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灭
作者:巴尔扎克
长篇小说。巴尔扎克著。作于1837—1843年。出身平民的青年诗人吕西安,希望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出人头地,结果在金钱势力的腐蚀下,出卖了自己的才能和灵魂,成为一名无耻文人,后来为了谋取贵族头衔,堕入报业寡头圈套,弄得身败名裂,希望幻灭。另一青年科学家大卫,为人正直、善良、纯朴,刻苦钻研制造廉价纸张,但遭到利欲熏心的戈安得的暗算和迫害,结果成果丧失,身陷囹圄,希望幻灭。作品通过这两个青年的不幸遭遇和幻想破灭的过程,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王政复辟时期法国的社会生活面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毁灭才华、腐蚀艺术的罪恶,暴露了在金钱支配一切的社会中职业的商品化和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作者还以深切的同情刻画了牺牲在街垒中的共和主义者克列金的形象,指出这种人“将能改变世界的面貌”。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将大卫和吕西安的思想气质、生活道路进行对照,互为映衬,一正一反,倍加鲜明。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部 前言
- 第一部 献给维克多·雨果
- 第一部 一 一家外省印刷所
- 第一部 二 德·巴日东太太(1)
- 第一部 二 德·巴日东太太(2)
- 第一部 三 客厅里的夜晚,河边的夜晚(1)
- 第一部 三 客厅里的夜晚,河边的夜晚(2)
- 第一部 四 外省的爱情风波
- 第二部 一 巴黎的第一批果实(1)
- 第二部 一 巴黎的第一批果实(2)
- 第二部 二 弗利谷多
- 第二部 三 两种不同的书店老板
- 第二部 四 第一个朋友
- 第二部 五 小团体
- 第二部 六 贫穷的花朵
- 第二部 七 报馆的外表
- 第二部 八 十四行诗
- 第二部 九 忠告
- 第二部 十 第三种书店老板
- 第二部 十一 木廊商场
- 第二部 十二 一家木廊书店的外表
- 第二部 十三 第四种书店老板
- 第二部 十四 后台
- 第二部 十五 药材商的用处
- 第二部 十六 柯拉莉
- 第二部 十七 小报是怎么编的
- 第二部 十八 半夜餐
- 第二部 十九 女演员的住家
- 第二部 二十 最后一次访问小团体
- 第二部 二十一 另外一种记者
- 第二部 二十二 靴子对私生活的影响
- 第二部 二十三 报纸的秘密
- 第二部 二十四 又是道里阿
- 第二部 二十五 初试身手
- 第二部 二十六 出版商拜访作家
- 第二部 二十七 出尔反尔的技术
- 第二部 二十八 报纸的威风与屈辱
- 第二部 二十九 戏剧作家的钱庄老板
- 第二部 三十 新闻记者的洗礼
- 第二部 三十一 上流社会
- 第二部 三十二 浪子
- 第二部 三十三 第五种书店老板
- 第二部 三十四 敲竹杠
- 第二部 三十五 贴现商
- 第二部 三十六 转移阵地
- 第二部 三十七 弄神捣鬼
- 第二部 三十八 生死关头
- 第二部 三十九 一文不名
- 第二部 四十 告别
- 第三部 引言 一个时髦青年的惨痛的忏悔
- 第三部 打落水狗
- 第三部 一 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三部 二 勇气十足的妻子
- 第三部 三 未来的犹大
- 第三部 四 库安泰弟兄
- 第三部 五 第一声霹雳
- 第三部 六 造纸业一瞥
- 第三部 七 介绍一般的外省诉讼代理人,尤其是柏蒂-克洛
- 第三部 八 给付不出款子的出票人义务上一课
- 第三部 九 一张五十生丁印花税票的射程和威力不下于一颗炮弹
- 第三部 十 所谓局势险恶
- 第三部 十一 父亲和两个仆人
- 第三部 十二 两个代理人怎样放火,杜布隆怎样从旁帮助
- 第三部 十三 控诉的高xdx潮
- 第三部 十四 为什么羁押债务人在外省 是绝无仅有之事
- 第三部 十五 两桩试验,一桩成功,一桩失败
- 第三部 十六 利之所在,虎视眈眈
- 第三部 十七 柏蒂-克洛的对象
- 第三部 十八 神甫的一句话
- 第四部 一 浪子回家
- 第四部 二 意想不到的荣誉
- 第四部 三 捧场的阴谋
- 第四部 四 如此好心,我们一生也能碰上几回
- 第四部 五 吕西安把外省的荣誉当真
- 第四部 六 隔墙有耳
- 第四部 七 吕西安在巴日东府上扬眉吐气
- 第四部 八 痛心之极
- 第四部 九 诀别
