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百合

作者:巴尔扎克
幽谷百合

《幽谷百合》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36年。该小说讲述青年贵族费利克斯追求莫尔索伯爵夫人。伯爵夫人的丈夫暴戾,家庭生活缺少乐趣。他的介入,掀起她感情上的波澜。她忍受着内心的痛苦,对丈夫保持忠贞。费利克斯后去巴黎,经不起贵妇迪特利小姐的诱惑,坠入情网。伯爵夫人得悉,悲痛欲绝,把死当做是天主的恩赐。弥留之际,费利克斯赶到,她在临终时给他的信中吐露了隐衷。《幽谷百合》是巴尔扎克作品中与众不同的一部,它较少涉及社会中各种现实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而将爱情作为浓墨重彩描写和歌颂的对象,作家在作品中铺陈、渲染、精描细绘,把一个爱情故事写得悱恻缠绵。

猜你喜欢的书

九三年

九三年

长篇小说。雨果著。发表于1874年。描写了1793年法兰西共和国军队镇压旺代地区反革命叛乱的事件。叛军首领朗特纳克侯爵被包围后,在可能逃脱的情况下,为了从火中救出3个孩子而被捕。共和国军队司令郭文因私自放走了朗特纳克,违反了革命利益而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判决和执行死刑的政务委员西穆而登既不能背弃自己的雅各宾信念和共和国法律,又不忍目睹自己所心爱的弟子和朋友郭文被送上断头台,就在郭文被处决的那一瞬间也开枪自杀了。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观点,反映了他的抽象人道主义理想及其局限性。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雨果创作生涯的终结,也是他一生思想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概括和总结;在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结构更为紧凑,情节更为集中,笔力也尤见雄浑,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艺术方法的融合,丰富和扩大了作品的思想内容,提高了作品的现实意义,也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大德昌国州图志

大德昌国州图志

元昌国州(今浙江舟山)地区方志。七卷,卷首一卷,卷末一卷。元冯福京修、郭荐撰。刊行于大德二年(1298年)。冯福京,自号学泉居士,潼川(今四川治县)人,元贞元年(1295年)以登仕郎为昌国州(今舟山市)判官。郭荐,昌国州(今舟山市)人,以乡贡进士官鄞县教谕。志有卷首,载福京自序及请耆儒修志牒。卷末则有郭荐等缴申文牒。据原目所载,本志尚有环山、环海及普陀山三图,图志之名实由于此。正文七卷九门六十二目,约四万字。

耕学斋诗集

耕学斋诗集

十二卷。明袁华撰。袁华字子英,江苏昆山人。生于元季,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后因累逮系,死于京师。此集共古体诗七卷、近体诗五卷,不知何人所编。《明史艺文志》不著录。考杨维桢为作《可传集》序,称袁华自二十岁后三十年所积之诗,无虑千余首,吾选之得若干首。即所谓千余首者后人裒辑以传。明之初年,作者林立。袁华为诸家盛名所掩,故人与诗皆不甚著。实则衔华佩实,具有典型,非后来伪体所能及,固未可以流传未广而轻之。袁华《赠闵中孚初度诗》,有同生延祐丙辰 (1316)年句。以干支推之,下至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已五十三岁。故集中诗句,元代所作为多。如甲午、丙申、己亥、庚子、乙巳、丙午、丁未诸纪年,皆在顺帝至正中。惟癸丑 《正月风雨中偶成》一首作于洪武六年 (1373),颇露悲凉感慨之语。盖欲自附于元之遗民。然已食明禄,不必作是语。四库已存目。

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

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

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三卷,唐智周撰,日本贤敞与后记合序,又云因明论纪衡。简称《前记》。汉传因明著作。在日僧贤敞所作的序中,认为慧沼“虽撰述綦、断,究畅八门要旨”,但“未令于疏文分释,繇旃学者,虚功难以成业者乎,爰濮阳其门人也,覃思研精而考前哲,宗统噩而以彰灼,前后二记重披二因,玄猷妙晓,自他两益。”该著对《大疏》的诠解十分仔细,如对“五明”的提法、“从本为论”问题、八能立过失分类都有专述,特别对因明的论辩学体系,按《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作了系统介绍。对《正理门论》的本颂也有专解。现存于日本《续藏经》第一辑第八十六套第五册。

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
  佛在祇园,愍念未来众生,说过去七俱胝准提如来等佛母准提陀罗尼。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

一卷,唐不空译。佛,住安乐世界,为观自在菩萨初说三十八吉祥如来之名号,次说吉祥天女之一百八名。为十二契讽称之,分十二段之曲谱。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