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纳博科夫
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68则风格各异的短篇小说,由纳博科夫之子德米特里按照年代顺序编辑而成。在这些幽暗而充满魔力的故事中,纳博科夫完美展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小说技法,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智力游戏,以及对生命中无从躲避的暧昧和失落的迷人洞察,被称为“英语文学的奇迹”。 68则幽暗而充满魔力的故事中,纳博科夫完美展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小说技法,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智力游戏,以及对生命中无从躲避的暧昧和失落的迷人洞察。夜晚书桌前的男人被一位不速之客惊扰,原来是来自故乡的木精灵;失散已久的儿子与母亲重逢,却现身在无比尴尬的时刻;名为“剃刀”的流亡理发师给曾经迫害过他的男人刮脸;新郎在蜜月结束后不得不向岳父报告新娘的死讯;羞涩的梦想家与恶魔做了灵魂的交易……纳博科夫一生中所关注的命运主题:怀旧与讽刺、时间与死亡、流亡者的日常、对故国的纪念、隐晦的童年创伤、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在此一一呈现。
章节列表
升序↑- 娜塔莎
- 词语
- 复活节之雨
- 兰斯
- 瓦内姐妹
- 连体怪物的生活情景
- 初恋
- 符号与象征
- 谈话片段
- 似水流年
- 被遗忘的诗人
- 那曾是在阿勒颇……
- 助理制片人
- 单王
- 极北之国
- 瓦西里·希什科夫
- O小姐
- 利克
- 被摧毁的暴君
- 云·堡·湖
- 菲雅尔塔的春天
- 一段生活
- 新遇
- 滞烟
- 婉言相告
- 俄罗斯美女
- 循环
- 纪念希加耶夫
- 列奥纳多
- 海军部大厦塔尖
- 完美
- 音乐
- 菠菜
- 嘴对嘴
- 重逢
- 未知的领域
- 忙人
- 博物馆之行
- 倒霉的一天
- 风流成性
- 昆虫采集家
- 土豆小矮人
- 圣诞故事
- 事关面子
- 门铃声
- 旅客
- 剃刀
- 恐惧
- 一则童话
- 柏林向导
- 乔尔布归来
- 斗
- 一封永远没有寄达俄国的信
- 圣诞节
- 龙
- 巴赫曼
- 威尼斯女郎
- 雷雨
- 落日详情
- 仁慈
- 报复
- 海港
- 纯属偶然的事情
- 众神
- 振翅一击
- 声音
- 这里说俄语
- 木精灵
猜你喜欢的书
六如居士画谱
中国书画著录书。三卷。明代唐寅编著。书载录画家、评家王维、张彦远、郭熙、荆浩等诸家论画语录。有论画理,有论画法,或谈心得,或谈经验,皆为点滴经论,亦有参考价值。
邵氏医案
清邵兰荪撰。一卷。兰荪有《邵兰荪医案》已著录。此书系邵氏临证散方,一九三六年经裘吉生收集录存,收入《珍本医书集成》刊行。不分门类,收载外感、温热、暑湿、内科杂病、如产科等数十种证治,凡二百一十二则,约万余言。每案概述脉证、立法、方药,文辞极简。条理清晰,辨证准确,简括切要,可供临证参阅。有《珍本医书集成》 本。
陶朱新录
宋代文言志怪小说。南宋马纯著。马纯致仕后居越州陶朱乡,搜辑见闻著成此书,故名。一卷,有《说郛》本、 《墨海金壶》本、 《五朝小说》本等。本书记北宋至南宋初的杂事。涉于怪异之事占全书的大部分,如说汉泉井中有三鱼,刳之而不死;熊入永嘉城,后城中遭火灾,大致均得之于传闻。所录黄定《冤牛文》,为有感于时人称司马光为牛而作的寓言,写华州村民养牛,在虎欲食人时以身翼卫主人,但主人不察,反以牛为妖,归而杀之。其意为司马光忠于朝廷而不为世人理解鸣不平。此文作于绍圣党禁时,作者当时敢为司马光讲话,颇为不易。另载建炎间金人已攻入汴京,而驻守陈州的宋军尚掠取妇女, 滥杀无辜,对了解宋朝军队的腐败,也有价值。书末附有《元祐党籍碑》全文,与全书体例不合。
获虎之夜
独幕话剧。田汉著。初刊1924年1月上海《南国半月刊》第二期(未刊完)。初收1924年12月上海中华书局版《咖啡店之一夜》。剧本描写辛亥革命后湖南山村的一幕爱情悲剧,反映了青年男女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与反抗精神。莲姑同黄大傻深深相爱,但遭到父母蛮横的干涉和反对,硬将莲姑许配给大户人家。莲姑性格倔强,坚不屈从,曾不惜以死进行抗拒。黄大傻父母双亡,被迫流落在破庙中,虽然他无法抗拒莲姑父亲的打骂,但仍每晚到深山中遥望魏家窗户上的灯光。黄大傻在深山中误中猎枪生命垂危,被抬到魏家抢救时,莲姑的父母仍不许女儿同他在一起,强行将莲姑拉至房中毒打,迫使黄大傻无法忍受自杀身死。《获虎之夜》成功地塑造了莲姑这个农村少女的典型形象。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在思想上比《咖啡店之一夜》更深刻、更富于社会意义。” (陈瘦竹: 《田汉的剧作》)。《获虎之夜》所描写的问题,反映了当时青年一代的民主要求,反映了人民企求从封建习俗束缚下求得思想解放的时代心理,从莲姑身上看到反封建的不可压抑的潜力。剧本发表后即有上海艺术大学等十余个学校业余演出团体纷纷上演。
东宫备览
古代有关王子教育读物。六卷。南宋陈模撰。此书为任秘书省正字时所上,取经史典籍中有关训课皇储的旧文整理而成,故以《东宫备览》为书名。全书共分二十条,分别为始生、入学、立教、师傅、讲读、宫僚、择术、广诲、谨习、主器、正本、问安、友悌、戒逸、崇俭、辨分、正家、规谏、几谏、监国等。前有进书表和序各一篇,上宰相札子二十余条。
思益梵天所问经
梵名Vis/es!acintabrahma -paripr!ccha^ 。凡四卷。略称思益经、思益梵天问经、思益义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系概述佛为网明菩萨与思益梵天等诸菩萨说诸法空寂之理。西晋竺法护译‘持心梵天所问经’四卷(又称庄严佛法经、庄严佛法诸义,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北魏菩提流支译‘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六卷(又称胜思惟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皆是同本异译。宋元明三本及丹本共有二十四品,而高丽本仅于序品下分十八品,或系依竺法护之译本加以改变其章段。有关本经之论书,有天亲菩萨所造之胜思惟梵天所问经论(梵Vis/es!acinta -brahma-paripr!ccha^-su^tra-t!i^ka^ ,四卷,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北魏菩提流支译。又本经之注疏本有持心梵天经略解一卷(道安)、注思益经十卷(贤明)、思益梵天所问经简注四卷(圆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