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的世界

作者:庞蒂
知觉的世界

1948年9-11月,梅洛-庞蒂应邀于法国国家广播电台做了关于知觉主题的七次演讲,本书根据其广播稿录音整理而成。 演讲所探究的主题,其核心不仅是梅洛-庞蒂的哲学,而且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现象学。梅洛-庞蒂否定了这样的观点:知觉是不可靠的,倾向于扭曲我们周围的世界,反而主张知觉与我们的感觉是不可分离的,我们正是依赖于此来弄懂这个世界。 通过对一系列主题——关于科学、空间、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动物的生命以及艺术——的精彩见解,梅洛-庞蒂探究得出这一具有指导意义的主题。自始至终,他坚持认为,知觉从来不是某种学会了然后就能适用于这个世界的东西。他提醒我们,作为具有具身心智的生物,我们天生有知觉,并与其他动物以及婴儿一样,处于一种与这个世界产生持续、天然、不可预测的接触的状态。梅洛-庞蒂还借助于卡夫卡、动物行为,尤其是现代艺术,特别是塞尚的作品,提供了许多生动的例子。

庞蒂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高阳说红楼

高阳说红楼

红学界颇有影响的一家之言。历史小说大师高阳就红学研究中历来争议颇多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诸如《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曹雪芹家是否有对应关系?“元妃省亲”道出的曹氏家族衰败的原因是什么?高阳从历史的脉络中采撷诸说,将“庚辰本”与“程乙本”反复对比,带领我们一探《红楼梦》鲜为人知的创作内幕,引领我们走进大观园的有情世界。

开封一赐乐业教考

开封一赐乐业教考

著名历史学家陈垣著。我国首部全面研究中国古代犹太教的学术论著。写成于1919年11月。首先刊载于 《东方杂志》第17卷第5、6、7号(1920年2、3、4月)。1920年10月重新整理后出单行本。1923年12月作为上海商务印书馆《东方文库》之第72种出版,个别地方有所增删。后收入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的《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一集。全书共12章,卷首全文刊载开封犹太教清真寺三件碑文并加考证,然后从犹太人始至开封的年代,与回教的比较,挑筋教之名的由起,有关人物、会堂、经卷,以及寺中的匾额和楹联,分别详加分析和考证。作者全面论述了中国古代犹太教及开封犹太人社团的历史,初次全文刊载了有关碑文和资料,并广泛搜求方志等史料,对有关人物史实作了印证,从而超越了以往西方学术著作的水平,作为中国宗教史的一部名著,至今仍为中外学者所推许。

诗韵新编

诗韵新编

中国诗词韵书。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4年编辑,1965年出版。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出版。编者为适应当代戏曲、诗词作者的需要,以普通话字音为标准,参照《中华新韵》、《汉语诗韵》等现代韵书,分为:麻、波、歌、皆、支、儿、齐、微、开、模、鱼、侯、豪、寒、痕、唐、庚、东,共18部韵目。分部韵目及韵部次序,依照《中华新韵》排列;凡属同一韵部的,用一个韵目字统贯到底。每一部中先分平仄两大类:平声类阴平、阳平分列;仄声类上声、去声及旧读入声字分列。旧读入声字,分为8部,分别排列在应属的韵部后面,并按照普通话的四声各自分列。在这8个韵部中,其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各小类之末,分别注明还有旧读入声各字见“仄声、入声”,以便全面检用各声调韵字。对一般单字,略举可作韵脚用的词语,间或略加解释,以助理解。

枣林杂俎

枣林杂俎

笔记。明人谈迁撰。六卷。迁有《北游录》已著录。是书为作者避兵祸,隐居枣林期间,辑时人杂谈而成。以智、仁、圣、义、中、和六字名卷。分十六类。凡一千三百条,约二十万字。内容包括朝廷逸典、科举试规、文人轶事、诗文典范、宫闱淑媛、名臣小传、释道异闻、民间工艺、名胜古迹、宫室营建、珍贵器用、花卉树木、节日风俗、幽冥妖异等。其中《金陵对泣录》、《东宫》二篇录明代亡国实况,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宋濂攻苦》、《永和宫词》、《海瑞》、《魏忠贤》、《汤显祖》、《竟渡》、《火把节》等条广涉明代社会生活诸多方面,记事生动,有一定文学价值。有《笔记小说大观》本。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一百九十九卷。清康熙年间日本人山井鼎撰,日本人物观补遗。山井鼎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又名神生,字君彝。物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字叔达。史载日本上毛(地名)有参议小篁遗址,足利氏兴,因其地建学校,多藏古书。康熙初鼎即在此得《七经孟子》古本,是唐朝时传至日本的,又得宋本《五经正义》,遂作此书。日本御门帝享保年间(清康熙末年),官府命物观等人搜集诸本,为之补遗(参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一说《补遗》成于清康熙九年,参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内容包括《周易》、《尚书》、《毛诗》、《左传》、《礼记》、《论语》、《考经》、《孟子》。皆摘字为释,不载全文,先经次注次疏次释文。以汲古阁本为主,而以宋本、古本及明刻诸本校其异同,分为“考异”、“补缺”、“补脱”、“谨案”、“存旧”五大类。山井鼎所谓“宋本”,往往与汉、晋古籍及《经典释文》别本、相台岳氏诸本合,所称用古本及足利本(指日本足利幕府时期印行的活字版,今已无从考证)以校诸本,竟为唐以前别行之本。儒家经典流传下来的,除唐石经、陆氏释文、贾孔正义外,以此书最古,此书虽不完整,却可用来勘校唐以来经籍传播中的错讹。另外,此书对传注、释文、正义的校勘极为繁细,有些虽无足轻重,有些则极为精密,对经籍的整理功不可没。当然,山井鼎及物观所见,只限日本所有,其中错讹在所难免,清代学者对此多所考证。此书何时传入中国不得而知,清乾隆年间,阮元视学浙江时见之,命工依写,刊成小版,并校勘讹字附于卷末,共四十卷。此书列《孟子》于七经之外而不合称八经,是因为唐代《孟子》不列于经,此书仍袭唐制。

阿弥陀经摘要易解

阿弥陀经摘要易解

阿弥陀经摘要易解,一卷,附往生呪,清真嵩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