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叶集
作者:山多尔
二百零二个主题,谈人生,理想,品德,爱情,友谊,伤痛等,这些组成了人类生命的常数,编织成了各人复杂的命运。这是一本真诚的生活之书,亦是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智慧秘笈,它教会我们如何爱,如何疗愈,如何放下,如何面对死亡,如何战胜恐惧……以沉郁如挽歌的风格著称的作家马洛伊,同时也是睿智深隽的散文家,坚忍克己的思想者,友善慈悲的人生导师:他关怀人的生存处境和生命意义,叩问真理,感怀世态,唏嘘际遇;然而,心怀温暖。《草叶集》是马洛伊流传最广的散文集,谈人生,谈品德,谈理想,谈哲学,谈情感,为那些处于痛苦之中和被上帝抛弃的人指点迷津。马洛伊在1943 年自己的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感人的话:“我读了《草叶集》,频频点头,就像一位读者对它表示肯定。这本书比我要更智睿、更勇敢、更有同情心得多。我从这本书里学到了许多。是的,是的,必须要活着,体验,为生命与死亡做准备。”《草叶集》里讲的生活道理适合所有人读;准确地说,尤其适合有理想主义气质的精神贵族读。虽是它半个世纪前写的,却是超时空的;它从侧面证明了一个事实,什么主义都可能过时或被修正,但理想主义始终如一。
章节列表
升序↑- 1 写作目的
- 2 生活的价值
- 3 如何生活和写作
- 4 人的性格
- 5 什么是真正的生活经验
- 6 认识身体
- 7 感觉
- 8 人的行为
- 9 人是世界的一部分
- 10 迷信
- 11 年龄最可宝贵
- 12 天天向前
- 13 诱惑与经验
- 14 激情
- 15 懒惰
- 16 关于邀请
- 17 在公共场合高谈阔论
- 18 不惑之年无所不知
- 19 知识令人沉着
- 20 舒适与孤立
- 21 时间决定一切
- 22 虚荣
- 23 美丽易碎
- 24 关于疾病的一般问题
- 25 欺骗医生
- 26 保持和谐
- 27 与心灵共生
- 28 当我们有权强行改变生活的境遇时
- 29 着装
- 30 誓言
- 31 生活的节奏
- 32 无所畏惧
- 33 我们是自由的
- 34 哲人亦逝
- 35 真正的需求
- 36 敌人
- 37 献给天下女性
- 38 祖国与国家
- 39 耻辱与他者之痛
- 40 良知
- 41 作家,只能自卫
- 42 阅读
- 43 秩序与天意
- 44 公正的评价
- 45 灵魂与权力
- 46 医生和环境
- 47 不能同情背叛者
- 48 旅行
- 49 无所畏惧
- 50 卑劣与协助
- 51 活在人性的范畴内
- 52 打包催人老
- 53 忏悔
- 54 胡萝卜
- 55 人类的物质
- 56 参与他人的活动
- 57 忌妒
- 58 行为准则
- 59 友情
- 60 爱情
- 61 皮笑肉不笑
- 62 生病就是休息
- 63 凡事需要等待
- 64 等待
- 65 执迷不悟者
- 66 不要辜负自己
- 67 忠诚
- 68 过节
- 69 鲜有理解透彻的“意义”
- 70 幸福
- 71 性与悲伤
- 72 心碎
- 73 身体锻炼并不一定健康
- 74 性格教养
- 75 懒惰
- 76 敲响警钟的使命
- 77 聪明和智慧
- 78 训练与规则
- 79 做好准备
- 80 政府与公务员
- 81 苹果泥
- 82 真正的愚蠢
- 83 悲伤
- 84 健康和真理
- 85 女人和鸟
- 86 耶稣和孤独
- 87 关键的十分钟
- 88 偷电人
- 89 意外
- 90 喋喋不休的人
- 91 聆听和听者
- 92 森林和松树
- 93 大自然既神圣,又无趣
- 94 音乐
- 95 幸运
- 96 旅伴
- 97 淫欲
- 98 别人的期待并不重要
- 99 善意的快速反应
- 100 要求
- 101 头疼
- 102 巨大的悲恸和行动
- 103 想象力
- 104 顺应规律
- 105 热情与白日梦
- 106 动物
- 107 杰作
- 108 耐心
- 109 选择与忠诚
- 110 意志的力量
- 111 生命危险
- 112 泡澡
- 113 值得和不值得做的事
- 114 水平与垂直攻击
- 115 尼古丁
- 116 空袭后感
- 117 人类趋同性
- 118 满足
- 119 烟斗的过滤嘴
- 120 不要过分在意女人
- 121 战斗意识和防线
- 122 罪孽和罪恶感
- 123 谁都不能依靠
- 124 作家和世界
- 125 人类物质
- 126 传世之作和神来之笔
- 127 上帝
- 128 人类的不可预测性
- 129 节奏和变化
- 130 敏锐与细腻
- 131 做客
- 132 工作计划和心惊胆战
- 133 角色和部分
- 134 平时和节日
- 135 教养需要勇气
- 136 诱惑
- 137 出众
- 138 对现实的承受力
- 139 生活需要不时地放慢节奏
- 140 塔尔皮岩
- 141 谎言
- 142 使命和时刻
- 143 独处
- 144 心
- 145 公共情感
- 146 职业尊严
- 147 灵感和经验
- 148 爱
- 149 关于世界和扭曲
- 150 革命与革命者
- 151 旅行和旅馆房间
- 152 麻木
- 153 记忆与神奇
- 154 暴行与拜占庭人
- 155 众人期盼的
- 156 火焰与石棉
- 157 奇迹
- 158 诱惑
- 159 恐惧
- 160 受害者与施害者
- 161 实质性问题
- 162 蜂蜜与呼吸训练
