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华民国史
作者:费正清章节列表
升序↑上卷
- 第一章 导言:中国历史上的沿海与内陆
- 第二章 经济趋势,1912—1949年
- 第三章 外国在华势力
- 第四章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风云:袁世凯时期,1912—1916年
- 第五章 立宪共和国:北京政府,1916—1928年
- 第六章 军阀时代:北京政府时期的政治斗争与军阀的穷兵黩武
- 第七章 思想的转变:从改良运动到五四运动,1895—1920年
- 第八章 思想史方面的论题:“五四”及其后
- 第九章 文学的趋势:对现代性的探求,1895—1927年
- 第十章 1927年以前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1895—1927年
- 第十一章 国民革命:从广州到南京,1923—1928年
- 第十二章 中国的资产阶级,1911—1937年
下卷
- 第一章 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
- 第二章 1911—1931年中国的国际关系
- 第三章 南京十年时期的国民党中国,1927—1937年
- 第四章 1927—1937年的共产主义运动
- 第五章 土地制度
- 第六章 农民运动
- 第七章 地方政府的发展
- 第八章 学术界的成长,1912—1949年
- 第九章 文学趋势:通向革命之路,1927—1949年
- 第十章 日本入侵与中国的国际地位,1931—1949年
- 第十一章 中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5年
- 第十二章 中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1937—1945年
- 第十三章 1945—1949年的国共冲突
- 第十四章 1949年以前的毛泽东思想
- 参考文献介绍[1]
猜你喜欢的书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梁启超撰,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周刊丛书社1925年初版,台湾中华书局1956年影印,刊入《国学研读法三种》。本书系梁启超1924年春季在清华学校授课的讲义,共解读了《论语》、《孟子》(附论《大学》、《中庸》、《孝经》及其他)、《史记》、《荀子》、《韩非子》、《左传》、《国语》、《楚辞》、《诗经》、《礼记》、《大戴礼记》等10余部古典要籍,各书载书名、作者及其时代。列篇目,撰写提要评介著作价值并介绍读法。是一部国学入门推荐书目。
洞玄灵宝三师记
原题广成先生刘处静撰。文中称“广成先生刘君“、“仙都刘君处静“等,非是处静口吻。且文中载应夷节解化于乾宁甲寅(894年)而处静已于咸通十四年(873年)解化,更无由笔述20年后之事。卷末曰:“后学弟子吴郡陆甚夷稽首烟霞,直书其事。”卷前序亦曰:“道弟吴兴陆甚夷,已叙道元先生休烈。”是知陆甚夷为本书撰者之一。卷末又曰:“门人广成先生制。”此广成先生当是应夷节弟子杜光庭。记与序皆出自一人。可知序亦出自光庭之手。据序可知,光庭亦实录三师事迹,并为述颂、讴赞,为本书撰者之一。序撰于“唐龙集庚辰”。龙集犹言岁次。光庭生于850年,逝于933年。经岁次庚辰者为860年和920年。前一庚辰,光庭方10岁,难以撰书。该记当撰于后一庚辰,时为后梁贞明六年。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三师为唐道士田虚应、冯惟良和应夷节。
先天玄妙玉女太上圣母资传仙道
先天玄妙玉女太上圣母资传仙道,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本书前半篇摘自《混元圣记》卷二,乃圣母元君告诉老君修道通真之事。宣称:「道者虚通之至真,术者变化之玄技」;「道之要者无为而自然,术之秘者符与矾药而已」。又称圣母以金液还丹术授老君,告之曰:神仙之道不在祭祷鬼神,不在导引屈伸,不在咒愿多言,不在精思自苦,「长生之要在神丹」。本书后半篇摘自《混元圣记》卷三,乃老君以道授尹喜,修炼内外丹法。谓修道之士得内丹者可以延年,得外丹者可以升天。「三一九思者,内修之要也;九丹金液者,外丹之极也。合而修之,道成决矣。」书中对内外丹要点皆有概述。
三国志平话
话本。宋元讲史。《全相平话五种》之一。元佚名撰。三卷。系民间说书艺人创作。以《三国志》正史人物故事为线索,分上中下卷。后人冠目录,列六十九个标题,其中“桃园结义”分两段。八万八千余字。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故事从司马仲相梦入阴司,判韩信、彭越、英布转世为曹操、刘备、孙权,三分汉朝天下始,至诸葛亮病殁、三国俱灭、司马氏称帝止。已具《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并带有民间传说的色彩。抽述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拥刘反曹的倾向极为鲜明。文辞虽鄙陋简率,但张飞等人的形象已颇为生动。
经学理窟
北宋思想家张载所撰阐释儒家经典的著作。由门人纂集而成。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谓一卷,清嘉靖本作五卷,凡十二篇。对儒家所提倡的思想、制度、礼俗均有阐释。《周礼篇》针对宋代社会之弊,提出关于实行“井田” 、“封建” 、“均平” 等主张,以求解决土地兼并、贫富不均等不合理现象。提倡井田制,认为“井田卒归于封建乃定”。试图以此解决 当时社会贫富不均问题和调整中央与地方权力之间的 矛盾。主张一种“官亦不失取利,民亦不失通其所滞而 应其所急”的“市易之政”。
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一卷,唐不空译。说金刚界三十七尊之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