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楼拜

- 姓名:福楼拜
- 全名:居斯塔夫·福楼拜
- 性别:男
- 国籍:法国
- 出生地:法国卢昂
- 出生日期:1821年12月12日
- 逝世日期:1880年5月8日
- 民族族群:
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1821年12月12日~1880年5月8日),19世纪中叶法国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出生在法国卢昂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家庭,幼年在医院中度过,医院的环境培养了他日后注意对事物的缜密观察和实验主义倾向。他从小喜爱文学,10岁时就和同伴们在家里排演自己写的悲剧,中学时倾心于浪漫主义作品,并从事文学习作。35岁时,发表了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作品刚出版,帝国法庭就向他提出诉讼,认为他诽谤宗教、败坏道德,但这部小说受到评论家和读者普遍赞美,官方控告失败,福楼拜顿时成为文学巨人。《包法利夫人》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是继巴尔扎克之后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以农村少女爱玛一步步堕落成淫妇,在高利贷的压榨与人情世故的冷落下终于自杀的悲剧,反映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的社会状况,通过爱玛的沉沦鞭挞丑恶、鄙俗的社会现实。小说虽然只写了一个局限在狭小天地里的外省故事,却描绘出典型环境,塑造了典型人物,他把他倡导的小说写作应当像科学家做实验那样实事求是,必须像一个医生和自然主义者一样细心观察、研究事物,“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付诸他的实践。他的小说故事完整,结构严密,描写准确、细腻,尽管他避免在小说中表示自己的意见,然而他对女主人公的同情和讽刺,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部有着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品被左拉称作是“新的艺术法典”。福楼拜的重要作品还有《萨朗波》、《情感教育》、《圣·安东的诱惑》等。他强调小说创作定要有优美的文笔,他为表现每一个形象、每一种感受,准确无误地传达出自己的思想,常常反复推敲,他要求自己在词章、结构、意境乃至音韵上,尽可能地达到精确、完美、炉火纯青。因此他随手写下的书信,也被现代评论家看成杰作,认为他“是检验文笔优劣的权威试金石”。他的严格的现实主义精神、关于文学创作要用科学方法的理论和精湛的艺术风格,被19世纪末作家所师承。他以科学精神进入他所观察的资本主义社会,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位作家这样高度自觉地要求过自己。福楼拜晚年培养了莫泊桑,左拉、都德也尊他为师,并直接受其影响。
猜你喜欢的书
嫉妒
《嫉妒》的内容并不曲折,主要讲主人公是美丽的姑娘萨伦与英俊的小伙桑,青梅竹马,走过悠长的、坎坷泥泞的相思路,终于走进了爱的乐园,享受着柔情与甜美。任性放荡的柯莉钟情姐姐萨伦的情人桑,为了爱,埋下了嫉妒的种子,没有了道德与良心,忘记了骨肉之情,几多痛苦,几度挣扎,终于用她火热的激情和令人倾心的胴体,夺走姐姐的情人… …小说情节曲折生动,扣人心弦,叫人爱不释手,令人荡气回肠。
诗书生活
《诗书生活:顾随随笔》收录了大量的顾随随笔,包括文与岁月、人与名作、收与禅宗三大部分。近50篇文章。内容简介:青岛天气此刻仍温暖无秋意。野花如雏菊、牵牛、铃儿草,及其他不知名者花,遍山皆是,灿若云锦。我的书室,亦甚爽垲,四面玻璃,电灯朗然。青岛固有海山,然结伴最难,天寒,不欲独游。每拥炉独坐,辄思念旧雨,岁暮怀人,此之谓也。
泊宅编
笔记。宋方勺(号泊宅)著。是编载两宋之际朝野旧事,凡文人逸事、地方民俗、朝廷财政、医药术数、怪异传闻、诗词创作无所不谈。作者曾从苏轼等名士游,故记苏轼、王安石等人逸事较多,并载有南宋初称“中兴野人”者和苏轼《念奴娇》之爱国词。有三卷本、十卷本两系统。《直斋书录解题》及《宋史·艺文志》俱录十卷本。三卷本记事一一○条,较十卷本少八十一条,然其中二十六条又为十卷本所不载。二本孰先孰后,迄无定论。《四库全书》所收为三卷本,但该书《总目》作者据《宋史·艺文志》,疑三卷本并非原帙,而系明人“臆为窜改”所致;胡凤丹编《金华丛书》,更确认十卷本为原本。顾修编《读画斋丛书》则认为三卷本叙事较详,且有十卷本“讳而不书”之事,“或为初稿”(见顾修《跋》)。《啸园丛书》编者葛元煦亦持此说。今人许沛藻、杨立扬点校此书,则认为三卷本为方勺勒成此编前之初稿本,然当时未付梓,而十卷本则自南宋初已流行,至明万历中商濬将三卷本编入《稗海》后,二本方并行流传。今存三卷本有《稗海》、《四库全书》、《啸园丛书》本;《读画斋丛书》、《金华丛书》则并载三卷与十卷本。另有中华书局1983年版点校本亦并载上述二本。
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
简称《度人上经大法》。道教仪法汇编。编成于明代。凡七十二卷,分为八十八品。其中包括斋戒醮仪,建坛步斗,符箓咒章,天书云篆,内炼存思及修持法式等。而其要在行咒、行符。谓咒是神仙语言,符为上天文字,通过符咒则可召役鬼神。收入《道藏》第85—99册。
般若心经秘键略注
般若心经秘键略注,1卷,日本 觉鍐记。编号二二零三。
梵网经菩萨戒疏
梵网经菩萨戒疏,四卷,唐法铣撰,首题梵网经疏,尾题菩萨戒疏,存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