,一比丘为恶鬼所持,请虚空藏菩萨哀求于佛,佛现神力,七佛于空中各说一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