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诞生

作者:尼采
悲剧的诞生

德国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著。该书于1872年初版。作者通过分析希腊艺术阐述了自己对悲剧的根本看法。作者认为:早在古希腊,艺术就包括两种精神:一是酒神,即狄奥尼苏斯;二是日神,即阿波罗。在这两者中,酒神精神更为原始,它使人沉酣人生,狂歌醉舞,在酣醉之中感受生命的欢悦,从而忘记人生的悲惨和苦痛。而日神如梦,它让人把人生当成梦境和意象去赏玩。这两种不同的精神作用,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艺术。前者体现在音乐和舞蹈中,后者体现在造型艺术和史诗中。前种艺术为力的艺术,感情常常冲破理性;后种艺术为美的艺术,理性常常控制感情。作者认为,在古希腊悲剧中,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达到了基本的调和,它一方面是动的,像音乐一样,是苦闷从内心中发出的呼号;另一方面又是静的,像雕刻一样,是一种光辉灿烂的形象。在这两种精神中,作者更倾向于酒神的反理性本能冲动精神,主张艺术家极大地扩张自我,表现自我,使之向“潜意识”、“生命的冲动”等方面发展。和叔本华一样,尼采也认为现实是痛苦的。但就悲剧而言,作者认为酒神的苦难被日神的神力点化之后,就摆脱了痛苦,获得了美的外形,变成使人愉快的东西。因而悲剧使人超越了现世的苦痛,用永恒的目光审视人生的价值,产生了

猜你喜欢的书

彼得堡

彼得堡

20世纪俄国伟大的象征主义小说家安德列·别雷的代表作之一。成书于1916年,凭借丰盈的想象和跳跃的意识流描写,再现了1905年俄国革命期间彼得堡十天里所发生的故事;也通过“彼得堡”这个联结着俄国的历史与未来、东方与西方的概念,绘织出一幅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末期的多重奏图景。全书共分八章,加一个简短的“开场白”和一个“尾声”主要描写了1905年革命前后10多天里小说人物的行动、谈话、梦境以及一些主要的和次要的心理及哲学活动。

两地书

两地书

鲁迅与许广平的通信集。时间自1925年3月至1929年9月,共135封(鲁迅的68封),1933年4月由上海青光书局出版。全书按年月编排,共分三集。第一集,北京(1925年3月至7月)35封;第二集,厦门一广州(1926年9月至1927年1月)78封;第三集,北京—上海(1929年5月至6月)22封。鲁迅在序言中说,本书所收虽限两人之间的通信,“其中既没有死呀活呀的热情,也没有花呀月呀的佳句”,讲的是“学校风潮,本身情况,饭菜好坏,天气阴晴”,“推测天下大事”等,似乎是些“平凡的东西”,但平凡中显示出不平凡,自有“特色”。它使读者看到“工作的相需相助,压迫的共同感受”,从而“增加人们两心共鸣的急速进展”(许广平:《关于鲁迅的生活》)。

分甘馀话

分甘馀话

笔记著作。清王士禛撰。此书系其罢官家居时所撰。书名“分甘”者,取王羲之《与谢万书》中叙其率子孙游桑果林,“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之意。凡四卷,二百七十八则,内容亦非专门论诗,而旁涉政、经、史、地、医、文等。谈诗则多以明、清诗人为对象。“其中《沧浪诗话》一条,独举冯班《钝吟杂录》之说,反复诋排,不遗馀力。则以士禛论诗宗严羽,而赵执信论诗宗冯班;核其年月,在《谈龙录》初出之时,攻班所以攻执信也。然执信讼言诋士禛,而士禛仅旁借其词,不相显斥,则所养胜执信多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中华书局《清代史料笔记丛刊》本。

上清太上九真中经绛生神丹诀

上清太上九真中经绛生神丹诀

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系《九真中经》传本之一,其内容与《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颇有不同。但《无上秘要》卷十八引《洞真九真中经》,其文见于本书,可证本书应出于南北朝。全书共收入五篇道法。第一篇(篇名残缺),言存思太素五神及二十四神之法,修行此法可辟灾升仙。 第二篇《太上真人招五辰于洞房籍飞魂于六合隐存秘道》,言存思招降五大行星之神入身养魂制魄之法,以及存思日月之象于身中「魂房六合之府」之法,修行此二法可致神仙来迎。 第三篇《太上回元隐道消除罪内篇》,言存思北斗七星之神以解脱罪愆之法。 第四篇《太上九真帝君九阴混合纵景万化隐天经》,言存思帝君九阴(北斗九星女神)及五大行星之神,化形隐景,上登玉清之法。 第五篇《太上玉晨郁仪奔日赤景玉文结璘奔月黄景玉章》,言存思日中五帝、月中五夫人等神灵,飞奔日月之法。以上各篇道法皆以存神为主。

鬼谷子神奇相法全书

鬼谷子神奇相法全书

阅人先欲辨五形 金木水火土也。
  陈图南云:金形方正色洁白,肉不盈兮骨不薄;木形瘦直骨节坚,色带青兮人卓荦;水形圆厚重而黑,腹垂背耸真气魄;火形丰锐赤焦燥,反露气枯无常好;土形敦厚色黄光,臀背露兮性乐静。吕尚云:木瘦金方乃常谈,水圆土厚何须宽。麟凤记云:相克於中蹇难多,金木水火由不和。

温柔制造者

温柔制造者

短篇小说,张天翼著。作于1934年。描写了老柏在对恋爱至上的女友和事业的选择中的痛苦和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