- 第四部 十 大路上的奇遇
- 第四部 十一 一个亲信的故事
- 第四部 十二 马基雅弗利的信徒专为野心家讲的历史课
- 第四部 十三 埃斯科巴①的信徒讲的道德课
- 第四部 十四 西班牙人的侧影
- 第四部 十五 为什么罪犯总要诱人堕落
- 第四部 十六 斗争到了招架不住的时候
- 第四部 十七 坐监的影响
- 第四部 十八 晚了一天
- 第四部 十九 合伙经营的故事
- 第四部 二十 结局
猜你喜欢的书
刘忠肃集
诗文别集。北宋刘挚撰。二十卷,拾遗一卷。挚字莘老,永静东光(今属河北)人。就学于东平(今属山东)。嘉祐进士,官礼部侍郎,尚书右仆射。后陷党案,几经贬迁。卒追赠少师,谥忠肃。有集四十卷。原本久不传,今本为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得,文十四卷,有制敕四篇,表四十九篇,札子十一篇奏议七十篇,启六十二篇,书、记,序九篇,杂著二十一篇,神道碑、墓志铭、祭文四十二篇,凡二百六十八篇。诗六卷,有古诗五言五十三首,七言二十二首,五言律诗七十二首,长律十五首,七言律诗二百十二首,绝句五言五首,七言六十二首,凡四百四十一首。挚平生秉正嫉邪,集中奏议,不仅文词畅达,于是非邪正,辨别至严,言论风采犹可想见。杂文也曲折明畅,不屑为依违掩抑之词。其诗虽难称高秀,然亦不会妙句。如《七律·岸次见梅花不果折》:“穷腊雪寒新霁后,满枝春色为谁来”别具新意。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武英殿聚珍版书》(福建、广雅书局本)本排印本,附清劳格、孙星华辑《拾遗》,凡文三篇。今人栾贵明自残存《永乐大典》中,又辑得遗诗、文五条,见《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慧因室杂缀
《慧因室杂缀》是一本民国时的笔记本史料。作者没有确切的考证。其中有讲钱法变更的,如咸同光宣四朝钱法之变更等。
蒙训
刘沅撰,蒙学读物。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名,数目从斯积。
碧山乐府
明代散曲集。王九思(字敬夫,号渼陂)著。现存版本较多,有明正德年间刻本《碧山乐府》,凡2卷;有明正德刻、清补本《碧山乐府》,凡2卷、拾遗1卷;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张书绅刻本《碧山乐府》,凡2卷;有明嘉靖康浩刻本《碧山乐府》1卷、拾遗1卷、续稿1卷。王九思曲作写得爽朗、雄健,甚至有几分粗豪。如〔沉醉东风〕:“有时节露赤脚山巅水涯,有时节科白头柳堰桃峡。戴什么折角巾,结什么狂生袜,得清闲不说荣华。提起封侯几万家,把一个薄福的先生笑煞。”又如〔水仙子〕:“一拳打脱凤凰笼,两脚蹬开虎豹丛,单身撞出麒麟洞。望东华人乱拥,紫罗袍老尽英雄。参详破邯郸一梦,叹息杀商山四翁,思量起华岳三峰。”有的研究者认为后一首“微伤做作”,有的研究者也说“这种暴牙露眼的形相,显得很不自然”。其实,这正是王九思的本色所在。他即使写归隐之情,也表现爽朗的特长,如〔水仙子〕:“紫泥封不要淡文章,白糯酒偏宜小肚肠。碧山翁有甚高名望,也只是乐昇平不妄想,听濯缨一曲沧浪。瞻北阙心还壮,对南山兴转狂,地久天长。”总的说来,王九思曲作胜于康海,王世贞《艺苑卮言》评其曲“秀丽雄爽,康(海)大不如也。评者以敬夫声价,不在关汉卿、马东篱下”。王骥德《曲律》评论:“对山(康海)亦忤于时,放情自废,与渼陂以声乐相尚,彼此酬和不辍。康所作尤多。非不莽具才气,然喜生造,喜堆积,喜多用老生语,不得与王并驱。”
古文尚书通论辑本
本书书名,各家著录略有不同。经义考作古文尚书通论别伪例、安徽通志稿作尚书通论辨伪例。然依姚氏古今伪书考云:「予前作古文尚书通论……。」(经类,大戴礼条)可知这书自始即作古文尚书通论。根据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卷八所说,姚氏在康熙三十二年(一六九三)之前即已完成此书。由於有关古文尚书通论的相关记载太少,姚氏这部书的体例如何,今已很难确知。阎氏尚书古文疏证中引有二十六条。根据这二十六条资料,可知姚氏论辨伪古文尚书的方法,与阎若璩相当接近,都是从伪古文尚书袭用古书文句;所述与当时事实、情理及制度不符;文章的文理不合经体等方面来考辨。
未曾有正法经
凡六卷。宋代法天译。为阿阇世王经之新译本。又作未曾有经、未曾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叙述阿阇世王曾幽禁其父,欲致之死。后悔悟其弑逆之罪行,故求佛救度。佛陀乃与文殊等诸菩萨为之讲说无污、无著、无畏、无想、无愿等般若空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