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恶之花

恶之花

法国象征派的先驱人物波德莱尔的著名诗集。这部诗作为世界诗坛开拓了一条新的道路。初版问世时,诗集收有100首诗作。1861年再版时,增为129首。以后又多次重版,陆续有所增益。最终定稿时,共收诗157首,分为6个诗组。第一部分是《忧郁和理想》,展现了主人公一条精神活动的曲线。第二部分《巴黎风貌》,为我们打开了一幅充满敌意的资本主义大都会的丑恶画卷。第三部分《酒》,表明诗人企图通过酒来解脱外在的敌对世界,及内在的精神世界所受的压抑。然而醉意的世界毕竟是幻境,诗人在此只作短暂的停留,便感到它的虚幻,由此开始了诗集的第四部分《恶之花》。诗人在罪恶王国漫游,得到的是变态的爱,绝望,死亡,对自己沉沦的厌恶。美、艺术、爱情、沉醉、逃逸。一切消弭忧郁的企图都告失败。于是诗人反抗了。这便是诗的第五部分《反抗》。诗人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在死亡中寻求安慰和解脱。从此进入诗集的第六部分《死亡》。诗人以远行这首长诗回顾和总结了他的人生探险。《恶之花》 的“恶”字,法文原意不仅指恶劣与罪恶,也指疾病与痛苦。波德莱尔在他的诗集扉页上,写给诗人戈蒂耶的献词中,称他的诗篇为“病态之花”,认为他的作品是一种“病态”的艺术。他对于使他遭受“病”的折磨的现实世界怀有深刻的仇恨。诗中诗人把自己的痛苦、绝望、忧郁、迷惑、悔恨充分表达出来,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后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思想混乱和精神危机。诗篇既有浪漫主义的主观情调,又有现实主义的客观反映。完美的形式与悲观苦闷的内容构成鲜明的对比。在当时与后世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女范编

女范编

明代黄尚文辑。全书共四卷,选自周武王之母太姒至明代邹元标之妻共一百二十位典型女性人物的闺范女道事迹。内容又分为:圣后、母仪、孝女、贤女、辩女、文女、贞女等类,其中版画出自徽派刻工黄应瑞、黄应泰之手。此明万历三十年吴从善督刊本。此书又称《古今女范》,为明代教化类书籍木刻版画代表作之一。其内容宣扬闺范、女道,核心内涵是三从四德,应是上层社会女子接受教育的规范教材。

中风论

中风论

内科著作。清熊笏撰,陈念祖鉴定。一卷。笏一名庆笏,字叔陵,安义(今属江西)人。名医,撰有《难经辑注》、《伤寒金匮合注》、《医案一隅录》等。学术上重《内经》、《难经》与张仲景,讥王叔和“错解义例,纂乱原文”,轻后世本草、医方之书。为彰古人之法,从形气中以求治病之理而撰是书,成书于道光元年(1821)。近二万字。首论脏象、经络次序、经络浅深、奇经八脉以及总论天地之气与人的关系、宗气、营气、卫气、脉诀、病因等基本理论问题,次论中风、八风、轻重、寒热、证候、风脉、治法、药饵,凡十八篇。对中风之病位、病机及证治论述颇详。后附验案。认为中风多热病,对《景岳全书》、《医门法律》、《医宗必读》等书的论点提出异议。有光绪十年(1884)醉经阁校刊本,光绪二十二年醉经阁刻本,清石印本,《三三医书》本。

冤报冤赵氏孤儿

冤报冤赵氏孤儿

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也称《赵氏孤儿冤报冤》、《赵氏孤儿大报仇》。杂剧剧本。五折。元纪君祥撰。刊行于元代。 剧情:春秋晋灵公时,屠岸贾专权,一心要杀忠臣赵盾。赵盾逃出,满门被斩。赵盾之子赵朔,被逼自杀。赵朔妻生遗腹子赵武。程婴冒险救孤,感动了守门将军韩厥。屠岸贾通令全国:三日内无人献孤,将把全国孤儿同龄者杀光。程婴把自己儿子送到公孙杵臼处,自己抚养孤儿。屠岸贾到公孙杵臼家搜出小儿(假孤儿)杀死,公孙杵臼自杀。屠岸贾得知程婴有子,就把程子(真孤儿)认为义子。二十年后,孤儿在屠岸贾家长大。程婴把赵家被斩往事告诉他。晋悼公立,大臣魏绛帮助孤儿斩了屠岸贾全家。 剧作描写赵氏孤儿险恶一生,揭示屠岸贾凶残,颂扬程婴、公孙杵臼、韩厥等人冒死历险、慷慨赴义。程婴宁肯牺牲自己小儿,冒险护孤;公孙杵臼疾恶如仇,见义勇为;韩厥深明大义,敢担风险,自刎明志。全剧惊心动魄。开场是残酷事件,接着写“搜孤”与“救孤”的斗争。搜孤者,步步紧逼;救孤者,层层设防。逼得凶,设得巧。通过“程婴救孤”、“韩厥义放”、“程婴舍子”、“公孙献身”等细节,保存遗孤,终于复仇,宣扬“恶有恶报”。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胡宅梵演述,一卷,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文,范古农居士校正,弘一法师鉴定。《地藏菩萨本愿经》 唐实叉难陀译。该经主要讲述了地藏菩萨宿世发救度众生大愿的来由,宣扬地藏菩萨伟大的愿力和地狱的阴森可怖,对推动我国地藏崇拜的形成起很大作用。

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

梁志公宝唱等集。归依三宝第一。断疑第二。忏悔第三。发菩提心第四。发愿第五。发回向心第六。显果报第七。出地狱第八。解怨释结第九。自庆第十。警缘三宝第十一。忏主谢大众第十二。总发大愿第十三。奉为天道礼佛第十四。奉为诸仙礼佛第十五。奉为梵王等礼佛第十六。奉为阿修罗道一切善神礼佛第十七。奉为龙王礼佛第十八。奉为魔王礼佛第十九。奉为国王人道礼佛第二十。奉为诸王王子礼佛第二十一。奉为父母礼佛第二十二。奉为过去父母礼佛第二十三。奉为师长礼佛第二十四。为十方比丘比丘尼礼佛第二十五。为十方过去比丘比丘尼礼佛第二十六。为阿鼻地狱礼佛第二十七。为灰河铁丸等地狱礼佛第二十八。为饮铜炭坑等地狱礼佛第二十九。为刀兵铜釜等地狱礼佛第三十。为火城刀山等地狱礼佛第三十一。为饿鬼道礼佛第三十二。为畜生道礼佛第三十三。为六道发愿第三十四。警念无常第三十五。为执劳运力礼佛第三十六。发回向第三十七。菩萨回向法第三十八。发愿第三十九,凡八段。嘱累第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