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山
作者:托马斯·曼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长篇小说。情节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瑞士某高山结核疗养院里。主人公汉斯·卡斯特罗普是个商人之子,大学毕业后来到疗养院看望生病的表兄。他本来只打算在这里逗留3个星期,可是他发现自己也患有肺病,便在这里一住7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所疗养院被人称作“魔山”,实际上是本世纪初期资产阶级精神世界的缩影。在这里疗养的有德国人、意大利人、荷兰人、俄国人以及欧洲其他各国的人。他们没有工作,没有职业,没有家庭,没有孩子,不参与政治经济生活,只是靠着股息和年金,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宁静的疗养生活给一切衰败、病态的东西蒙上一层迷人的面纱,诱人远离现实,对人生进行各种空洞的议论。汉斯在这个病态的世界里昏睡了7年,最后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声给震醒,企图把帝国主义战争当作摆脱这种精神状态的出路。但是这也只能把他推向毁灭的深渊,在小说结尾,汉斯穿着军大衣,消失在手榴弹的阵雨中。小说出版于20年代,是对那些逃避现实的人发出的警告,让他们小心,不要使自己与煽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动势力联系在一起。
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精神病学的人际关系理论
美国沙利文著。美国纽约诺顿出版公司1953年出版。由沙利文的同事及学生等整理沙利文1946—1947年在华盛顿精神病学院讲授的系列课程而成。共22章。主要讨论人际关系、人格发展以及人际需要,强调了焦虑的张力和作用,是心理学、精神病学的重要文献之一。至今仍然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
渤海国记
《渤海国记》为清代学者黄维翰所著。全书近七万多字。内容上着重记述了唐代渤海国的国家传统、人口种族和礼仪风俗,其次描写了渤海国的地理问题、官员职称、著名人物和国家物产,最后写了渤海国的外交相关问题,还有其他的相关记载以表的形式进行了记录。本书在文献学方面的最大特点是以文献记载、书本知识与亲历见闻、实地调查、自身实践经验相印证,从而构筑起一个自成一格的实证理论体系。
科学与玄学
《科学与玄学》是由罗家伦所著,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一场以张君劢、梁启超为代表的玄学派和以丁文江、胡适、吴稚晖为代表的科学派之间的科玄论战。该书以此为背景,著者的意思,以为不问中国有那次论战与否,以下三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玄学?科学和玄学的关系怎样?是有志治一种科学,或有志治一点哲学的人,不能不知道的。所以独立的想综合西洋思想界研究的所得,经过自己一番的反省,用剥蕉抽茧式的讨论法,去说明科学与玄学本身的性质,其所研究的问题,所用的方法,所具的特长,所受的限制等方面想使大家把最近代科学与玄学的地位和关系认个清楚。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仍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阳宅十书
《阳宅十书》是明代万历年间由王君荣编著而成。该书是明代一部专论住宅堪舆的典范之作,精选了当时最盛行的堪舆学术著述,将其汇总而成。该书内容丰富,搜罗广泛,针对性强,以条目形式逐项介绍阐述。既有阳宅理论,如福元法、大游年法、东西宅四宅法,以及卦例、星命等的具体介绍,又涉及到阳宅营建元素的方方面面,可谓驳杂而全面。与其它阳宅理论及应用的著述比较,该书突出的优点是以图示形,重点介绍了宅内形和宅外形的各种吉凶情况,可谓一目了然,也将阳宅风水原理应用作了一种普及。
灵隐小志
巨赞法师所著的《灵隐小志》于1947年印行2000册,不久售罄,后种种因缘,未再印行。宗教政策恢复之后,1980年4月间法师故地重游,“只见殿宇庄严,游旅如云,而缺乏介绍灵隐历史古迹的作品”,遂发心重新修订《灵隐小志》,现在所流通的《灵隐小志》即是1980年的修订版。巨赞法师在新版《灵隐小志》中述及该版为1947年2月写成,大概为1947年2月印行。旧版《灵隐小志》中弘伞法师的作序时间为民国三十六(1947)年元月,巨赞法师自序时间为民国三十五(1946)年夏历十月初六,推测成稿于1946年十月。在《灵隐小志》之前,已经有清孙治《灵隐寺志》、厉鹗《增修灵隐寺志》、沈荣彪《云林寺续志》三个详具的志书版本,但是之所以要著作此小志,如法师所说在于“揭自然之幽奇,彰前贤之懿范,登游人于觉路,语信士以玄诠”——更多的是从佛教社会弘扬的立场来编著普及读物。
千松笔记
全一卷。明代僧大韶着,明末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辑录大韶住辨山千松禅院时所记述之千松笔记、禅宗合论、楞严击节、杂着等四篇,而以卷首之千松笔记作为题名。内容揭示参禅悟道可于世间法内检出出世间法,于出世间法内检出世间法。或谓本书原系五篇,尚有金刚正眼一篇;然卍续藏并未刊录。