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遗事

作者:司汤达
意大利遗事

本书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所收的《瓦尼娜·瓦尼尼》等八篇中短篇小说是司汤达根据在意大利发现的一些手写本故事编写的。 故事内容或是社会地位悬殊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或是宫廷贵族之间因男女私情而引发的阴谋与伊杀。小说中的人物都具有强烈的感情冲动,压倒一切的情欲与由此产生的暴烈行动。司汤达企图以此表现他所喜爱的“意大利的热情性格”和他对“力”的崇拜,用来对照十九世纪法国社会中利益关系窒息了人身上自然的感情这个现实。

猜你喜欢的书

擒玄赋

擒玄赋

擒玄赋,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北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本篇言内丹术,分作还丹、道生一、道源,龙虎、秋石、河车、五行、胎息、盗机等九节。对内丹之根源、药物,采取之机,锻炼之要,皆有阐发。谓金丹以神气为宗,决龙虎于震兑,配水火于子午,研升沉于八卦,究顺克于五行。赖黄君以匹配,仗金白而作用。固守精神,专持子母。守中元,抱一气,还反归本,九转功成。可以住世长年,返老却少,乃至升仙。

禅门修证指要

禅门修证指要

禅宗虽称不文字,并非不用文字,相反地,倒是善用文字来傅播佛法的一个宗派。“不立文字”的主张,出於菩提达摩的<入道四行>所称:“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於文教”。过了二百多年,至圭峯宗密的《中华傅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始有“然达磨西来,唯傅心法,故自云:我法以心傅心,不立文字”之句。到了宋朝,杨仪序道原的《景德傅灯录》时,也说,“首从於达磨,不立文字,直指心源,不践阶梯,经登佛地。”由於文字的教义,是用符号,形容事物整体或局部的观念,并不等於事物的本身。如果以为文字即是文字所表达的事物观念的本身,便永远无法见到文字所要表达的事物了,所以达摩主张“不随於文教”。可是,文字仍是一种最好的工具和媒介,为了使人达到不立文字的目的,最初还得用文字来作为通往悟境的路标。

普照国师语录

普照国师语录

三卷。又作《隐元和尚语录》。清隐元隆琦撰,性瑫编。隐元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赴日本弘法,创立黄檗宗。故其语录编集住日本时的兴福寺语录、崇福寺语录、普门寺语录、万福寺语录等。收入《频伽藏》、《大正藏》。

持斋念佛忏悔礼文

持斋念佛忏悔礼文

持斋念佛忏悔礼文,一卷,首尾缺,编号二八二九,

梵网经述记

梵网经述记

亦称《梵网经菩萨戒本述记》。律学著述。唐胜庄撰。二卷(或各分“本”、“末”作四卷)。系《梵网经菩萨心地戒品第十》的注释书。先设立五门总释戒经:教兴题目、辨经宗体、摄教分齐、教所被机、判文解释。在判文解释中,依戒经总分为三部分,即:序分(教起因缘分)、正说分(圣教所说分)、流通分(依教奉行分)。在正说分中又分为“先释所依地”及“后明所修行”两部分。次随文注释戒经卷下之文。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

一卷,唐善无畏译。七俱胝佛母尊之仪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