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人
作者:太宰治
《犯人》精选10位日本文学大师的11则推理小说,包括太宰治《犯人》、芥川龙之介《丛林中》《报恩记》、佐藤春夫《娘》、久米正雄《嫌疑》、谷崎润一郎《路上》、泉镜花《外科室》、冈本绮堂《白发鬼》、夏目漱石《古琴幻音》、幸田露伴《蹊跷》、森鸥外《高濑舟》。 太宰治的名篇《犯人 》中,当犯罪意识涌起的那一瞬间,就已走入囚牢;谷崎润一郎的《路上》,开创了推理作品中的概率杀人手法;芥川龙之介的《丛林中》,由黑泽明改编为电影《罗生门》;森鸥外的《高濑舟》中,在驶向罪恶之岛的高濑舟上,人们探究着何为犯罪真相…… 他们以极其深厚的文学功底,演绎缜密的逻辑推理。这些作品因此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成为大师创作生涯中极为罕见又十分重要的名篇。这些颇具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将日本推理小说推上了新的高峰。
猜你喜欢的书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瑞士荣格著。英国伦敦罗特列杰与基根·保罗公司1933年出版英文版。由1930年前后发表的11篇论文合编而成。是荣格脱离精神分析学会,独创心理分析学派后的著作。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继承性的批判和更新性的发展,对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都赋予了新的理解和新的含义,从梦的解析出发,精辟论述了分析心理学的各个问题。涉及从集体潜意识到宗教、文艺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该书由梦的解析出发,内容涉及荣格关于心理治疗、类型心理学等分析心理学各个方面的观点,提出“集体潜意识”的概念,阐述分析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分歧所在,关注现代人的精神问题,对心理学与文学、宗教的关系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求闻持表白
求闻持表白,一卷,日本觉鍐撰。大正新修大藏经第84册
观自在菩萨化身蘘麌哩曳童女销伏毒害陀罗尼经
观自在菩萨化身蘘麌哩曳童女销伏毒害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尾题蘘麌哩曳童女销伏毒害咒经。
究竟一乘宝性论
梵名Ratnagotra -vibha^go Maha^ya^nottaratantra-s/a^stra (分别宝性之大乘最胜要义论)。凡四卷。后魏勒那摩提译。又称宝性分别一乘增上论。略称宝性论。本书论述如来藏自性清净之教义。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共分十一品。一九五○年,乔思敦(H.Johnston)与却吐里(T. Chowdhury)共同出版此论之梵语原典。汉译传统上认为作者为坚慧(梵Sa^ramati ),藏文系统则以本论为弥勒(梵Maitreya )所作。又经录中有说本论为菩提流支所译者,或说有二译,菩提流支译本为阙本。自本论所引用之丰富经典中,可知初期之如来藏思想,故为了解印度如来藏说发展之宝贵资料。其成立年代、与佛性论之前后关系及作者等,迄今尚无定论。
菩萨戒义疏
凡二卷。隋代智顗(538~597)说,灌顶(561~632)记。又称梵网菩萨戒经义疏、菩萨戒经义记、菩萨戒经义疏、菩萨戒义记、天台戒义疏、天台戒疏、戒疏。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册。本书系注解梵网菩萨戒经。初立释名、出体、料简三科,次释经文,解义甚为简略。天台、净土宗所传之大乘圆顿戒专依此书而立。收入净土宗全书第十五卷。本书之注疏有明旷之菩萨戒义疏删补三卷、道熙之菩萨戒义疏钞四卷、蕴齐之菩萨戒义疏记三卷、袾宏之菩萨戒经义疏发隐五卷、道光之菩萨戒义疏见闻六卷等。
自爱经
一卷,东晋昙无兰译。佛受舍卫国王四街道请,说三种自爱之法。有两商人见之,一人心念赞佛,一人心念毁佛,毁者,随即轹死,赞者,寻得作国王。请佛至其国内供养,佛为说最重五罪,一不忠孝,二恶心向罗汉,三谤佛,四破僧,五毁盗三宝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