- 163 高尚的人
- 164 勿以恶生万物
- 165 点燃真理
- 166 天分和愚蠢
- 167 艺术是一种宿命
- 168 平凡与幻象
- 169 自力更生最明智
- 170 生火也困难
- 171 惮于背叛之人
- 172 误解
- 173 改变与希望
- 174 散步有益
- 175 星座与星空
- 176 剧院与观众
- 177 死亡就像证人
- 178 创作与文明
- 179 掌握真理的人
- 180 你的使命
- 181 如何告别青春
- 182 不公与干涉
- 183 世俗权威
- 184 正直
- 185 无人能助
- 186 远距离
- 187 卑劣与尊严
- 188 绝不要惊叹
- 189 贪欲和淫欲
- 190 虚荣
- 191 身体
- 192 永远在路上
- 193 契约
- 194 还是关于契约
- 195 生活与死亡
- 196 真理及其深层含义
- 197 人的感受
- 198 礼貌
- 199 形式
- 200 祖国
- 201 世界
- 202 我自己
猜你喜欢的书
广嗣要语
明·俞桥撰。1卷。本书着重指出用摄养之法,以延续子嗣。内容包括调理精血、直指真源、男女服药之论,并涉及调元、调精、安胎、便产之法,更附经验方药及论童壮、论衰老,均切实用。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裴铏传奇
原名《传奇》,唐裴铏撰。铏生平不见史载,据《全唐文》和《唐诗纪事》等,知其咸通八年(867)为静海节度使高骈掌书记,加侍御史内供奉衔,乾符五年(878)为成都节度副使加御史大夫衔。书中除《王居贞》篇外,各篇皆系以历史年代,其中最晚的《陶尹二君》和《宁茵》二篇系宣宗大中年间事;又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以其为温卷之作,据此今人周楞伽认为成书于咸通末年,“至迟不出乾符初”作者显达之时(见《裴铏传奇·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书中多记神仙怪异之事,尤以豪侠故事最为著名,如《昆仑奴》篇为世代传诵。书中人仙、人鬼的恋爱故事如《裴航》篇也别具一格,极具浪漫色彩。全书内容虚实相结合,情节生动,构思精巧,叙事委婉;文中多用诗歌、骈句,故文笔华丽典雅,代表了唐代传奇小说的主要特点和最高成就,堪称唐代小说之经典。书名《传奇》也因此成为唐代“传奇”小说的命名依据,并为中国文学中“传奇性”一词的引申来源。书中的许多故事成为明清戏曲、小说题材的渊薮。本书版本,《新唐书·艺文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为三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则著录为六卷,并云:“《唐志》三卷,今六卷,皆后人以其卷帙多而分之也。”明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收录本书三卷本,但至高儒《百川书志》录为一卷,云只二十二事,则已为残本。二本今已不存。赖《太平广记》、《岁时广记》、《类说》等多有征引,今人周楞伽据此辑成《裴铏传奇》,共三十一篇。今以《太平广记》、《岁时广记》为底本,校以《类说》,并参考了周辑本的辑校成果。另《绀珠集》本所收《金钗玉龟》和《红拂妓》二篇为周辑本漏载,今据《四库全书》本补入。凡底本有误者,皆据校本改正,不出校记。
博物院的秘密
有许多朋友,常常捉住了我,要我说故事。
在我遇见那个红领带的朋友时,我便捉住了他,要他为我说些故事,以便转述给我的朋友们听。
他是一个奇异的人物,生平最多奇异的经历。他常常把他的奇异的经历告诉我。
大亚洲主义
“大亚洲主义”(The Great Asianism或Pan—Asianism),是孙中山先生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28日应邀向日本神户高等女子学校演讲“大亚洲主义”的专题学术演讲。其精义为:我们讲“大亚洲主义”,以王道为基础,是为打不平。中山先生的“大亚洲主义”致力于改变亚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呼吁以中、日合作为基础,并联合亚洲其他民族,建立平等自由、互助互利、共谋亚洲发展的亚洲区域主义。孙中山先生的“大亚洲主义”思想无疑在它所处的时代具有先导意义,但在当代则更可以通过透视孙中山宣扬“大亚洲主义”的真实意图来挖掘其思想的现实意义,为促进今日亚洲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合作相携提供启迪。
哭庵传
这篇自传用的是第三人称,备述一生简历,人奇文亦奇。语气表面上诙谐自谑,实际却十分自负,恃才傲物,睥睨一切。运用排比句式,更增强了奔放不羁的气势。
管子轻重篇新诠
马非百撰。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全书分两部分:《论管子轻重》论文三篇,《新诠》十六篇。认为《轻重》与《管子》其他各篇不属同一思想体系,当是西汉末年王莽时代人所作,探讨了各篇的基本思想和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校释本文。校勘审慎,凡可通之文不轻易改、补、删、移。提出许多独立见解,对不同意见进行了驳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