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之镜
作者:塔奇曼章节列表
升序↑- 前言:时期,主要人物,危害
- 第一章 “吾乃库西之主”:王朝
- 第二章 生而不幸:世纪
- 第三章 青春与骑士精神
- 第四章 战争
- 第五章 “这是世界末日”:黑死病
- 第六章 普瓦捷会战
- 第七章 群龙无首的法兰西:
- 第八章 英格兰人质
- 第九章 昂盖朗与伊莎贝拉
- 第十章 邪恶之子
- 第十一章 镀金裹尸布
- 第十二章 一仆二主
- 第十三章 库西的战争
- 第十四章 英格兰的骚乱
- 第十五章 皇帝在巴黎
- 第十六章 教廷分裂
- 第十七章 库西的崛起
- 第十八章 虫豸斗雄狮
- 第十九章 意大利的诱惑
- 第二十章 第二次诺曼征服
- 第二十一章 虚构之瓦解
- 第二十二章 巴巴里围攻
- 第二十三章 在一座黑暗的丛林中
- 第二十四章 死亡之舞
- 第二十五章 错失良机
- 第二十六章 尼科波利斯
- 第二十七章 天空张起黑幕
- 尾声
塔奇曼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怪石录
一卷,清沈心撰。沈心字房仲,号松阜,生卒不详,浙江杭州诸生。性落拓,不事生产。精篆刻、图绘,旁及星遁卜筮、脉诀、葬经,无不洞晓,而尤精于诗。著有《孤石山房集》。《禹贡》:“青州岱畎,厥贡中有怪石。”孔安国传:“怪异好石似玉者。”今舍弟畹叔观察齐东三郡,尽青州之城,余来官署,得详诸石出处,及质色文理,迥非凡品。因就所见闻,寒窗呵冻,随笔摭辑得若干种,有似玉者,有不似玉而可爱者。
乾坤衍
熊十力哲学著作,1961年自刻,是《十力丛书》之一。《易经》以乾坤两卦始,乾作大始,坤作成物,天地之道理,尽蕴于乾坤。衍即推演求通之义,熊氏自谓学《易》而识乾坤,其功在衍,故名其书为《乾坤衍》。全书分为辨伪、广义两篇。辨伪是辨别六经之真伪。熊氏认为孔子六经,历经小儒篡改,流传至今,已非孔子原本,只有《周易》及《礼记》中的《礼运》、《周官》两篇尚未完全湮没孔子原意。广义就是推演、扩充和弘大《易》之义。熊氏认为,《易经》广大悉备,无所不通,归结起来可分为内圣、外王两层意思。内圣即成己之谓,是要解决宇宙、人生之根本道理;外王乃成物之谓,是要解决社会政治问题。内圣外王在实际中并不能加以区分,即孔子所谓一以贯之。孔子内圣之学之最精微处乃是体用不二,不允许于功用之外求实体,实体已成功用。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书大法
述神霄派符箓法及雷法,包括宗派、神谱及养生内容。神霄派创于北宋王文卿。书中有宋徽宗道号。本书当撰于南宋。
国史讲话
“国史讲话”系列共分为三册,分别是《国史讲话:上古》《国史讲话:春秋》以及《国史讲话:宋蒙三百年》。该书是顾颉刚先生以现代科学方法书写上古、春秋、宋蒙历史的讲义、讲话作品,是顾颉刚先生的“大家小书”。全书从政治史和社会史的角度,详细呈现了上古时期最早的中国和最初华夏的诞生,春秋时期中华民族从野蛮到文明的历史过渡,以及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华文明大跨步的演进。全书以小说笔法正说历史,简明扼要,言浅意深。全书展示了“古史辨派”史学家变革历史叙事方式的努力,重构历史知识的心路及其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史通会要
三卷,明陆深撰。陆深(1477—1544年); 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国子监祭酒、四川左布政使。嘉靖十六年 (1537年),召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世宗南巡,掌行在翰林院印,进詹事府詹事。出入馆阁四十年,熟识朝章,兼通古今,善书法,多仿颜真卿、李邕、赵孟。陆深因唐刘知几《史通》刊本多谬误,遂为校订之。其中订正《困学》、 《曲笔》、 《鉴识》等篇,又复采其中精粹者,别纂为《会要》三卷,附以后人论史之语,其间亦以己见参之。他认为,刘知几是非任情,往往采摭圣贤,是其所短;至于评论文体,则可谓当。
涅槃经疏私记
涅槃经疏私记,九卷,唐道暹述,日本佚名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