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不难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杀人不难

杀人不难,又译作:谋杀并不难,是由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撰写的一部侦探推理小说。在马扬海峡从事警察工作多年的卢克·菲茨威廉终于回到了他的故乡英格兰,在前往伦敦的火车上,他偶遇一位平克顿老小姐,她自称要去苏格兰场报告一起连环杀人案。据她讲,凶手是个不会被怀疑到的人,她是从此人的眼神中察觉了杀机。为了阻止凶手的下一次行动——谋害一位亨伯比医生,她决定报警……卢克对此只是付之一笑,认为这是老太太的胡思乱想,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两件事改变了他的看法:先是平克顿小姐在赶去报警途中“意外”死于车祸,然后卢克在几天后的报纸上发现一条讣告,死者正是亨伯比医生……

猜你喜欢的书

红豆年糕汤

红豆年糕汤

本书是以饮食为主题的日本随笔及小说集,包括北大路鲁山人品鉴美食的心得《寿喜烧与鸭肉料理——洋食杂感》《美味豆腐谈》;嗜酒又恨酒的文学鬼才太宰治的作品《戒酒的心》《酒的追忆》;俳句大师正冈子规病重卧床,但仍旧乐观面对生活而写作的随笔《等开饭》;展现浓浓母爱的美食文学经典《寿司(鮨)》;梦境与现实交织,充满奇幻色彩的《鸡肉料理 A PARODY》;展现大阪生活气息,穿插无数美食回忆的小说《夫妇善哉》。作品中并不是单纯地描述料理本身或用餐的过程,而是通过美食,表现吃饭的场景、心理描写、回忆,更是传达和食文化与日本的美学意识。

明文衡

明文衡

文总集。明程敏政辑。九十八卷。敏政有《篁墩集》已著录。是集乃奉敕撰拟,凡七十六万四千余字。卷首有敏政自序。正文含诏、制、诰 、谥册文、遣祭文一卷,赋、骚各一卷,乐章、琴操等一卷,表牋一卷,奏议三卷,议一卷,论二卷,说一卷,解一卷,辨二卷,原一卷,箴、铭二卷,颂二卷,赞一卷七,策题、问对各一卷,书四卷,记九卷,序七卷,跋、题跋五卷,杂著七卷,传五卷,行状一卷,碑五卷,神道碑十二卷,墓碑三卷,墓志、墓志铭八卷,墓表四卷,哀诔、哀辞、祭文各一卷,字说一卷,补缺二卷。收明太祖,《开科举诏》、宋濂《琅琊游记》、吴纳《文章辨体序题》、苏伯衡《空同子瞽说》、王祎《洛书辨》、方希古(即方孝孺)《民政论》等由明初至弘治期间的散文。悉从《玉台新咏》之例,题作者姓名。唯方孝孺因避靖难文禁,而隐其名,书其字。虽编纂中有一篇占一卷,选文亦非全为当时名篇,而名篇又未尽选入等不合体例,不甚完美之处,然基本反映出明初散文创作成就较高时期,宋濂、刘基等作家作品注意反映现实,传记富于特征,小品精悍警厉,游记清越幽秀之特点;亦反映出台阁派作品表面雍容华贵,实际内容贫乏,散文创作处于低潮时期之情况。故是集特为明初至弘治间颇为重要之选本。有《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四部丛刊》本,收一百卷,题目作《皇明文衡》。

数度衍

数度衍

中国清代数学书。方中通撰,共24卷,附录一卷。成稿于顺治辛丑(1661),但到康熙丁卯(1687)才刊刻于广东思州。全书二十三卷,分订八册。大致内容如下:卷首:数原、律衍、几何约、重学解;卷一:珠算;卷二、三:笔算;卷四:筹算;卷五:尺算;卷六至卷八:勾股章;卷九至卷十四:少广章;卷十五:方旧章;卷十六:商功章;卷十七至卷十八:差分章;卷十九,均输章;卷二十:盈朒章;卷二十一:方程章;卷二十二:粟布章;卷二十三:九章解法。书中对清初流行的“四算”,介绍较详。其弟中履在序中说:“合四法而论其长,则珠之加减,笔之除,筹之乘,尺之比例”。正确地指出了“四算”之长。其内容以西法为主,杂以中法,大抵集辑诸家之长,而增损润色,衍为此编。对“珠算”专写一卷,其内容有:加法、减法、因乘法、因乘定位法、定身因乘法、归除法、无除法、撞归法、归除定位法、定身归除法、商除法、折半法、乘除捷法、流法、乘除新法。后附“正珠乘除新法”。其中“乘除新法”,为“金蝉算”之发展,增加了五倍折半法。“正珠乘除新法”,系其子方正珠创立的方法,实乃今日之补数乘除法。

