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悼艾米丽的玫瑰

作者:福克纳
致悼艾米丽的玫瑰

本书收入威廉·福克纳最具代表性也最经典的短篇小说十二篇,包括《致悼艾米丽的玫瑰》《干旱的九月》《夕阳》《红叶》《纵火案》《昔日的女王》《荒野老熊》《沃什的怒火》《幻恋症》《雪》《卡尔卡索纳》《猎熊趣闻》。同名短篇《致悼艾米丽的玫瑰》,英文名为 A Rose for Emily ,大多译者翻译为“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但实际上,这朵玫瑰花是在艾米丽去世后,在她葬礼上献上的。取名”致悼艾米丽的玫瑰“力图突出”我们“对艾米丽这座”倒塌的丰碑“的哀悼之意,以及整部作品盖棺定论式的叙事蕴含。

猜你喜欢的书

美好而粗暴的世界

美好而粗暴的世界

《美好而粗暴的世界》是苏联作家普拉东诺夫的小说集,其中收录了《叶皮凡水闸》《以太通道》《驿站村》《幸福的莫斯科娃》《美好而粗暴的世界》五篇小说。除《美好而粗暴的世界》外均为首次译介给中国读者。这五篇小说分别属于普拉东诺夫的三个艺术阶段,题材从科幻到历史最终回归现实,展现了作家整个创作生涯的思想变化。 《以太通道》是对“未来新世界”的一次具象化描绘,对这个新世界来说物质上并非无法实现,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在精神世界找到通道。于是作家将笔触伸向了历史,创作了《叶皮凡水闸》和《驿站村》,通过“历史现实”来思考人民精神家园的根源,探究心灵世界蜕变的方法。《幸福的莫斯科娃》则是一次新世界中精神与物质相融合的尝试,但是在长久的探索后,最终的结果却是归于现实的宁静,心灵世界的蜕变依然难以实现。《美好而粗暴的世界》则以现实的宁静为起点,通过人与社会的位置关系,展现了现实世界与“未来新世界”之间的巨大鸿沟。

东洲初稿

东洲初稿

十四卷。明夏良胜(约1521年前后在世)撰。夏良胜字于中,江苏南城人,生卒年不详,约明武、正德年间人。正德年间进士,累迁吏部考功员外郎,因谏南巡廷杖归,嘉靖初(1523)复职,后为仇家所讦,再下狱论杖,谪戍辽东。著有 《中庸衍义》(已著录)、《东洲初稿》等。此集为诗文集,共十四卷,初刻于正德十五年(1520)。卷一至卷七为杂文,卷八为诗,卷九为考定皇极指掌诸图,卷十为天文便览,卷十一、十二杂录谏南巡下狱疏奏诗文及同时诸人投赠申救之作,卷十三、十四杂录家居诗文。自卷十三以前皆题门人滇池罗江编,卷十四则题门人钟陵江治续编。据《明史·艺文志》载:“《东洲稿》十二卷、诗八卷,”与此本卷帙不同。考集中所录诗文,其嘉靖以后诸作均未涉及,史所载者可能是其全集,但已散佚。夏良胜风节凛然,两次直谏被谪。其诗文无意求工,抒写个人感受,情真意切,不事雕琢。

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

中国清代魏源著。100卷。作者为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中书,是中国近代维新改良思想的先驱者和爱国主义者,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受林则徐嘱托,据《四州志》及中外文献资料,于1842年12月编成《海国图志》50卷,共57万字,另有地图23幅,洋炮图式8页。以后他又陆续加以修订增补,1847年补充为60卷,1852年又增加到100卷,约88万字,并有各种地图75幅,西洋船炮器艺等图式42页。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世界地图及各国分地图;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政治制度、物产矿藏、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中西历法、中西纪年对照通表;鸦片战争有关档案材料及林则徐组织集译的国外情报资料;船、炮、枪、水雷等武器制造图、西洋技艺、远镜作法资料、用炮测量方法及测量器具;地球形状、运行规律,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关于日、地、金、木、水、火、土诸星运行秩序,日月食理论,彗星理论,空气论,地震论,地球经纬论,地球运行与四季寒暑变化理论;尤其是总结了鸦片战争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中国人民在战败后应采取的防患于未然的补救措施,系统论述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及具体作法,并对严禁鸦片、广开贸易,大办工厂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这是近代中国人自己编撰的最为详备的关于世界史地的第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当时一部内容最丰富的有关世界知识和海防的百科全书。它不但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产生过直接的影响,而且它还在日本广泛地流传,成为日本朝野上下的重要启蒙读物,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景岳全书发挥

景岳全书发挥

4卷。原题清·叶桂(天士) 撰 (一作姚球撰)。刊于道光二十四甲辰(1844)。作者对张景岳所主张的温补学说提出了不少论评,是不同学派的辩论之作。卷一:包括传忠录和脉神章。 卷二、卷三:涵盖伤寒典、杂证谟和妇人规。 卷四:包含小儿则、麻诊诠、外科钤、本草证、新方八阵及古方八阵。本书现存最早为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刊本。另有清光绪五年己卯(1879)吴氏醉六堂据眉寿堂原来的刊行本。1917年竞进书局石印本。1936年千顷堂书局石印本等。

尚书表注

尚书表注

二卷。金履祥(1232-1303)撰。履祥字吉父,自号次农,两浙路兰溪(今属浙江省)人。宋末元初着名经学家、思想家。履祥少有经世之志,及壮,知世有理学,遂穷究义理,德璠初年曾以史馆编修召,未及用而宋亡。入元亦不仕,晚年讲学丽泽书院,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元至正中赐谥文安。《元史》入《儒学传》。所着除《尚书表注》之外,尚有《尚书注》、《大学章句疏义》、《论语孟子集注考证》、《中庸标注》、《仁山集》等。履祥师事王柏、何基,其学以朱熹为宗。早岁作《尚书注》十二卷,翻阅诸家之说,章解句释,训释发明,时有独到见解。晚年“摆脱众说,独抱遗经,复读玩味,”撮其要而为《尚书表注》。该书主要内容为“正句画段,提其章旨与其义理之微,事为之概,考正文字之误(以上引文见《自序》),其说解与蔡沈《书集传》多有不同。此书说解文字,细字标识于四阑之外,自成一例。履祥长于论辩,学识过人,援据考证,于前人旧说多所驳正。唯其过为高论以标新立异,窜改经文以曲就己意,乃此书缺憾。现存版本有《通志堂经解》本、《金仁山全书》本、《率祖堂丛书》本、《金华丛书》本等。

僧宝正续传

僧宝正续传

凡七卷。宋代僧石室祖琇着。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七册。系宋代禅林之名僧传。祖琇辑录罗汉系南、圆通道旻、兜率惠照、黄龙道震、德山木上座、临济金刚王等,计三十人之传及宗乘语要,并于每一传之后附赞语一篇。卷末附录‘代古塔主与洪觉范书’,举出觉范所著僧宝传之三失,加以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