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策

作者:尼扎姆·穆尔克
治国策

尼扎姆·莫尔克(1019—1092)以曾任塞尔柱帝国宰相近三十年之资,写下《治国策》一书,以为苏丹们所镜鉴。书中探讨社会中的正义、有效统治、政府角色以及国家所面临的威胁等问题,提出对塞尔柱帝国的政治、经济、司法和宗教的看法和建议。该书反映了9—11世纪西亚、中亚和北非的经济、政治、司法、宗教、文化和意识诸多方面的情况,是十一世纪末留下来的著名文学作品和珍贵的史学著作,也是研究这些地区不可多得的原始资料。

章节列表

升序↑

尼扎姆·穆尔克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金粉之谜

金粉之谜

故事是从一个姑娘在河边失踪和一个男人在一座鸽子楼前遭到枪杀展开的。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失踪的姑娘却突然悄悄地溜进亚森·罗平的寓所,于是这个大侦探就开始了一场错综复杂的、险峻的侦察活动,终于揭穿了十分奇妙的金粉之谜。此作充满了神秘色彩。枪杀活人的竟是死人!

柳宗元文集

柳宗元文集

文集,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此文集精选《桐叶封弟辨》《永某氏之鼠》等韩愈文章22篇。望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

医权初编

医权初编

医案。清王三尊撰。二卷。三尊字达士,海陵(今江苏泰州) 人。以三十余年证治心得及所治奇症验案和医论,于康熙六十年(1721) 编辑成书。取医宜通权达变,故名。上卷载医论五十五条篇,如论达原饮、感寒时疫下利不同、小柴胡汤为疫症要药、时疫夹外感内伤、内经五夺不可泻、立方当先立案等。论述伤寒、时疫、温病及部分妇、儿杂病的辨证施治,阐发《内经》之旨及脉理、药物补泻,并评论柯琴等医家的学术思想等。下卷载医案七十八则,包括伤寒、时疫、产后、久咳、积聚、久泻、痘症等验案。认为杂症易治,而外感时疫投剂稍差,即可杀人。故所载外感时疫治案居多,且偏于泻法。其次于妇、儿证治亦颇擅长。每案简述证治,间析理法方药,清晰明确。末附重梓伤寒论翼序、古今名医方论序,并拟黜巫状。有一九三六年世界书局铅印 《珍本医书集成》本。

古今长者录

古今长者录

八卷。明黄文炤撰。黄文炤,字季弢,晋江(今福建省晋江县)人。万历中诸生。全书共八卷,辑录自周、秦以迄明代忠厚长者之事,皆取其一节,共二百六十余节,末附别品六则。后附:王达撰《笔畴》、蒋永撰《读书简要》。此为清乾隆八年宁都曾洲西园校刊本,有清人彭士望评阅。于每人之事大至只取其中一节,所以关于其人品则不甚别择。书末附有《别品》六则,专辑看似浅薄而实际是厚道者之事。作者导俗之心甚善,但其书不免陷入芜杂。有明刊本。

张爱玲私语录

张爱玲私语录

《张爱玲私语录》不仅呈现了张爱玲下半生的生活境况,对于一九五五年张爱玲离港赴美后鲜为人知的岁月与创作心路历程给予了具体的补充,可做为张学研究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张爱玲私语录》也是张爱玲与宋淇夫妇(尤其是宋邝文美)将近半个世纪惺惺相惜的友情之书,每一篇都记录着那个时代背景下,他们仨之间真挚坚固、相知相扶的情谊,读来每每令人动容。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以其与传奇作家张爱玲的深厚渊源、手边保存大量珍贵书信手稿笔记等背景,将张爱玲一生挚友宋淇、宋邝文美为张爱玲书写、整理之《我所认识的张爱玲》、《私语张爱玲》,以及《张爱玲语录》重新整编,并首度公开张与宋淇夫妇长达四十年的三百多封书信选录!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将看到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张爱玲。

靖海纪事

靖海纪事

军事史料书。清初施琅撰。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随郑芝龙降清,康熙间任水师提督,率兵出征台湾。是书系其出征台湾及善后处理诸事的奏疏、告示、祭文以及官方嘉奖文等汇编。凡二卷,共39篇,皆按时序编次。记述了作者出征筹划、澎湖之役、平台湾之留弃、钱粮征收,以及有关清初东南沿海迁界之事等。有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刊本、《台湾文献丛刊》本、1983年福建人民出版社王铎全校注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