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的黑奴

作者:普希金
彼得大帝的黑奴

《彼得大帝的黑奴》是一部中篇小说。。普希金1827年7月动手写作,1829年,这部小说的两个片断曾在文集《北方之花》上发表。可惜普希金早逝。这部小说没有写完,连书名也没有确定,《彼得大帝的黑奴》这个书名是他死后别人加上去的。这是一部历史小说,普希金想在其中再现雄才大略的彼得大帝用“铁的意志”改造俄罗斯的整个历史时代。小说里有个中心人物,这就是黑人伊卜拉金姆——其实就是普希金的曾外祖父汉尼巴。阿卜拉姆·汉尼巴(1697年——1781年)是阿比西尼亚(现名埃塞俄比亚)一个酋长的儿子,被土耳其人所俘获,被解押到君士坦丁堡。一个俄国使节买下了他,送给彼得大帝作为一件礼物。彼得很喜爱他,收他做养子,派他去法国留学,后来又封他为贵族。他是个军事工程师,功勋卓著,晋升为元帅,活到八十四岁的高龄才去世。

猜你喜欢的书

三八节有感

三八节有感

丁玲的《“三八”节有感》是解放区文学史上极富争议的文本。它发表于1942年,当时延安的性别/个人叙事几乎毫无例外地统摄于抗日救国的宏大目标。但丁玲的“有感”却偏离上述思路,在一片“抗战建国”的大话声中,她关注女性日常经验,并暗示革命和民族国家的价值目标未能在女性日常生活领域得到验证。丁玲的这篇言论给她招来阵营内部的激烈批评,又被不少研究者推为以女性主义视角反威权体制的典型文本。可除此之外,在这篇短小的杂文中还包含着丰厚的历史信息。结合丁玲的早期创作和中国现代历史中的若干重要主题,本文试图探究现代中国关于女性问题的多种话语冲突,以及作为一支反抗力量的女性主义在20世纪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运动中的定位和出路。

力

二三月里的天气,本是春光明媚,莺飞草长,百花盛开,为一年中风景最美丽的时候。黄牛坂在秦岭山脉深处,是由陕西到四川的一条驿路。四围山岭杂沓,气候温和,土地又肥,四时均有佳景。尤其是这春天,更显得水碧山青,风和日丽,佳木葱宠,生意欣欣。当那道旁官柳柔丝千条摇曳春风之中,与左近闲花野草互竟鲜妍之际,忽然变起天来。先是西北方日光之下起了一片灰云,大只如席,停滞遥天空际,似在往外舒展。

清真居士年谱

清真居士年谱

年谱。陈思编撰,《辽海丛书》本。本谱注重对清真生卒年号、游踪及作品创作年代的考证,对清真词中本事、文意的阐发,也较为精到。查阅本谱,可初步了解清真词创作的社会背景及其艺术特点。谱后附清郑文焯《清真词校后录要》,对清真词集版本也作了较为详核的考辨。

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

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

一卷,唐不空译。佛在迦毗罗城,为长者说大神咒,治其眼病。

下部赞

下部赞

摩尼教经典。S.2659。纸质绵薄,双面誊抄,墨色互映。卷中还抄有《大唐西域记》、《往生礼赞文》、《十二光礼忏文》,《下部赞》约占全卷书写篇幅的百分之四十。全经四百二十三行,仅首端稍有损缺,其他部分偶有脱字,通篇基本完整,计有七言诗一千二百五十四句,还有一些四言诗、五言诗,此外尚有音译文字三段和写经愿文。此经是中国摩尼教徒举行宗教仪式时诵唱用的赞美诗,在现存各种文字的摩尼教赞美诗中,最为完整,内容最为丰富。据考此经系唐代后期的译作。西方学者在柏林收藏的吐鲁番文书中,已找到一批与此经对应的帕提亚文残片。1928年,此经被首次著录,刊于日本《大正藏》第五十四卷,有德、英文译本。校录本有林悟殊《伦敦藏敦煌写本<下部赞>原件考察》,刊于《季羡林教授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下卷(1991)。

大佛顶首楞严经文句

大佛顶首楞严经文句

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性相二宗。犹波之与水。从来不可分隔。而其流弊也。甚至分河饮水。此岂文殊弥勒之过。亦岂马鸣护法之旨哉。谓真如受熏。譬如劫火洞然。虚空安得独冷。谓真如不受熏。譬如劫火洞然时。虚空何尝烂坏。故知得其语脉者。合则双美。失其宗趣者。离则两伤。观大佛顶经第四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