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

福克纳
  • 姓名:福克纳
  • 全名:威廉·福克纳
  • 性别: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97年9月25日
  • 逝世日期:1962年7月6日
  • 民族族群: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年9月25日-1962年7月6日),美国小说家。生于美国南方密西西比州北部一个庄园主后代的家庭里。他的曾祖父是南北战争时一位颇有影响的南军将领、写过一本畅销小说,在仇杀中杀过人、后被人杀死。他对福克纳有很大影响。福克纳只上过两年中学和一年大学,但他博览群书,他对狄更斯、巴尔扎克、塞万提斯等名家作品很熟悉,波德莱尔、马拉梅、巍尔伦等象征主义作家和现代派作品、王尔德、乔伊斯、T.S艾略特等人的著作,对他都深有影响。一次大战时,他参加了加拿大皇家空军。他的第一部小说《士兵的报酬》 (1926) 和《蚊群》(1927) 都没有引起注意。为维持生活,他干过各种杂活。1929年,他的《沙多里斯》 出版,这是他第一部虚构的以约克纳帕塌法县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其中包括了许多在日后约克纳帕塌法体系小说中进一步发挥的主题思想。同年10月 《喧哗与骚动》出版,从四个不同角度来描写康普生家族,以此来象征南方社会道德秩序的腐朽和没落。小说的意识流手法运用、象征的深奥含义非同凡响。是他的第一部成功之作。以上自1924——1929是他创作的初期。中期 (1930—1942),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和九部长篇小说,其中《在我弥留之际》 (1930),描述一个穷苦的白人家庭如何经历大火与洪水去约克纳帕塌法县府所在地杰弗逊埋葬他们的母亲,像是现代人的“奥德修记”和“出埃及记”,然而却是可怕又可笑,可悲又滑稽的遭遇,表露出作家虚无主义、玩世不恭的思想; 《八月之光》(1932) 主人公乔·克里斯默斯因被怀疑有黑人血统,因此在黑人、白人社会中都不能见容;《押沙龙,押沙龙!》 (1936) 与《喧哗与骚动》较接近,也写庄园主及其后代的故事; 《村子》(1904) 是描写不择手段力图发家的斯诺普斯家族的三部曲中第一部。斯诺普斯本是穷光蛋。放高利贷,娶了已经怀孕的有嫁妆的尤拉; 卖野马当驯马; 造假象。让人误以为有窖藏的土地以高价卖出。《去吧,摩西》(1942) 描写密西西比的大荒野以及在那里居住的一位种植园主的白人及黑人后代的生活。其中《熊》是最重要的中篇小说,写少年艾克·麦卡斯林通过打猎,学到印第安人山姆·法泽斯许多优秀品质,原始森林是纯洁的、净化心灵的,连那头老熊也是高贵的。与此相反的是少年的祖父及其庄园却是罪孽深重的。祖父霸占一个黑女人,又生了混血儿,女儿长大了又成了他的新的情妇。艾克为保持良心清白,放弃遗产,甘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木匠。


40年代,福克纳的作品被人忽视,他为了谋生,只好到好莱坞编写电影脚本。1946年,《袖珍本福克纳全集》出版。介绍其约克纳帕塌法世系小说的主题思想,重新引起公众注意。1949年,福克纳获诺贝尔文学奖,并发表著名演讲,预言人类将在处于自我毁灭的边缘的世界里生存下去,从此声名大振。这时期,他又写了5部长篇小说,包括斯诺普斯三部曲的后两部,三部曲是《小镇》、《大宅》和《坟墓的闯入者》,主题是写少年查尔斯·梅里生精神的成长。认识到黑人的勇敢、高尚与智慧。《圣殿》 的续篇 《修女安魂曲》(1951),有一种乡村平静生活与城市的对比,是作者心境的一种反映。《寓言》 (1954) 具有反战思想。《掠夺者》 (1962)写一个小孩与佣人和司机误把妓院当成旅馆,住进去,闹了许多笑话。孩子变成老年人时,回忆这段往事,有一种乡土气的幽默。


