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

作者:安·兰德
一个人

在《一个人》这部作品中,作者虚构了一个高度集权的社会,这个社会没有个人,只有集体,人没有自己的名字,只以一个口号加一串数字来加以区别,人甚至不知道我这个字眼,但凡要表示我的概念,都用复数的我们来代替。 主人公平等7-2521与众不同,虽然自出生起就被灌输集权的思想,人身自由完全被剥夺,也不能如愿以偿地进入研究机构,反而被判定做终身的清道夫,但他依旧凭借直觉与天赋,追求着知识和理性。 聪明的主人公在没人察觉的情况下发明了电灯。可是专家学者们欣赏了他发明的电灯后,胡乱给他扣上一项罪孽的帽子,想要置他于死地。愤怒无奈的平等7-2521只能落荒而逃,逃入原始森林,等待被野兽吞噬的命运。 而在这里,他发现了我这个词的存在

猜你喜欢的书

借镜杀人

借镜杀人

简·马普尔、范·赖多克、卡里·路易丝很久之前,在她们都还是小姑娘的时候一起在佛罗伦萨的寄宿学校里度过了一段青葱的岁月。20多年间,马普尔经常见到赖多克,而赖多克也常常拜访路易丝,赖多克就像他们之间的纽带似的。今天,马普尔又和赖多克见面了,可这次赖多克显然有心事,她谈到了最近的一次对于卡里·路易丝的拜访。她强烈感觉到了一种罪恶正在卡里的那个庄园中蔓延,似乎不幸的事情就快要发生了,因此她恳请对人性有着深刻理解的马普尔去卡里的石门庄园探个究竟。

竹岩集

竹岩集

诗文集。明柯潜(1423—1473)撰。二卷,补遗一卷。潜字孟时,号竹岩(一作喦)。莆田(今属福建)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第一。官至詹事府少詹事。邃于文学,性高介。为学士时即于院中构清风亭,植柏两株于后堂,人称为柯亭学士柏,后传为古迹。原集曾于嘉靖中刊版。此为抄本,已多缺佚。嘉靖三十四年(1555)成书。约三万六千字。卷首有康大和、董士宏二人序。正文含五言古诗、七言绝句、表、书、赞、经筵讲章、疏等一卷,序、记、传、志铭、祭文、说、杂著等一卷,补遗一卷,附录三篇,其中有潜门生吴希贤撰《中顺大夫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竹岩柯公行状》。其诗如《烟寺晚钟》、《吟室盆荷》等,多冲澹清婉,不落蹊径。其文如《陈情疏》、《复潘太守》等,则峻整有法度,不失明初先正之风。有《四库全书》本。

