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小狗的女人
作者:契诃夫猜你喜欢的书
澄怀园语
《澄怀园语》是清代名臣张廷玉所作。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历任太子洗马、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职务,是清代前期汉人大臣中知名的重臣。张廷玉去世后,配享太庙,谥号文和。整个清代,汉大臣配享太庙的,仅有张廷玉一人。《澄怀园语》是张廷玉一生修身处世、齐家为政的经验总结。在为人处世方面,张廷玉训诫子侄要恪守圣贤的教化,刻苦读书治学,居家行孝悌之义,交友则谨慎坦诚待人。在为政方面,张廷玉深感自身所受到的清廷恩宠厚重,他告诫子侄戒骄戒躁,在为官方面需谨慎安静,居安思危才能保证家族事业的昌盛不息。
劝学篇
张之洞撰。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刊行。共二卷,四万余言。上卷为内篇,分同心、教忠、明纲、知类、宗经、正权、循序、守约、去毒九篇;下卷为外篇,分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法、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会通、非弭兵、非攻教十五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本”指封建纲常名教,不可动摇;“通”指西方生产技术和坚船利炮,可变通仿行。全书系统阐述和发挥“旧学为体,新学为用”思想,主张借西方科学技术之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之体。猛烈攻击“开议院,兴民权”的政治主张,污蔑“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反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运动。深得清廷赏识,广为刊布,“不胫而遍于海内”。先后译成英、法文版。1900年曾易名《中国唯一的希望》,在纽约出版英文本。
眉庐丛话
《眉庐丛话》是“清季四大家”之一的况周颐先生在清廷灭亡之后不久写的一部笔记,发表在《东方杂志》第11卷第5号至第13卷第2号,共有五百一十五则。辛亥革命之后,况周颐流寓上海,自称“遗老”,不再理会政治。况氏为晚清词学大家,兼治野史掌故,该书即其野史掌故方面的名作。全书内容广泛,以清代宫廷轶闻、朝野逸话、典章制度为主,稍及前代历史。原连载于《东方杂志》,后有单行本行世。今据《东方杂志》原本整理。
防海纪略
王之春编(原题芍唐居士编)清同治十年(1871)顺天原刻本 二册中国边疆图籍录著录又二卷:清光绪六年(1880)上海文艺斋刻本二册。系删补《英夷八寇记》而成。作者鉴于清同治年间中外争端日多,欲以此书为清政府对外交涉中提供借鉴,故叙次得体,事实准确,语词秉直,无多顾忌。书末附《津事述略》,记述同治九年(1870) 天津教案事颇详。
新序
刘向撰。原书30篇,《汉书·艺文志》儒家类著录,隋、唐史志均作30卷。至宋代原书已残,由曾巩重新辑成10卷,即今传本。其书取材于先秦至汉初经史诸子书,内容时限起自舜、禹时,讫于汉初。篇目分为“杂事”(卷1至卷5)、“刺奢”(卷6)、“节士”(卷7)、“义勇”(卷8)、“善谋”(卷9、卷10),共165条。卷3末“邹阳上书”、卷7末“苏武”、卷10全部11条,共13条为汉代材料,其余记先秦事(据《汉魏丛书》本统计)。刘向主旨是取古书嘉言善行材料为宣扬儒家道德服务。从书中内容看,由于取材来源驳杂,故事与说教不合,所叙史实与其它史传也不合,故不能作为经史著作看,只能归入小说。刘向叙事情节极简略,却偏重议论。有意义的故事集中在“杂事”、“刺奢”中,如卷1孙叔敖见两头蛇、虎会谏赵简子,卷2无盐女,卷3乐毅、邹阳、燕惠王往来书信,卷5叶公好龙,卷6卫灵公论宛春等。传世版本主要有《汉魏丛书》本、《四库全书》本、《百子全书》本、《四部丛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清人卢文绍有《新序校补》1卷,收入《抱经堂丛书》。清人王仁俊辑《新序佚文》1卷,收入《经籍佚文》。今人马达撰《新序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长老尼偈经
巴利名Theri^-ga^tha^ ,音译涕利伽陀。巴利小部经(Khuddaka-nika^ya)之一。内容系收集佛弟子中长老尼之偈颂。颂数自一偈集之十八颂乃至大集之七十五颂,共有十六集(nipa^ta),五二二颂说偈之尼为六十九人。本经虽与长老偈为姊妹作,然于形式上,本经无长老偈所附录之序偈及摄颂;且就所说之内容而论,长老偈着重信仰之层次,本经则以生活上之体验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