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域鸿爪
作者:内藤湖南猜你喜欢的书
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育思想的演进》根据杜尔凯姆1904-1905年在巴黎大学开设的“法国中等教育史”课程整理而成,是史学界公认的社会史的开山之作。它考察了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教育制度和观念史,几乎涵盖了法国启蒙教育从早期教会的“肇发时期”到19世纪的“危机时期”的演进过程。本书不仅把教育观念的演进与思想体系史融通起来,也与教育体制内的制度安排和实践形式环环相扣,以教育为视角和切入点,勾画了一幅现代性在制度化和文明化的意义上从生成到危机的全景。
竹岩集
诗文集。明柯潜(1423—1473)撰。二卷,补遗一卷。潜字孟时,号竹岩(一作喦)。莆田(今属福建)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第一。官至詹事府少詹事。邃于文学,性高介。为学士时即于院中构清风亭,植柏两株于后堂,人称为柯亭学士柏,后传为古迹。原集曾于嘉靖中刊版。此为抄本,已多缺佚。嘉靖三十四年(1555)成书。约三万六千字。卷首有康大和、董士宏二人序。正文含五言古诗、七言绝句、表、书、赞、经筵讲章、疏等一卷,序、记、传、志铭、祭文、说、杂著等一卷,补遗一卷,附录三篇,其中有潜门生吴希贤撰《中顺大夫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竹岩柯公行状》。其诗如《烟寺晚钟》、《吟室盆荷》等,多冲澹清婉,不落蹊径。其文如《陈情疏》、《复潘太守》等,则峻整有法度,不失明初先正之风。有《四库全书》本。
游目集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1934年4月上海大东书局初版,列入“新文学丛书”。收《腐烂》、《除夕》、《春天》、《夜的空间》、《三个男子和一个女人》、《平凡故事》等短篇小说6篇。本集小说是作者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的一种尝试。《除夕》描写地下革命者的斗争生活。《平凡故事》记述某教会大学生匀波同时与两个女学生恋爱的不洁的灵魂。《三个男子和一个女人》记叙瘸脚号兵、“我”和“年青诚实”的豆腐店老板,同时私恋着商会会长的女儿。当那女子不幸死后,痴心的豆腐店老板竟把她从坟墓里掘出来,放到一个山洞的石床上,在那少女的“地下身上各处撒满了蓝色的野菊花。”《腐烂》和《夜的空间》都是反映下层人民苦难生活的作品。前者以散文化的笔调,描写上海闸北附近“承受了市里阴沟脏水的稻草浜一带”,每到夜里,无家可归的“玩蛇的,拔牙的,算命的,卖毒鼠药的”流浪者都聚集到这里,大家“在一张破席子上躺下来”栖身。他们吃的是“发臭的,粗粝的”东西,终年过着“风雨虐待”的日子。但是,从市公安局到区长到巡丁,他们照例不会忘记向这些“下等人”收取“房捐,营业捐,路摊捐,小车捐”等等苛捐杂税。后者记叙生长在大江边,住在“肮脏船上或小屋里”的贫民百姓,痛苦的生活迫使他们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梦里发财”。至于那些“不做梦”的贫血体弱的女孩子,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做“十三点钟夜工”的童工,每天过着“休息时一句话不说,就靠在乱茧堆边打盹”的非人生活。作者以写实主义的手笔,描绘了一幅“下等人”的苦难生活画面。
商界现形记
长篇小说。天赘生作。1911年上海商业会社出版。上海商界的周子言,人称周三。一日他找好友王八议事,刚好王八有事外出赴约,周三便与王八的相好黑牡丹调情苟合。其后周邀崇茂钱庄的大少爷陈少鹤去群玉坊,陈在酒醉之时,决定出五千元娶林女谢秋元为妾。此事遭钱庄的方端伯阻拦,账房杜筱岑乘机拍马,开出三万元银票,陈少鹤提升杜为挡手。周三获悉一载煤油外轮遭遇风暴失事,便诱惑陈出资合伙囤积煤油。不久传来消息,崇茂钱庄大客户成大商号倒闭,钱庄损失银子八万多两。钱庄跑街去找仁实公司协理马扁人打听消息,马原是穷人,唆使其妻与昔日情人私通,被任命为厘金卡司事。他与旧友祁茂承筹办仁实公司,祁请上海名流牛楚公出面招股。仁实公司广为招股,号称资金日丰。一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决定发行钞票。马扁人、祁茂承、牛楚公欲引诱来沪客人华艮心入股,但华艮心不但不入股,而且马上离开上海。华一走,仁实公司陷入困境。
孔子集语
清孙星衍辑。嘉庆二十一年(1816)成 书。全书分类编次,共十四篇,十七卷。篇名为劝学、孝 本、五性、六艺、主德、臣术、交道、论人、论政、博物、事 谱、杂事、遗谶、寓言。均采自百家、传记之书所载孔子 微言大义而成。如两书所载有异,则并录之,另一条则 低一字以为别。宋人薛据曾于《春秋繁露》、《韩诗外传》 及《尚书大传》等书中摘录孔子之言,积成一帙,题曰 《孔子集语》。孙星衍即据薛书而推广之,编成本书,故 仍题《孔子集语》。其自纪云:“尝见宋明人格言,世多辑 录刊刻者,先圣遗训,岂可任其放失。所列篇目,皆儒者 立身行政之要义,不敢杂以墨家释氏之旨也。”又宋人 杨简编有《孔子逸语》,皆不若本书详赅。有平津馆孙氏 自刻本及《二十二子》本。
四谛论
梵Catuh!satya -nirdes/a 。凡四卷,婆薮跋摩(梵Vasuvarman )造。陈·真谛(499~569)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如书名所示,本论系阐释苦集灭道四圣谛之作。全书共分六品:思择品、略说品、分别苦谛品、思量集谛品、分别灭谛品、分别道谛品。前二品说明四谛之总体,后四品为个别之细释。又据历代三宝纪卷十载,真谛三藏尚撰有四谛论疏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