敦煌录

敦煌录

五代敦煌地志。册页装,首尾全,共八十行,内容记敦煌郡境内之效谷城、贰师泉、莫高窟、鸣砂(沙)山、甘泉水、金鞍山、李先王庙、阳关、玉女泉、张球故居、石膏山、河仓城、长城等佚闻遗事。所记莫高窟天王堂绘赞普部从、金鞍山望祀、阳关即古玉门关以及张球事迹、乌山祭醮等,皆不见于他书。记张球事迹而云“先有沙倅张球”又云“天不憖遗,民受其赐”,必撰于张球死后相当一段时期。本卷封面有五代后期沙州名僧道真署名。抄卷字体亦为道真手笔。因知本卷为道真抄藏本。本件之后,又抄有后唐《浑子盈邈真赞》,亦道真手笔,而文中有“恩奉邀命,自愧不才”之语,知此赞为曹氏归义军节度孔目官杨继恩所撰。《敦煌录》撰者不知何人,但据此可推知其成书当在后梁至后唐之间。1914年英国翟林奈发表《敦煌录译释》,最早对本卷进行研究,胡適憾其讹误颇多,撰文为之正误,1915年翟林奈接受胡適批评,发表改订之新译本。1925年罗振玉刊布原卷录文,1958年那波利贞撰《千佛岩莫高窟与敦煌文书》再次发表原卷录文并进行了扼要的论述,却误断本卷撰成于晚唐宣懿时期。

翠红乡儿女两团圆

翠红乡儿女两团圆

明初杂剧剧本。简名《两团圆》或《儿女团圆》。杨文奎撰;一说高茂卿撰。末本。叙白鹭村韩弘道老而无子。其妾春梅有孕,指望承嗣。韩兄已死,有寡嫂与2侄。嫂、侄恐春梅产下男孩子,平分家产,便调唆韩妻将春梅逐出。春梅不肯再嫁,沿街乞讨。新庄店有一富户俞循礼亦老而无子。其妻有孕,冀得一男。临产前,又适值俞外出讨帐。俞妻弟王兽医,夜间行医归家,路遇春梅临产,将所产男婴抱于姐姐。取名添添。俞妻所产女婴王抱回自己家中抚养。王嘱俞家知情者,不得泄于俞循礼。13年后,王向俞借牛具一用而不得,与俞互诟。俞詈王为“无后之绝户”;王亦斥俞无嗣。并欲寻春梅以证。王兽医曾借韩弘道10锭钞。韩不但不要王还钱,连借钱文书也退还给王。王感其德,悯其无嗣。韩夫妇将旧事相告。王方知姐夫之子乃是韩姓。遂具述13年前事。王到俞家塾告诉添添其生父所在,竟携之归韩。俞诘其生女何在,王遂以养女归之。韩感俞无嗣,求其女为婚配。又将春梅寻回。合家团圆,皆大欢喜。此剧大半以元曲家武汉臣《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杂剧为蓝本,但曲折波澜,场面结构,远胜于《老生儿》。杨讷亦著有《两团圆》(佚)杂剧。现存主要版本有:息机子刊本,《元曲选》本。

论语新解

论语新解

钱穆撰。凡二十篇,前十篇为上编,后十篇为下编。释《论语》之义,“语,谈说义,如《国语》、《家语》、《新语》之类。此书所收,以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之语为主……当时诸弟子于孔子之一言一动,无不谨书而备录之可知。”“论者,讨论编次义。经七十子后学之讨论编次,集为此书,故称《论语》。”“书中亦附记诸弟子语,要之皆孔门之绪言也”。该书将每篇分若干章,先将此章难字难句加以解释,然后解说该章要旨,最后将全章译为白话。说“《论语》一书,乃孔门遗训所萃,此为中国最古最有价值之宝典”;“孔子距今已逾二千五百年,今之为学,自不能尽同于孔子之时”,但“孔子所开示者,乃属一种通义,不受时限,通于古今,而义无不然,故为可贵”。解说《论语》平实而多有新义,对历史上有关《论语》内容的争论,也在解说中有简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