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灰阑记
作者:贝托尔特
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叙事剧”。取材于中国元代李行道杂剧《包待制智赚灰阑记》的灰阑断子的故事。情节移到封建时代的格鲁吉亚,而且用“戏中戏”的手法把这个古老的传说镶嵌在当代苏联社会主义生活的“框架”里。剧前的楔子写苏德战争刚刚结束,高加索两个集体农庄为一个山谷的归属而发生争执。民间歌手演唱了“从中国来的”故事《灰阑记》。说的是古时候的格鲁吉亚,贵族叛乱,推翻了大公,杀死了总督。总督夫人仓猝出逃,竟忘记了尚在襁褓中的独生子。叛乱分子杀死总督后还要斩草除根,四处寻找这个孩子。总督府厨房女仆格鲁雪发现大难临头的孩子,决定搭救他,带他逃出总督府。这个贫苦的姑娘冒着生命的危险,把孩子冒充自己的亲生子,忍饥受辱,抚养他。战乱平息以后,总督夫人找到孩子的下落,要求格鲁雪归还给她。格鲁雪拒绝,被告到官府。一个乡村小文书在战乱中偶然当了法官,令人用石灰在地上画个圈子,把孩子圈起来,让两个争子的妇女同时往出拉。总督夫人虽是孩子的生身母,但并不爱他。她要孩子,因为孩子是总督遗产的唯一继承人。她爱财重于爱子,因此不顾孩子死活,拼命把他拉到自己一边。而格鲁雪为了孩子茹苦含辛,历尽艰险,真正疼爱孩子,怕伤害他而不肯使劲拉。明察秋毫的法官对
贝托尔特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耶路撒冷史
由亚琛的阿尔伯特著成,共12卷,记述了第一次十字军战争及拉丁东方最初20年的历史。所谓第一次十字军战争,始于乌尔班二世克勒芒会议首倡,是西欧军事贵族集团持“收复主的圣墓,支援基督教兄弟”之名,向近东及耶路撒冷进军所引发一系列战事之总括。在众多文献中,阿尔伯特的这部《耶路撒冷史》居于显著位置,不可或缺。这部书是对第一次十字军战争记载最为详细、生动和完整的史著。它篇幅最长,数倍于其他文献,且记载最为完整,一直延伸到战后的1119年,拉丁东方的内政外交皆涵盖于其中。这部书由拉丁文写作而成,以军事战争为主线,对战场的描述翔实细微,真实地反映了近东残酷漫长的血腥冲突,对其中各色人物的描绘刻画生动到位。因为篇幅巨大,在征战这条主线之外,全书还涵盖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在内的各方面、层次的内容,其广度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故宫漫载
宣统二年,庚戌十一月十五日,予因贡呈书籍赴京。约随俞李两君,乘驷轮马车,出京西二十余里之海甸挂甲屯工业教养学堂,当承该堂范雨农监督,介绍至颐和园。经门房太监总管,派一宫监孙石者,导之前往。由东角门,过仁寿门,见殿宇巍巍,上题额三字曰仁寿殿。甫上台阶,见有西国男妇数人,向管茶点宫监,分赏钱物,旁立戴蓝顶者,询为引领西人游毕而出者也。予三人亦在此处循例茶点毕,入殿门。又一宫监导之入,门内有院,院中即有台。
燕台花事录
戏曲杂记。蜀西樵也撰,张次溪辑。分上、中、下三部分上,品花:有对清光绪初年在北京演出的戏曲演员朱霭云、王喜云、李玉福、孟金喜、贾桂喜、善双喜等22人的简评。中,咏花:收有作者与其文友咏赞戏曲演员的对联、诗、词、曲数十首。下,嘲花:记有戏曲界异闻轶事数则。收入《清代燕都梨园史料》。
太上洞玄灵宝真一劝诫法轮妙经
道教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一卷。《正统道藏》收入此经,但将原经分为四种,分别收入不同部帙。S.1605+1906,Ch.77,P.4618、2426、2842背。其中前二件保存较完整,拼合后首部残缺,卷尾完好有标题,经文存三百四十五行。全经由序文和三章小经组成。经文谓上天太极宫有玄一三真人,第一真人鬰罗翘,授太极左仙公《开度法轮劝诫要诀》,使“知有宿命先身罪福致今之报”;第二真人光妙音,授仙公《三途五苦生死命根劝诫要诀》,使“知魂神苦痛所从而来”;第三真人真定光,授仙公《无量妙通转神入定劝诫要诀》,使“知勤奉师宝”。全经大抵袭取佛教三世轮转、因缘业报之说,晓喻世人,今生富贵安乐或魂神痛苦,皆由前世行善或作恶所致,今世行善或作恶又将报在来世。故当积善去恶,损身度人,检束身口心三业,勤奉师宝,以求来世富贵之报。《灵宝中盟经目》第十三种著录《太上洞玄灵宝玄一三真劝戒罪福法轮妙经》1卷,为六朝灵宝经。本经当为其中之一部分。劝人守戒。
红绫枕
《红绫枕》连载于1926 年北京的《小小日报》(作者时年17岁),后由报社印行成单行本。该文连载时署名霄羽,出版时署名王霄羽,封面上印有“惨情小说”字样。因《红绫枕》中有鲁克探案内容,故亦可将其归入侦探小说系列。
金瓶梅
明代通俗长篇世情小说。一百回。作者“兰陵笑笑生”,约为嘉靖、万历年间山东人,惟其真实名姓不可考。这部书是从《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节发展而来,共一百回。现存有《金瓶梅词话》、《原本金瓶梅》两种。《词话》本署名兰陵笑笑生作。兰陵指山东苍山县西南地区,“笑笑生”系笔名。《金瓶梅》大约作于明隆庆二年至万历三十年(1568—1602)之间,与《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合称“四大奇书”。小说以《水浒传》中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故事为线索,展示了官僚、富商、恶霸三位一体的反动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勾结官府、横行乡里、蹂躏妇女的种种劣迹,并描写了西门庆家一妻四妾及婢女的勾心斗角、互相陷害和尔虞我诈。小说借宋之名写明之实,直斥时事,真实地暴露了明王朝中后期中上层社会的黑暗、腐败,揭示了封建家庭制度、婚姻制度的不合理和这群醉生梦死之徒的不可救药。在艺术水平上,作者善于细腻地观察事物,既从日常生活细节里记录了人物的生活面貌,又从人物的利害关系中记录人物的精神面貌,追求客观效果,体现艺术真实,不愧为世情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小说还善于刻画人物,在二百多个人物中西门庆、潘金莲、应伯爵、吴月娘等形象鲜明,有个性。此外,小说结构大而不乱,颇有章法;语言风格爽朗、泼辣,除大量运用方言外,还运用了不少谚语、歇后语等,生动鲜明。不少词曲精妙,又多杂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较深的艺术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