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红运
讽刺小说。作者(越南)武重奉,1936年开始在《河内报》上连载,1938年出版。小说主人公阿春原是网球拣球员,因行为不端被开除。后经人介绍在一家西服店帮工,并教老板娘打网球。有一次因他能熟背假药广告而被介绍为药学院学生。于是阿春便以“博士”、“西服店协理”、“网球教练”的身分跻身于上流社会。后来,阿春参加了为欢迎暹罗国王访问北圻而举行的网球赛,遵照上司的命令,为了赢得邻邦的好感,避免两国发生流血事件,阿春有意输球,从而获得总督府颁发的北斗佩星勋章,他俨然成了“救国英雄”。作者用犀利的笔法入木三分地讽刺了越南当时龌龊的社会现实,使人们清楚地看到阿春能从一个“下九流”跻于上流社会并非因他走了红运,而是由虚伪、诡诈的社会造成的。这部著作是八月革命前越南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是越南讽刺文学的优秀作品。
人民公敌
易卜生社会问题剧之一。写于1882年。中译本载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易卜生戏剧四种》,潘家洵译。全剧共分5幕。一译《国民公敌》。通过一个小镇发生的一起事件,揭露了资产阶级国家机构的反人民本质、私有者的唯利是图、新闻界的趋炎附势。斯多克曼医生从一个兴建中的疗养区矿泉发现了危险的病菌,认为这是传染疾病的根源,因此主张改建矿泉管道。但这样做会影响资本家的收益,市长(他的哥哥)和义父(制革厂老板)打着“公众意见”的旗号,要求他保持缄默。斯多克曼医生愤然拒绝,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决定举行讲演会,向市民说明真相。而市长却在报界、房主等私有者的支持下,利用这次集会以表决的“民主方式”宣布斯多克曼医生是“人民公敌”。斯多克曼医生是个单枪匹马的人物,他不了解资产阶级的“多数”的虚假性,而把人民群众也包括在这种“多数”里,因此认为“最孤立的人才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实际上宣扬的是进行“精神反叛”的个人主义思想。
释名
中国训诂书。著者刘熙,字成国,东汉北海(郡治在今山东潍坊西南)人。体例仿《尔雅》,而用音训,以音同音近的字来释义,推究事物命名由来。本书清代有毕沅《释名疏证》,王先谦《释名疏证补》等。全书8卷、27篇,如卷1: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丘、释道。卷2:释州国、释形体。卷3:释姿容、释长幼、释亲属等。本书所释名物典礼计1502,可见当时名物典礼之大概。顾千里《顾名略例》分析其条例有10,不外本字、易字二例,如“冬曰上天,其气上腾与地绝也。”以上释上,此本字之例。如“天,显也,在上高显也。”以显释天,此易字之例也。近人杨树达《释名新略例》分析其体例为同音、双声、叠韵3例;又细分为“以本字为训,以同音字为训,以同音符字为训”等9例。如以同音字为训:“雨,羽也;如鸟羽动则散也。”(释天)以双声字为训:“公,广也。可广施也。”(释言语)以叠韵字为训:礼,体也。得其事体也。”(释典艺)本书研究方法为声训释义,主要方式计有:用方言转变来解释,如:《释水》“兖州人谓泽之掌”之类。用音义递诂方法,如:《释典艺》“雅,义也;义,正也”之类。用同义譬况方式,如:《释状帐》“幄,屋也。形如屋也”之类。等等。声训古已有之,如“政者,正也”。本书继承发展,探求义类和声符关系,为汉代语言研究别开一番天地,对后世“以声求义”有启发作用。但失之过宽,任意作解,则不科学。
不如雅致过生活
“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简单、安静、从容,这就是梁实秋的雅致生活。 《不如雅致过生活》收录了梁实秋先生以“雅致生活”为主题的代表作品。在梁实秋的笔下,饮酒、喝茶、照相、旅行、下棋、写字、衣裳、婚礼、音乐、画展、读书等生活中琐细平常的每一处,都透出一种闲适雅致有趣的情味,也有深刻睿智的洞见。雅致,是一种对待生活的心境,更是一种品格:即“不事声张的勇敢,稍许的刻板,以及在生活的泥淖里照常煮茶的性格”。 雅致生活并不难得,它在生活的细节里,它是限制中也有更好的生活可能,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一颗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内心姿态。内心湛然、平和、从容,让自己能够慢下来、闲下来,细微处,你也可以拥有雅致生活。
札记小说
全名《我佛山人札记小说》。笔记小说集。清吴沃尧撰。凡56则。原载宣统二年(1910)二月十五日至五月十四日《舆论时事报》。内容较广泛,包括科场轶史、文人画家趣闻、才子佳人传奇、酷吏劣迹、奸杀凶杀案情,等等。其中采录了一些民间传说、故事,如《卖豇豆者》、《贩蜡客》、《富家儿》、《息妄念法》、《高密疑案》、《清远健妇》、《禁鸦片遗事》、《误累》。旧有民国十一年(1922)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今人卢叔度辑校的《我佛山人短篇小说集》(花城出版社,1984)收有此集。
春秋长历
十卷。陈厚耀撰。杜预作《春秋长历》,陈氏认为杜书疏失过多,固作此书以补杜氏《长历》。此书共有四部分。一是《集证》,备引《汉书》、《后汉书》、《晋书》、《隋书》、《唐书》、《宋史》、《元史》之《律历志》以及《左传》孔疏、赵汸《春秋属辞》、徐圃臣《天元历理》、朱载堉《历法新书》诸说,以证推步之异,其中引《春秋属辞》载杜预论日月差谬一条,为杜注孔疏所无,亦不见《永乐大典》;又引《大衍历义·春秋历考》一条,亦为《唐书·律历志》所无,皆为珍贵资料。二是《古历》,以古法十九年为一章。一章之首,推算周历正月朔日冬至。前先列算法,后以《春秋》十二公纪年,横列为四章,纵列十二公,作成年表,以求历元。陈氏发现,古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之差别主要在岁首确立之月份不同,而年月日之规定与划分却基本一致,皆是一年日,一月29日,十九年置七闰,同为古四分历。据此推得鲁所使用之周历,以冬至为正月朔日。陈氏按四分法列出年月日,为鲁国十二公排出一清晰之年表。三是《历编》,依据杜预《长历》之佚文,列出《长历》所推算《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各月之大小及朔日干支。四是《历存》,依据其对古历之考证定出各月之大小及朔日干支,与杜说两相对照。陈氏推得鲁隐公元年正月庚戌朔,与杜氏《长历》所推算之辛巳朔相差一月。杜氏以经传干支排列推算,得出隐公元年之前一年失一闰之结论,陈氏认为杜氏所推与《春秋》经传之干支及日食不合,考证隐元年之前一年非失一闰,而是多一闰,因而退一月,定隐公元年庚戌朔。杜预《长历》所使用之方法是以干支排列,比较原始,而陈氏精通历法,又能参考前人之研究成绩,故所推较杜氏精密,不仅能补杜氏之阙失,亦能正其讹舛。陈氏此书所使用的考据学方法直接影响了其后研究《春秋》历法之学者,如成蓉镜《春秋日南至谱》、罗士琳《春秋朔闰异同》、王韬《春秋历学三种》、盛百二《春秋日食考》等皆受其影响。现存《续经解》本,孔氏微波榭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