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七盏明灯

作者:约翰·罗斯金
建筑的七盏明灯

《建筑的七盏明灯》是英国艺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于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撰写的建筑理论著作。该书诞生于美术与工艺运动背景下,以哥特式建筑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建筑保护的核心理念。 全书提出建筑的七大原则:“牺牲”“真理”“权力”“美”“生命”“记忆”与“顺从”,从伦理、美学和社会维度探讨建筑本质。作者认为建筑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化延续性,应如实反映建造者的精神面貌与社会境况。书中强调建筑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主张修复应以维护历史真实性为前提 。全书以七章结构展开论述,通过诗性语言与哲理分析交织的写作风格,构建了建筑艺术的理论框架。

约翰·罗斯金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记胡雪岩故宅

记胡雪岩故宅

予此次续作西泠之游,已于湖艇再笔中,详纪游踪。今兹所作,则完全纪胡雪岩之故宅而已。七月初五星期曰,汪君来寺游散,语次及杭城近状,忽郑重言之曰:“杭城有一特殊建筑物,今将拆毁,后此更无机缘,可再睹庐山面目,盍一往观?”予询安在?汪曰:“即五十年前大富翁胡雪岩之第宅是也。在元宝街,其构造闳丽,雕镂致巧,甲于近代。曩以家落,没入宫中,辗转未获售主。今为某银行所有,将取其材移建他所,已支解十之三。苟不速过,则交臂失眼福,宁非可惜?”因言华人无保存古物特性,若在欧西,必不令市伧轻毁,相与愤慨,予兴跃跃,亟欲一观,僧又渡亦拊掌,约诘朝偕行。无何,夜雨甚,陵晨未已,不克行。初七曰,天始开霁,又渡因事先入城,予至三时后,始往华孚,又渡亦至,遂偕周、汪、何三君及又渡,与予五人往。

西南夷风土记

西南夷风土记

记载西南少数民族和缅甸风土人情的著作。作者姓名已佚。最早见于明人朱孟震的《游宦馀谈》。《学海类编》题为朱孟震所作,不确。书的作者当是亲历明神宗万历年间刘綎率兵征西南地区之事的。书中记叙木邦、孟养、孟密、蛮莫、缅甸等地的风土习尚、山川形势,大多确实可信。其中对蛮夷地区的情况,内容最为详细。全书分天度、风气、地理、山川、草木、鸟兽、鱼虫、五谷、种类、饮食、婚姻、治理、生活、俗尚、交易、城郭、器用、岁时、礼节、邪术、土产、战斗、形胜等20余类。讲述作者的所见所闻,条理清楚,涉及广泛,资料价值很高。

田寡妇看瓜

田寡妇看瓜

赵树理著。发表于1949年5月14日《大众日报》。贫农秋生,解放前生活极端贫困,曾向人求乞,甚至偷过邻居的南瓜豆荚之类。地主王先生把秋生看作“大害”。解放后秋生分得了菜地,种上了南瓜,田寡妇为人小气,轻信地主宣传,对秋生处处怀疑,步步设防,生怕秋生来偷她种的南瓜。不久,秋生种的南瓜获得丰收,让田寡妇随意去担他的瓜,使田寡妇再也无心看瓜。贫雇农的慷慨与中农的吝啬形成了鲜明的性格对比,通过这一对比,表现了贫苦农民的善良本质,显示了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农民,在生活和精神面貌上的巨大变化。小说情节集中,结构精巧,性格鲜明,以小见大,展现了农村新风貌。

续齐谐记

续齐谐记

志怪小说集。梁吴均撰。一卷。均有《吴朝请集》已著录。此集收民间传说故事十七则,其中有著名的田真兄弟共议分财,紫荆树枯。兄弟相感,不复解树,荆应声荣茂,兄弟合财,遂为孝门故事。其他如七月七牛郎织女相会,九月九配茱萸囊免灾传说,五月五日以栋叶塞竹筒贮米作粽等等, 《隋书·经籍志》、两《唐志》、 《宋志》、 《四库全书总目》均有著录。 《新唐志》误作吴筠撰。 《崇文总目》和《日本国见在书目》作三卷。常见的版本有《古今逸史》本、《广汉魏丛书》本、 《增订汉魏丛书》本、《顾氏文房小说》本、《五朝小说》本、《虞初志》本、陶珽《说郛》本等,均为一卷,十七篇。

无住词

无住词

一名《简斋词》。词别集。南宋陈与义撰。一卷。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进士。北宋时任文林郎、太学博士等职,南渡后,历任礼部侍郎、参知政事。有《简斋集》。词仅十八首,原附《简斋集》后。词虽不多,所居有“无住庵”,故以名词集。宋本原藏瞿氏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初编予以影印。元初,刘辰翁《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十五卷,北京图书馆藏有日本翻刻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朝鲜柳希春跋刊本,其第十四卷载《无住词》十八首。此为全集本。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歌词类载长沙刘氏书坊《百家词》本《简斋词》一卷。

大方等陀罗尼经

大方等陀罗尼经

凡四卷。北凉法众译。又作方等檀持陀罗尼经、檀持陀罗尼。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叙述佛应文殊师利之请问,说诸种陀罗尼功德。分初分、授记分、梦行分、护戒分、不思议莲华分等五部分,详明修忏行道、灭罪增寿、善恶梦应等种种事相。本经向以讲说菩萨之二十四重戒及阐明声闻之授记作佛而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