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塌法世系小说具有美国小说前所未有的特点: 地方色彩,历史感、乡土社会感。反映美国南方社会历史状况,象征人类命运的寓言故事。同情黑人,又有南方国家主义思想。创作方法千变万化,各具特色,他采用象征主义,现代派手法,如内心独白。他独创的技巧是延迟交代含义,不直接点明主题。同时又有传统作品技巧风格的影响,文体晦涩复杂,语言简单明了,既有沙士比亚的夸张,又有美国南方式的幽默。

猜你喜欢的书

无人爱我

无人爱我

本书共收录D.H.劳伦斯不同创作阶段、不同体裁的文章共二十九篇,这些文章可大致分为五类:第一类是以《归乡愁思》为代表的纪实散文;第二类是以《性感》《无人爱我》《唇齿相依论男女》等文为代表的探讨两性关系的随笔文字;第三类文章以《道德与小说》《小说之未来:为小说开刀或掷一颗炸弹》为代表,立足劳伦斯所处时代,关注小说这一文体的历史和未来走向;第四类文章为书评,以《纳撒尼尔霍桑与 红字 》这篇长文为代表;第五类则是劳伦斯面对当时评论界的毁誉之声、为阐释和捍卫自己的艺术创作理念所写就的一系列文章,其中尤以《为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一辩》一文最为重要。

墨西哥人

墨西哥人

杰克·伦敦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13年。这篇小说作于1911年,作品描写一个流落在美国的十八岁的墨西哥革命者,为了祖国的革命事业,不惜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利威拉是烈士的后代,他长期忍饥受冻,做着最平凡的工作,却暗自忍受极大的菩痛和屈辱,练就一身好拳术,不断在必要的时候换取血汗钱,献给革命。最后,为了弄到给准备起义的工人购买枪支的巨额资金,他蝎尽全力,以无比顽强的革命意志,战胜了美国第一流的拳击家。

稚川真人校证术

稚川真人校证术

稚川真人校证术,撰人不详。书中有「真一子(彭晓)金丹歌」,似出于五代以后。一卷,收于《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言炼铅汞成丹之术。据称此术出自葛玄、郑隐、葛洪,后由无名氏传崔黄冠,崔传授西方仲成,仲成授戴道亨,道亨授杨旭兄弟。书中所述丹法称作「二因四变」。二因即炼丹所用真铅、真汞二药,「雄曰真铅,雌曰真汞」。四变即炼丹中四次变化:一变名就胎借矾、二变名阴质阳胎、三变名六神伏尸、四变名朱髓换形。其炼丹程式大致为:将雄铅雌汞二药配合中宫,入釜火养,于十二时中分寅、申、巳、亥四次行火,炼至七日而成宝。据称人服之可长生,「鸡餐成凤,蛇化为龙」。

柳庄相法

柳庄相法

一卷,旧题明袁珙撰。据说因少年时得遇“异人”授相术,故论人吉凶辄验。洪武末,燕王朱棣召他至北平,一见即决为“太平天子”。永乐初为太常寺丞,不久请老辞归。有《清白集》。因珙号柳庄居士,故称。相法,又称相术,观人形貌、预测吉凶的一种方术。此书辞语鄙陋不文,疑明清术士假托之作,然明清之世极为流行,与《麻衣相法》、《神相铁关刀》(旧题“宋陈抟撰,山阴梧冈山人订”)等同为江湖术士所习用。

富山遗稿

富山遗稿

宋诗别集。10卷。方夔著。作为遗民诗人,其诗常表现出磊落不平之气。如《杂兴》:“做事英雄竟不成,飞鸿何处避弓矰。杲卿有舌骂阿荦,叔夜无头传广陵。祸福难知随命值,才名太盛取天憎。江流渺渺无回势,独向西风倚瘦藤。”有些诗表现的是亡国后的哀伤心情,如《秋晚杂兴》:“青溪溪上路,书剑此栖迟。凉月穿衣褐,寒波照鬓丝。古洞传贺若,横玉犯龟兹。不为伤秋老,孤吟自可悲。”《四库全书总目》引用商辂的评语,称其诗“纡徐浑厚,弗事雕琢,可见其冲雅之操”。本书有《四库全书》本,并曾影印收入《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

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

一卷,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