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者
作者:山多尔
一群面临毕业、即将奔赴战场的男孩偷盗、撒谎、欺骗,以抵抗充满未知的成年人世界,乍看之下小说的主题是关于战争、死亡、友情、成长;然而,父亲也许缺场,阶级永不缺场,在小说的最后,马洛伊还是回到他所有小说中最重要的母题:阶层差异,即便是战争和死亡也无法填平阶级这道鸿沟。诗意的文字、完美的细节描写,令这部小说就像夜幕降临前最后一刻的风景画。 1918年5月,战争席卷整个欧洲。几近荒芜的城镇上有一群面临毕业、即将奔赴战场的男孩,他们偷盗、撒谎、欺骗,以抵抗充满未知的成年人世界。战争和死亡每天都在上演,背叛与阴谋也在悄然酝酿,暴风雨终将来临,他们所保守的秘密也许从一开始就是围困他们的陷阱。
猜你喜欢的书
爱
现代短篇小说集。周文著。上海开明书店1937年3月初版,列入“开明文学新刊”。内收《三个》、《荒村》、《无题》、《黄霉天》、《张先生》、《爱》等短篇小说6篇,附录1篇:《鲁迅先生是没有死的》。这些小说或反映城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或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丑恶现象。《三个》描写三个面食店学徒的辛酸生活。《荒村》反映“一二八”抗战以后上海人民遭受的苦难。老太太的儿媳被日本兵强奸致死,儿子又被打伤。她渴望抗战能把日本鬼子赶出去,但形势日益恶化,老太太终于也愤怒地走上了斗争的道路。《无题》描写教会学校混乱的秩序,施校长、柯牧师等自私卑劣的行径,讽刺了宗教的虚伪。《黄霉天》描写知识分子卖文为生的惨淡生活。主人公子诚才思敏捷,但被婚姻和家庭所累,逐渐从一个“自由的工作者”变成了一个“旧式的丈夫”。他讨厌小市民的沉闷生活,但又无力摆脱这种生活。作品表现了都市知识分子的追求和痛苦。《张先生》讽刺了律师张先生酸腐、无聊、自作多情的举止。《爱》描写职员李焕章爱上了年轻寡妇玉怀,他的母亲信奉“寡妇进房,家败人亡”的信条,坚决反对,并对玉怀百般刁难。李焕章反复劝说、调停无效。玉怀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毅然离开了李焕章。作品谴责了愚昧的封建思想对爱情自主的压制。附录《鲁迅先生是没有死的》是一篇哀悼鲁迅先生的散文,追述了鲁迅先生的亲切教诲,表达了对这位“不屈不挠的伟大战士”的崇敬心情。
韩非子评论
《韩非子评论》原题《正韩》,乃是抗战前夕熊十力先生在杭州西湖为胡哲敷先生讲解《韩非子》的一个记录整理,曾以胡先生之名发表在1950年1月的《学原》杂志第三卷第一期上,并于1949年底在香港出版了单行本。是书虽非熊先生亲笔所作,但意思却都是熊先生的。而且发表前经过了熊先生的手订,应该说代表了熊先生本人的见解。
金石要例
清·黄宗羲撰。一卷。宗羲 (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馀姚 (今属浙江)人。清兵南下,曾召募义兵进行抵抗,被明鲁王任为左副都御史。明亡不仕,讲学著书以终。此书为补潘昂霄《金石例》一书之缺失而作。谓潘书虽举例,却未著为例之义与坏义之始,又有不必例而例之等,故摘其要领,为之辨正。全书凡为例三十六则,后附《论文管见》九则。考据较潘书为细密。对于从写作角度来了解古代碑志铭文之体例,有所帮助。而《论文管见》尤具参考价值。其中论文特别强调“性情”,认为人们写作时,只要有了真挚而充沛的感情,便能写出好的文章,“凡九流百家以其所明者,沛然随地涌出,便是至文”,如果“其中无可以移人之性情者,所谓刳然无物也。”极力反对舍本求末地追求章句:“所谓文者,未有不写其心之所明者也。心苟未明,劬劳憔悴于章句之间,不过枝叶耳,无所附之而生。”揭示了写作中的根本问题。同时,也很强调作者个人的文学修养在创作中的重要性,重视艺术表现;主张要多读书,以为“学文者须熟读三史八家”,“读万卷”。有影印《四库全书》本,《金石三例》本、《金石四例》本。
上清明堂玄丹真经
《上清明堂玄丹真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言存思人首九宫神君之法。其内容文字与《洞真太上素灵洞玄大有妙经》所载《太上道君守元丹上经》一篇大致相同,当系后人节取《大有妙经》改编而成。
鼓枻稿
诗集,两卷,元末明初虞堪撰。虞堪 ,明初诗人。字克用,一字胜伯,号青城山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不仕。家藏书甚富,博览群籍,素对诗文有研究。所作诗清润典丽,山水诗较多,但内容空泛。洪武中,为云南府学教授。有《希澹园诗》。
宋辽金夏元史
《宋辽金夏元史》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邓之诚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原为作者在北京大学的授课讲义,本书以纪事本末体为主,通过辑佚的方法梳理了宋辽金夏元的史实、制度、学术、文学、风俗、宗教等方面的历史,辅以图表,内容丰富,体大精深,厘清了从宋至元这一时期多民族间不断融合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