西庵集

西庵集

九卷。明孙蕡撰。孙蕡,字仲衍,广东南海人。洪武三年 (1370)举于乡,旋登进士。授工部织染局使,迁虹县(今安徽泗县)主簿。召入为翰林院典籍。出为山东平原主簿,坐累逮系。旋释之,规为江苏苏州经历。复坐累戍辽东。洪武二十六年 (1393)因牵连蓝玉案被捕杀。著有《西庵集》九卷。现存有弘治十六年(1503)金兰馆活字印本,凡十卷,集前有张习序。是编为万历十五年(1587)叶初春刻。凡九卷。其中诗八卷,文一卷。前有黄佐、叶春及所撰小传,称孙蕡著述甚富,自兹集外,尚有《通鉴前编纲目》、《孝经集善》、《理学训蒙》、《和陶集古律诗》。其《孝经集善》宋濂为之序。孙蕡没,诸书散佚。其诗文行世者为门人黎贞所编。孙蕡当元季绮靡之余,其诗独卓然有古格。虽神骨隽异不及高启,仍非林鸿诸人所及。胡应麟《诗薮》称其“为岭南派之首。”才情烂漫,尤善作七言歌行,清圆流丽,挥洒自如,如《紫骝马》、《下瞿塘》等皆各具特色。朱彝尊 《静居志诗话》则认为其“诗行尤琳琅可诵,微嫌繁缛耳。”是编还被收入《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图书目录。又名《四库全书总目》。编纂的正总裁是乾隆第六子永瑢,实际编纂则以纪昀为主。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图书目录。是于编纂《四库全书》时,将著录的图书撰写出提要另行汇编而成。共收录图书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存目”六千七百九十三种,九万三千五百五十一卷。每种书写一篇提要,卷首有圣谕,有表文、职名、凡例,载有全书的撰写过程及编写体例;下按经、史、子、集四部四十四类编排。其中经部分十类,附子目九个;史部分十五类,附子目二十六个;子部分十四类,附子目二十六个;集部分五类,附子目五个,共六十二个子目。每部有总叙,各类有小序,子目间有按语,可以说明各种学术思想的渊源、流派、相互关系及划分类目的理由。由于每种书目下都有提要、作者生平、著述渊源、著录卷数、版本、内容评论,比较完整地介绍了乾隆以前历代的经籍,对后世学者了解我国古代学术文化有重要帮助,因而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清代有多种版本。现通用有1936年上海大东书局影印的武英殿本,附有《四库全书未收书目》及《四库书目索引》,另有193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附有《四角号码人名、书名索引》;1965年中华书局影印了浙江翻刻武英殿本,改名《四库全书总目》,是目前的最佳本。

三国史记

三国史记

朝鲜古代通史。金富轼著。1145年问世。1394年庆州府使金居斗等人出版的木刻本,是现存最古老的版本。金富轼(1075—1151),30岁中举,历任户部尚书、平章事和元帅等重要文武官职。1147年受封为乐浪郡开国侯,是朝鲜史学的奠基人。除本书外,还参与编纂《睿宗实录》、《仁宗实录》,另有诗文集20多卷。本书用汉文写成,共50卷。记叙前57年至935年的朝鲜历史。分为三国本纪、年表和志、列传3部分。1.三国本纪(1—28卷)。新罗本纪12卷,高句丽本纪10卷,百济本纪6卷。新罗本纪是重点,叙述从酋长赫居世至敬顺王共56王、992年的新罗历史。高丽本纪记录从酋长东明(朱蒙)至宝藏王共28王、705年的高句丽历史。百济本纪记叙从酋长温祚至义慈王共31王、678年的百济历史。2.年表和志。年表(29—31卷)。从前57年至936年,按年代顺序共记载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105位国王(有的是酋长)在位的年表,并和中国诸朝的年代逐年对照。志(32—49卷)。是有关文化、经济、地理、职官等方面的记事。3.列传(41—50卷)。主要记述50个人物的事迹。大体分为贵族传记、封建知识分子传记和人民传记三类。本书虽有某些缺点,如地名、人名、事件相互差错,重要史实有所遗漏。书中记载的高句丽第10代王经中国学者考证亦非真实。但由于朝鲜三国时代的其他古籍一本也未流传下来,使本书成为研究朝鲜古代历史最宝贵的资料。

楞严经

楞严经

全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简称《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佛教密宗经典,十卷。真实撰者不详。唐代般刺密帝译。译成于唐神龙元年(705年)。关于本书的译本,一向存有异议。一般认为本书是般刺密帝所译。般剌密帝,汉语意译名极量。中印度人。居广州制旨道场,705年从灌顶部诵出一品,即为本书。译经事毕,即泛海西归。属灌顶(秘密)部。称佛因阿难被淫女幻术所摄一事而说,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为宗,开示首楞严三昧的义理与修习方法。涉及世界众生的形成、诸趣因果、菩萨行位、定中魔事等问题,为一部从圆顿禅角度概述大乘心要的经典。宋代以来流传颇广,尤受禅宗、净土宗的重视,讲习注疏者甚多。注疏中重要者有宋子璇《义疏》二十卷、元惟则《会解》十卷、明德清《通议》十卷、通润《合辙》十卷、元贤《略疏》十卷等。原经收入《大正藏》第十九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