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村

作者:凡尔纳
飞行村

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全书共18章。一支在非洲腹地满载象牙而归的商队回程却并不顺利。惊魂一夜之后,整个商队只剩下美国人约翰·科特、法国人马克斯·于贝尔、土著男孩朗卡,还有土著向导卡米。他们被迫深入人迹罕至的乌班吉大森林,寻找可以通往利伯维尔的道路。一路上,四人既要忍受蚊虫的叮咬,又要躲避野兽的侵袭,还要谋划每日的生计。从陆路到水路,每一步都困难重重、惊心动魄。令人意想不到的遭遇却接连发生;丛林中被弃置的牢笼和德国医生的遗物被一一发现,接着他们在急流中遇险却又被陌生生物救起,最终被怪异的火光指引到一处建在空中的村落。人类来访的痕迹、无人知晓的物种、树上的村庄、那里神秘的国王……一切都等待着探险者的到来,去揭开它们的谜底。

猜你喜欢的书

暗藏杀机

暗藏杀机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又译作:秘密对手、年轻冒险家、隐身魔鬼、密敌、布朗先生。战争年代平凡的人也会遇上不平常的事,做出很不平凡的事。1915年间5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得正酣,英国的卢西塔尼亚号 (RMS Lusitania) 巨轮在爱尔兰附近被德国鱼雷击中。船上的乘客纷纷逃命,甲板上一片混乱。就在一个美国少女正要登上救生艇之际,有位陌生的英国男人将一个小小的油纸包塞到她的手里。他一再强调这里面的文件关系到英美两国的前途,而且他怀疑自己已经被敌人跟踪上了。他请求她好好保护这个纸包,并告知脱险后的联系方式。短暂的接触后,两人各自逃生了。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阿尔贝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著。中译本由杨润殷据伦敦梅休恩出版公司1955年第15版译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年出版。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耳姆市。1894年放弃德国国籍。1896年考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1909年接受日内瓦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并担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3年受聘出任柏林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同年当选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积极参加国际反法西斯进步活动,受到纳粹政权的迫害,1933年迁居美国普林斯顿,应聘为高等学术研究院教授。爱因斯坦是近代自然科学史上地位卓绝的巨人,他创立的相对论开辟了物理学的新纪元。《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是他对相对论所作的大众化解释,1916年初版。全书包括3部分:(1)狭义相对论,(2)广义相对论,(3)关于整个宇宙的一些考虑。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包括两个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广义相对论包括广义相对性原理和等价原理。相对论批判了牛顿力学的形而上学体系,揭示了空间与时间的辩证关系,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创立了空间、时间和引力新理论,在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西台集

西台集

诗文别集。北宋末毕仲游撰。二十卷。仲游字公叔,郑州(今属河南)人。元祐初为军器尉丞,与黄庭坚、张来等同召试学士院,擢为第一,累迁吏部郎中。后入元祐党籍。终年七十五岁。有集,《宋史·艺文志》作五十卷,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则作二十卷,卷数相差悬殊,传本也久绝于世。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抄缀编,依晁《志》仍厘作二十卷。 文十七卷,有奏状、札子、表、议、试策、策问、论、序、记、书启、状、尺牍、祝文、墓志铭、行状、祭文诸体,凡四百○二篇。诗三卷,有古诗五言三十二首,七言十六首;五言律诗百一十首,长律四首;七言律诗五十四首;绝句五言四首,七言四十八首,凡二百六十八首。苏轼集中《举仲游自代状》称其学贯经史,才通世务,文章精丽,议论有余。今观其著作,大都雄伟博辩,有珠泉万斛之致,于苏轼文轨辙最近。论事之作类皆明白详尽,切中情理,具有典则,不为浮夸诞谩之谈。其诗也多畅达清新之作,犹以七绝为佳。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武英殿聚珍版书》本排印本。另有《山右丛书初编》本。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四库辑本别集拾遗》中,有《西台集》拾遗四条,有诗一首,文三篇。

瑶溪集

瑶溪集

诗话著作。宋郭思撰。郭思,字得之,河阳温县(今属河南)人。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官至徽猷阁待制、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曾续补其父画家郭熙所撰《林泉高致》。《瑶溪集》,亦称《郭思诗话》,《通志·艺文略》诗评类、《宋史·艺文志》文史类著录,惟《通志》未题撰者姓名。原书十卷,久佚。元方回《桐江集》卷七有《瑶池集考》,“池”、“溪”字异,然所考实为《瑶溪集》。方回云所见书“得之钱塘书肆,乃士夫家录本”,则此书可能未曾刻版。方回又称该书分为十五类:“一曰诗之六义,二曰诗之诸名,三曰诗之诸体(原注:与李叔《诗格》相类,凡八十一体,可无述。按叔当作淑),四曰诗之诸式(原注:凡二十九式),五曰诗之景,以至十五曰诗之诸说。”于此尚可窥知其书大略。又《竹庄诗话》卷一四杜甫《丽人行》题后称:“《瑶溪集》多立体式,品题诸诗,强为分别,初无确论,今并不取。独所论诗之景者,为说虽泛,然其间编类,多前辈所称美而后人所脍炙,故颇加删录,得五十九篇。”以下至卷一五杜甫《雨过苏端》计五十八篇(数目相差一篇),均录全诗,而于各篇题下加注,如《丽人行》:“说帝都游春之盛。”王维《陇头吟》:“状边情。”所引所注,当均出自《瑶溪集》所谓“五曰诗之景”者。于此,又可窥见其一斑。郭绍虞据《苕溪渔隐丛话》及《竹庄诗话》辑得二则。其一称:“《文选》是文章祖宗”,“唐时文弊,尚《文选》太甚”,而“老杜于诗学,世以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观其诗,大率宗法《文选》”,“至老杜体格无所不备,斯周诗以来老杜所以为独步也”。其二称:诗之六义,“诗人之全者,惟杜子美时能兼之”。盖其论诗崇杜,而又以杜诗为上承《文选》、及乎“六义”者。此二则有《宋诗话辑佚》本。

归元镜

归元镜

又名《传灯录》。全名《异方便净土传灯归元镜三祖实录》。传奇剧本。明代僧人智达著。此剧《规约》说:“本愿专在劝人念佛,戒杀茹斋,求生西方。以三祖作标榜,分分皆实义,皆真经真咒,真祖实事,故曰‘实录’。……不曰‘出’而曰‘分’者,以此中皆真谛,非与世俗戏等。”严而和为此剧所作《序》说:作者“欲使人人咸归净域,无计可为筏渡,因思莲社中主张净土者,唯庐山、永明、云栖三大老,其行愿精确,而事实尤照著人之耳目,爰是搜三祖本传塔铭,一生实迹,敷为四十分,借诸伶人当场搬演。”孙锵《弥勒记跋》认为“其趋旨务引人信佛,离娑婆而登极乐国也”。清焦循《剧说》说:“《归元镜》写沈莲池为僧事,所以发㧑禅氏之谈。于传奇中别一谿径。”近人吴梅《中国戏曲概论》称其“文颇工雅,结构与《昙花》同”。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称其“以劝信佛法之目的而作者,于古来戏曲之中,放一异彩焉”。此剧为宣扬“净土宗”的人物和教义的剧作,作为文学作品来看,不仅没有进步的思想意义,艺术上也是粗劣的。但作为一名佛教徒而涉足戏曲领域,则足以说明当时戏曲这种文学样式是如何深入人心。

胜鬘经疏义私钞

胜鬘经疏义私钞

胜鬘经疏义私钞,六卷,日本圣德太子疏,唐明空私钞并序,日本睿尊题记,圆珍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